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析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職業素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主持人在訪談類節目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其自身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訪談類節目的高低,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訪談類節目主持人首先應該具備的品質是真實性,帶給嘉賓一種親近感和信任感,使訪談嘉賓放下芥蒂,拉近與主持人的距離。同時,主持人要有親和力,態度和善,風趣幽默,為嘉賓營造輕松的節目氛圍,讓嘉賓有歸屬感,緩解嘉賓的緊張情緒。主持人作為訪談節目的引導者,要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用受眾喜聞樂見的、接地氣的語言與嘉賓進行溝通交流,引發嘉賓與觀眾的情感共鳴。對于采訪主題與采訪對象,主持人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理清采訪的思路,挖掘嘉賓與觀眾感興趣的話題,提高節目的深度與品質。而且,主持人要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對于突發性事件要沉著、冷靜,在語言、動作和形態等方面依舊要保持大方、得體,憑借自身的職業素養巧妙化解,確保節目的有序進行,帶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新鮮感。
二、訪談類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的現狀分析
訪談類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的現狀主要從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待提高、綜合知識素養積累待提高和主持人品牌影響力待提高三個方面展開分析。(一)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待提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人們獲得物質豐富的同時,逐漸關注精神層面的享受,電視行業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期。訪談類節目數量持續增加,原有的主持隊伍難以滿足節目的需求,為廣大尚未經過嚴格選拔程序與系統培訓的主持人進入該行業提供了機會與契機。雖然大量主持人的涌入為訪談類節目注入了新鮮血液,但造成了主持人隊伍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良莠不齊,缺乏語言表達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訪談類節目的感染力。語言文字作為訪談類節目的關鍵因素,對主持人的語言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主持人缺乏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如何與嘉賓進行直接、有效的互動,如何營造節目的氛圍?訪談類節目主持人要善于運用語言的力量,巧妙拉近與嘉賓、觀眾的距離,實現多方的情感共鳴,提高節目的感染力與影響力。(二)綜合知識素養積累待提高。主持人扮演著訪談對象與觀眾之間的“中介”角色,要發揮好解釋、補充的作用,要求訪談類主持人具備豐富的知識素養,盡可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唯有此,節目主持人在與訪談嘉賓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才能得心應手地面對受訪者拋出的每個話題,降低尷尬場景的發生概率。縱觀訪談類節目,訪談嘉賓來自各行各業,受教育程度、奮斗歷程和關注點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對主持人的知識素養提出了新的挑戰。當下,訪談類節目主持人在綜合知識素養積累方面仍有較長的路要走,知識儲備量相對較低,對某一領域較為熟悉,卻不是綜合性、全面化人才。一旦,嘉賓涉及某個主持人并不熟知的話題,就會致使雙方溝通不暢,引發情緒態度的變化,不利于節目的順利進行。比如,當嘉賓談到某一著作時,便要求主持人在頭腦中迅速檢索出該著作的相關信息,與嘉賓開展深入的交流。因此,豐富的綜合知識積累是新時代訪談類節目主持人不可缺少的職業素養。(三)主持人品牌影響力待提高。隨著電視行業的迅猛發展,許多訪談類節目不斷涌現。但一些節目主持人往往缺乏新意,不斷模仿較受觀眾歡迎的主持形式與語言風格,致使節目同質化問題較為嚴重,主持人品牌影響力難以樹立,不利于訪談類節目的長遠發展。主持人作為訪談類節目的名片,應根據節目的定位與主題變化,尋找到適合自身的主持風格,打造別具一格的訪談類節目,提高節目的感染力與影響力。但是,部分主持人受經驗不足和職業素養低等方面的限制,尚未形成自身的語言風格,沒有找到適合自身的主持形式,致使訪談節目缺少出彩的部分,不利于激發觀眾的觀看興趣,難以彰顯主持人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無法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
三、訪談類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的提升策略
訪談類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的提升策略可以從提升語言運用能力、提高知識豐富程度、增強節目把控能力和融入真摯思想情感四個方面展開探討。(一)提升語言運用能力。訪談類節目實質上是雙方依托語言的力量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雙方要明晰對方的意圖,才能提高交流的有效性和有針對性。因此,訪談類節目主持人應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以推動節目的有序、順利進行。一方面,主持人要運用語言的力量做好訪談話題的轉換與解釋工作,以流暢的語言做好話題的銜接,提高節目的流暢性與自然性。另一方面,主持人要善于運用語言的力量,把握)訪談現場的氛圍,為嘉賓與觀眾營造和諧的氛圍,帶給嘉賓一種親切的感覺,逐漸打開嘉賓的心扉,使嘉賓暢所欲言,彰顯節目的親和力和真實性。而且,主持人要善于準確把握話題的核心,及時根據受訪者的信息做出恰如其分的總結、歸納,幫助觀眾把握訪談話題、明確訪談重點。(二)提高知識豐富程度。訪談類節目的受訪者來自各行各業,要求主持人具有雄厚的知識量和開闊的視野,這樣才能減少與受訪者的交流障礙,提高節目的流暢性。一方面,主持人可以根據訪談話題與訪談對象有選擇性地做好準備,閱讀該專業領域相關的書籍,學習專業知識,事無巨細的了解訪談對象。對于某些專業性較強的知識,要積極尋求專家學者的指導,在領會的基礎上依托受眾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出來,提高專業知識的接地氣性,提高觀眾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主持人在閑暇之余也應廣泛涉獵知識,提高知識儲備量,提高文化底蘊,彰顯節目的深度。(三)增強節目品牌影響力。如果主持人只是一味地模仿前人的主持形式和語言風格,重復他人的成功模式,節目是不可能獲得長遠發展的。新時代,訪談類主持人要樹立創新意識,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節目品牌,調動受眾的參與度,提高節目的感染力。主持人要善于挖掘自身的優點,發展自身的主持風格,打造節目的閃光點,提高節目的知名度,找準節目定位。主持人要根據節目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使自己養成與節目定位相匹配的職業素養,增強節目的感染力。同時,主持人要多向同行們學習主持經驗與技巧,使自己在主持的過程中保持絕對的自信,展現出自身的獨特魅力,為觀眾營造良好的節目形象,提高節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增強節目品牌的影響力。(四)融入真摯思想情感。真實性是訪談類節目不可缺少的品質。主持人在與受訪者交流的過程中要懷有真摯的思想情感,認真傾聽受訪者的話語,用平易近人的態度表達自身的體會,以拉近與受訪者的距離,實現情感共鳴,提高節目的真實性。同時,主持人應提高社會責任感,對受訪者的心里路程給予公正、客觀的評價,應通過帶有渲染力的語言給受訪者以人文關懷,體會到社會的溫暖,展現社會的真善美,帶給觀眾豐富的情感體驗,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結語
新時代,訪談類節目要搭乘社會發展的快車道,選擇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訪談話題,提高人們的關注度。同時,主持人應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拓寬知識面,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打造受觀眾喜愛的訪談類節目,提高節目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孟令杰.電視綜藝節目的創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王水永.電視訪談類節目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傳播,2016(18).
[3]毛馨.電視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藝術技巧[J].青年記者,2019(17).
[4]孫為.訪談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6,2(20):155-156.
[5]唐薇薇.淺談融媒體下的電視訪談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的提升[J].中國傳媒科技,2018,307(10):83-84.
作者:楊暢 單位: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