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職業素養的內涵和培養意義
從教育學意義上來說,一個人在后天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訓練中所獲得的較為穩定的能對人的各種行為起到長期的、持續的影響的基本品質稱為素質。由于需要通過后天的教育訓練和環境影響獲得,故又稱為素養。職業素養是指從業者通過教育培訓、職業實踐和自我修煉等途徑形成的,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它主要包含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四個方面,其中職業技能是職業素養的顯性要素,而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是職業素養的隱性根基,對顯性的職業技能的發揮起支撐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只有職業素養全面發展的員工,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才會有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所以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職業素養越來越看重。職業素養全面的畢業生往往受招聘單位歡迎,比較容易就業,而且他們入職后能較容易地取得突出的工作業績,職業生涯成功的概率很大,而職業素養缺乏的畢業生從業過程中往往會到處碰釘子。所以,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培養職業素養能夠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良好的職業素養是他們發展成為優秀職業人所必需的基礎。高職院校是培養企業一線人才的搖籃,高職院校要想真正服務于行業企業,為企業培養優質的人才,就必須重視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2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和具體模式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指職業院校與企業緊密合作,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采取課堂教學和學生參加實際工作相結合的方式,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教育模式。其具體模式有訂單培養,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頂崗實習、“雙證書”制度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強調學中做、做中學,強調學校和企業的“零距離”,重視學習和勞作的“雙交叉”,強化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是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因此,在當前形勢下,高職院校應乘好工學結合的順車,探索多途徑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3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途徑
3.1加強學生專業入學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
新生入校后,由專業教師對其進行深刻的專業認識教育,使學生對自己將要學習的專業和以后要從事的職業行業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使他們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面向,告訴他們什么是職業素養,應當怎樣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同時,要有目標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通過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講座、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或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從而使學生具備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知道自己成長各階段的任務、將來的發展方向和所需的知識技能等,主動地對自己在學校的學習和將來的職業發展制定階段性計劃,并能積極地按照計劃去實現。通過專業入學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使健康合理的職業動機和對職業意義的正確認識萌生到學生的內心深處,使他們明白職業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實現人生價值、奉獻社會的重要途徑
3.2開展豐富的校園活動,將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貫穿到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
職業素養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應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和過程中。高職院校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除了應設計合理的課程體系外,還應設計學生素質教育計劃,即在學生課程學習的不同階段安排豐富多樣的有意義的活動,從而將職業素養教育滲透到教學體系當中,貫穿于高職教育的全過程。例如開展多形式的體育活動,舉辦“感恩教育講座”、“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辯論賽”等,開展專業技能大賽、模擬招聘會等活動,或者邀請企業專家、技術能手、優秀校友及優秀畢業生舉辦“面對面人物訪談”、“校友報告會”等系列活動。通過在不同學習階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不但有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獲得,而且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職業理想、職業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職業態度。
3.3以專業教學過程為平臺,注重校內課程教學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1)充分發揮理論課教學在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中的促進作用。
理論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意滲透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教學內容上,除了安排專業知識講授外,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思想特點和社會現狀,引入與專業學習相關的人物或事件實例進行講解,從而滲透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態度的培養。教學設計上,應注重情境性。根據專業特點、課程內容的不同,設計豐富的學習情境。情景式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教學方法上,倡導靈活多樣。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有針對性地采取啟發式、學生自主探究式等教學方法,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充分參與,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提高質量意識、責任意識等良好的職業素養。
(2)充分發揮校內實踐課教學在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中的主導作用。
校內實踐課涉及面廣,課時比例大,應該抓住校內實踐課教學這個關鍵環節,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校內實踐課應根據專業崗位的要求,創建近似企業生產的實訓條件和環境;應依據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地安排實訓內容;應針對職業的關鍵技能,有意識地開展項目教學,合理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訓項目;應讓學生按照實際生產流程進行操作訓練,并要求學生嚴格執行操作規范,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標準完成任務;可以將企業中的6S管理納入實踐課堂,營造濃厚的職場氛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校內實踐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教”放在啟發、引導、組織和鼓勵上,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培養他們獨立思考、決策的習慣以及團隊合作、認真負責、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教師應以身示范,樹立榜樣,從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4加強校企合作,重視企業在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中的作用
(1)深入進行企業調研,邀請企業人員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
高職院校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要深入企業調研,傾聽企業的心聲。通過企業調研,得出專業的企業面向、職業崗位;對企業專家進行訪談,和一線崗位技術工人進行交流,對主要職業崗位職能和典型工作過程進行分析;進而對職業工作任務進行分解,有針對性地開發和設置相關課程。在形成人才培養方案的草案后再把企業專家、能工巧匠邀請到學校來進行探討和修訂,力爭使培養方案更合理更務實可行。
(2)邀請企業技術專家來校參與教學,共建教學團隊。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是由學校到學校的,雖然每年學校都會鼓勵教師到企業鍛煉,但短暫的企業經歷無法使教師具有成熟的“職業性”,因此使職業教育質量尤其是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質量大打折扣。積極引進企業的技術專家和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在專業課教學中擔任兼職教師,這樣的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必將會用自身良好的職業素養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同時,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可以近距離地手把手地對專任教師進行培訓引導,幫助他們盡快成長。經過幫帶,專任教師的職業素養會明顯提高,有了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必將有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3)帶領學生去企業進行認知實習或參觀實習。
認知實習和參觀實習是高職院校在學生學習專業課之前安排的短期實習,時間通常為一天到一周不等。通過與學校周邊對口的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利用企業的生產資源來彌補學校硬件設施欠缺的不足,為學生的認知實習或參觀實習提供便利。學生去企業參觀實習,身處真實的生產場景,可以見到書本上提到的大多數設備和產品,還可以和企業的技術人員、一線的工人交流心得感受,這些不僅可以為學生后面的課程學習提供幫助,而且也有利于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4)做好頂崗實習工作,帶給學生職業素養質的飛躍。
頂崗實習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一個重要的綜合實踐環節,是校企合作的深層體現,通過頂崗實習能使學生的職業素養得到全面提升。那么,如何做好頂崗實習呢?首先,學校應積極主動地開發建設盡量多的專業對口的校外實習基地,這樣才能解決學生頂崗實習崗位不對口的難題,為頂崗實習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要加強頂崗實習過程的管理,實行“雙方管理”。除了安排帶隊教師負責頂崗實習過程管理外,還應加強與頂崗實習單位的溝通與合作,使他們負起培訓、管理和考核學生的職責。學校和單位雙方要共同制定頂崗實習的制度和措施,督促學生高質量地完成頂崗實習任務。一年的頂崗實習過程中,企業師傅指導學生學習技能,以身示范引導他們樹立能吃苦、勤鉆研、肯奉獻、保質量的意識,使他們養成遵章守紀、團結協作的工作習慣,從而完成學生向職業人的初步轉變,實現職業素養質的飛躍。
(5)積極推進“訂單班培養”。
訂單班培養就是指企業根據崗位需求與學校簽訂用人協議,雙方共同選拔學生,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組織教學,學生畢業后去企業工作的一種辦學模式。訂單式培養的過程中,學校的教師負責理論教學,企業的師傅負責生產現場教學,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學習的主動性更強。開展訂單式培養,不但能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必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快速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
3.5充分發揮專業社團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積極作用
專業社團是由有共同興趣和愛好的學生組成,因其專業性特質而區別于其他學生社團,它以滿足學生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需求為基礎,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為目的。專業社團如同一個課外“小課堂”,社團活動的開展,指導教師只起引領作用,成員間合作分工,溝通交流,一起經歷成功與挫折,共同成長。通過參與豐富的社團活動,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等能得到培養和提高。而且由于社團成員是因興趣而自愿加入的,參加活動基于熱情和興趣,所以在社團活動中職業素養的養成具有主動性。基于以上原因,高職院校應充分認識專業社團在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重視社團的建設,扶持社團的成長。
3.6建立合理的職業素養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缺乏全面的、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往往出現執行了培養過程不考核,或者考核時偏重顯性職業素養而忽視隱性職業素養的現象,這種結果導致學生對職業素養認識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思想上不重視,最終使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效果打了折扣。因此,必須建立合理的職業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在學生學習后及時地對培養效果做出全面的評價,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對職業素養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能使學生產生極大的興趣和自豪感,從而有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和長遠保持。
4總結
總之,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為了取得良好的培養效果,必須通過多途徑,采取多種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作者:張琳 馬麗 李紅光 單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