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三全育人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許多高職學生由于學歷不高和缺乏技能等,畢業后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鑒于此,本文對“三全育人”視閾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策,以期提高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效果。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思想政治教育
在《關于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強調了“三全育人”的概念。如何在“三全育人”視閾下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綜合型、專業型、應用型人才,已成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課題。
一、“三全育人”概述
“三全育人”是“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總稱。“全員育人”是指學校、家庭、社會、學生自身等與學生有關的所有群體的教學、管理和服務行為。強調全員參與、共同努力,圍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開展各項工作。“全程育人”是指在大學階段,根據學生成長的規律,從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安排和持續實施,強調教育人的長期性和連續性。“全方位育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滲透到培養學生的各個方面,通過“兩課”“三進”“兩校一會”和隱式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素質。
二、“三全育人”視閾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三全育人”視閾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現狀據調查,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就業意識較強,學習目的過于功利性;缺乏職業意識,對專職業素養有一定的認識,但是缺乏職業規劃的主動性;大多數學生的專業和文化基礎薄弱,部分學生處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
(二)當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存在的問題一方面,由于高職教育還處于探索與發展階段,高職學生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內容還不夠系統。職業生涯規劃培訓還停留在初級階段,職業意識水平較低,“職業素養教育大課程”的課程理念沒有得到貫徹,缺乏對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內容的研究,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職業課程和職業指導課程相互獨立,不能形成相對系統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高職學生的職業培訓模式相對單一,發展滯后。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指導培訓主要通過開設職業指導課程這一傳統方式。主要內容是提供就業需求信息和職業信息的傳遞,缺乏個性化定制和多模塊的職業素質評估方法的應用,沒有開展針對性、系統性的指導和咨詢工作。因此,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是相對滯后的。
三、“三全育人”視閾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對策
(一)更新觀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協調并舉在基于社會需求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中,職業教育與培訓應該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但職業素養培育不能一味強調工具性價值取向。這很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職業道德下降。功利主義教育嚴重扭曲、阻礙了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應以形成技術型專業人才和社會需求型社會人才的有機統一為基礎。在高職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層面,應將職業教育與培訓積極有效地融入專業教育,加強學生的實用技能和應用技能的培養;在培養學生個體意識層面,應將職業素養培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將學生職業素養的發展內化為學生的思維過程,逐步形成職業素養培育,涵蓋學生個人職業意識的成長、職業認知的深化、職業習慣的養成、職業道德的提高和職業情感的升華。
(二)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搭建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鍛煉平臺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園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積極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依托學校各種社團,構建科學有效的文化平臺,積極營造勤學、多練、寓學于教的校園文化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基于職業素養培育基地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開放創新實驗室。積極建立創業基金,建立創業孵化基地,鼓勵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探索培育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載體。另一方面,開展更加全面的高質量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規劃、就業創業指導等課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綜合素質發展培訓,增強學生的合作與團隊精神,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隊伍建設第一,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的職業素養直接關系到職業素養培育的質量。目前,國內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小組,配備了專業教師。這兩個群體是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專業精神以推動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強這兩個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增強他們在高等教育和高校中的崗位地位。第二,加強校外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工學結合與實習結合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一種獨特形式。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頂崗實習這個實踐平臺,面向企業和社會邀請技術專家、企業家、商界領袖和其他成功人士作為導師,憑借他們的成功經驗、人格魅力影響和激勵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第三,充分發揮校園活動作用。高職學生雖然文化基礎相對薄弱,但社會活動能力相對較強。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群體的作用,在活動項目中,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項目的組織和實施。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能通過活動培育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使活動具有統一性和有效性。
四、結語
“三全育人”不僅僅強調教育,更加重視思想道德教育,在此背景下開展職業素養培育,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職業特點,對學生進行激勵,同時幫助學生明確職業選擇。激發學生的職業熱情,提高學生的職業認同。同時,有關部門必須在職業素養培育格局上做好頂層設計,進一步提高高等院校職業素養培育的效果,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努力培養出更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塵.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路徑探析[J].新鄉學院學報,2019(5):67-69.
[2]蓋逸馨,邢林艷.校友資源協同高校“三全育人”發展研究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000(002):121-125.
[3]周丹丹,梁春賢.淺談“三全育人”理念視閾下高職學生能力鑒定改革路徑[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033(004):78-79.
[4]胡偉芬.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問題淺析——以高職會計專業為例[J].科技風,2019,000(034):40.
[5]林波.“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職院校學生綜合培養平臺建設探析[J].大眾科技,2018,20(12):97-99.
作者:覃柳怡 單位:柳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