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汽修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根據對汽修企業用人需求的調研,筆者通過分析職校汽修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現狀,針對汽修行業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需求,提出了四個職業素養的培養策略,為職校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建議。
[關鍵詞]職校汽修專業職業素養培養策略
1職校汽修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分析
1.1職業素養的基本定義
職業素養通常指職業中需要遵循的要求與遵守的行為規范,是一名員工綜合品質與專業技能的表現。職業素養一般包含職業信念、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習慣、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在很多汽修企業經理與人事主管的眼中,對于新入職的汽修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往往比專業知識技能更為重要。良好職業素養體現出的敬業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能使得員工更快更好地適用工作崗位,提高了工作的核心競爭力,讓學生成為合格的職業人奠定基礎。
1.2職校汽修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現狀
根據筆者的調查,職校汽修專業的學生有七成左右來自農村,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困難。農村的學生有著吃苦耐勞、勤奮樸素的精神特質。但由于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周邊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生性格較為內向,文明有禮與溝通協作能力不足。職校汽修專業學生的優點:勤勞簡樸,吃苦耐勞,待人真誠,動手能力強。職校汽修專業學生的缺點:職業信念不堅定,目標不夠明確,缺乏上進心和行動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情緒波動較大,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文明習慣。
1.3汽修行業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需求
根據對汽修行業與學校畢業生的調查了解,職校汽修專業的學生一般是從事機修、汽車美容、汽車鈑金與噴漆、零配件銷售、汽車裝配與制造、售后服務顧問、前臺接待、配件管理、保險理賠等工作。汽修行業對職校學生職業素養的需求與一般行業有著共同的基礎,也有行業自身的特點。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珠三角100多家汽修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吃苦耐勞的特點為企業首選,其次是專業技術、溝通能力與團隊精神。企業單位在來校招聘的時候總是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關注點,而知識與技能次之,可見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因此,在職業教育的學生培養中,除了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外,筆者認為要加強以下幾方面培養。
1.3.1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汽修專業的學生必須樹立堅定的職業理想信念,建立積極的職業心態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意識。汽修企業單位對于職校的學生有一個愿景,就是選擇了心儀的公司與崗位后能安心工作,穩定心態,持續發展。而有些學生卻存在思想不穩定,挑三揀四,不斷跳槽,不顧公司的利益,只管自己的感受,直接影響到公司的運作。因此,在學校與企業的培養過程中,必須要求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正確對待工作的困難與挑戰,正確對待他人的表揚與批評,做到愛崗敬業,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他人的付出感恩。
1.3.2良好的溝通與協作能力
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是現代企業最重視的工作能力。職校汽修專業的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影響,導致存在自卑內向的心理,不敢開口,不懂開口,容易得罪同事與客戶,導致工作上合作困難。這些都成為了企業的顧慮。汽修企業針對剛就業的職校學生都有一套完善的培養機制,主要培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企業的再培訓表明了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還不足以應對市場的需求。因此,必須要鍛煉學生良好的溝通與協作能力。
1.3.3文明有禮的言行舉止
職校汽修專業的學生給人的感覺是粗魯邋遢,不注重形象,舉止不夠文明。汽修企業單位需要吃苦耐勞的員工,也希望員工能有助于公司的銷售,為公司帶來業績。因此,必須要求學生在工作場所衣著整潔,規范言行舉止,對待同事文明有禮,對待客戶服務熱情周到。
2汽修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策略
2.1常態化的技能競賽實訓——培養職業行為習慣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是職業教育中培養職業行為習慣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把技能競賽的引入到日常的教學與實訓中,讓每門課程都有自己的比賽,用常態化的技能競賽模式培養汽修專業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互幫互助的溝通能力。教學過程中的技能競賽要與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結合,結合行業標準和圍繞專業培養目標設定,讓技能大賽與課程形成良好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能力。通過實訓課程中的常態化技能競賽,能讓學生認識到組織管理、人際溝通、團結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性,讓學生在競賽過程中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和溝通協調能力。同時,技能競賽的常態化有助于教師挑選優秀的學生參加正式的技能比賽,避免賽前集中訓練的問題出現。學生適應了技能競賽的訓練后,在企業的實習崗位上會更快適應,職業行為習慣也有明顯提高。
2.2職業化的能工巧匠進校園——培養專業職業技能
能工巧匠進校園項目是廣東省教育廳與廣東省財政廳聯合推出的一項“強師工程”項目,目的在于加強職校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把職業標準引入學校專業建設中,把職業操守引入到人才培養過程中,有利于企業解決所需人才與學校所培養人才的技能對接問題。以學校汽車工程系為例,于2015-2017學年,汽車維修專業共聘請了13位行業優秀的能工巧匠,結合自身專業的特點與就業的趨勢,主要以“汽車故障診斷”、“汽車評估”和“汽車后市場服務”三個領域為主,分別來自汽修行業的經理與高級技師。通過指導青年教師、開展專題講座、實訓教學、企業經驗分享和就業指導等形式與方式,能工巧匠把專業技能傳授給師生同時,也把行業標準和職業要求灌輸給師生。借助能工巧匠進校園的東風,學生的職業技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頂崗實習與就業方面也提高了技巧,拓展了平臺,縮短了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距離。
2.3綜合化的企業課堂學習實踐——培養專業職業信念
百聞不如一見,到真正的汽修企業參觀學習實踐,讓學生深切體會企業的工作環境、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與學校的學習情況做比較,體驗真正的工作場景,確定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堅定職業信念。結合每個學期所開展的專業課程,挑選對應的汽修企業進行參觀學習,并讓企業的經理和技術人員實地開展企業課堂,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對接,讓課堂延伸到企業。例如:在一年級,學生主要到汽修保養與快修行業和汽車4S經營店參觀學習,了解汽車后市場的發展情況;二年級,學生主要到汽車制造廠、汽車專修廠、二手車市場和汽配市場進行參觀學習。在參觀中了解市場的需求與企業的崗位分工情況,了解行業標準與工作內容,讓學生更早樹立工作目標和方向,找到發展的定位。
2.4全面化的企業期末實訓實踐——全面培養職業素養
為了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定期的企業綜合實訓實踐活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學校汽車工程系與多家汽修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通過每個學期的期末實訓課程,組織學生在校外開展為期兩周的實訓實踐活動,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實訓,使教學形式由課內向課外擴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與技能的內在聯系,讓學生提前感受企業的工作氛圍,有利于學生學會與人交往,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及服從企業安排的紀律性,把自己真正地當成企業的一員,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企業綜合實訓的內容主要以汽車美容與保養、汽車二級維護和汽車維修三個方面為主,采用“雙師型”管理模式。學校的指導教師和企業的工作導師雙管齊下,共同指導和管理學生。專業教師全程參與學生管理與實訓工作,工作導師指導學生進行安全實訓,增強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競爭力,縮短了學校教育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差距,充分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的職業教育理念。在為期兩周的實訓結束后,學生需要根據工作情況填寫實訓評價報告,對企業實訓進行綜合評價。根據學生在實訓期間的綜合表現,給學生頒發實訓結業證書,以示鼓勵與表彰。通過全面化的企業期末實訓實踐,在全面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職業信念、團隊意思、溝通能力、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等職業素養,為學生今后的自我成長和頂崗實習提供了指導性的意義。職業素養是一個學生職業生涯成敗的關鍵因素。作為汽修專業的教職人員,應該積極探索培養汽修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方法與途徑,在灌輸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把培養職業素養全方位地貫穿于整個教學與實訓中。學校應該加大力度營造企業工作環境與氛圍,推進教師的專業化與職業化,重視技能訓練與競賽,鼓勵能工巧匠進校園,緊密與汽修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積極開展汽修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為企業輸送德才兼備的人才,達到學校、企業、學生三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永宏.論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途徑[J].科技資訊,2014,12(9):186-187.
[2]李保樺.淺談中職汽修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自我培養[J].福建質量管理,2016(1):175.
[3]趙金柱.論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途徑[J].職業,2017(6:上):36.
[4]唐偉.汽修專業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3(101):158.
[5]唐先琪.淺析中職教師對學生職業素養和能力的培養[J].現代企業教育,2014(9:下):112.
作者:吳國華 單位: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