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農村職業教育概念界定的現實沖突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歷經了從恢復發展到鼎盛時期,又從滑坡階段到明顯分化等不同階段,總體上呈現出一個動態的演變過程。從舉辦農村職業教育的初衷看,農村職業教育的概念應當圍繞辦在農村、以農村人口為對象、以涉農專業為主要內容、以“為農”為目標來界定。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體制改革的深化,當前的農村職業教育與其最初的界定已經發生了較大程度的背離。“中等職業教育還有必要辦在農村嗎?中等職業教育是不是已經成為了農村人的中職呢?農村職業教育究竟還能不能實現‘為農’的目標呢?”已經成為農村職業教育發展必須面對和回答的重大現實問題。本文基于對農村職業教育概念界定的綜述,以改革開放后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歷史為背景,分析農村職業教育。
一、綜述與分析:農村職業教育概念的多維度理解
關于農村職業教育的概念,許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歷史背景綜合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研究,大都給出了綜合性的界定。通過對這些綜合性的概念界定進行分析,發現基本上都是對以下三個維度的綜合:一是教育發生地域的維度,二是教育對象的維度,三是教育內容的維度。從教育的發生地域維度對農村職業教育進行界定的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學者劉春生和劉永,他們認為,從農村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概念綜合來看,農村職業教育可以理解為發生在農村地區的職業技術教育。學者石偉平在其所著的《比較職業技術教育》一書中提出“農村職業教育是指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實施的職業技術教育”“是與城市及工業發達地區實施的工業、服務業職業技術教育相對的另一類職業技術教育”,他強調農村職業學校必須設在農村。以上觀點立足于農村和城市在地域上的明顯區別,旗幟鮮明地從發生地的角度對農村職業教育進行界定,即農村職業教育必須是辦在農村的職業教育。從教育對象維度對農村職業教育進行界定的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劉春生、王虹主編的我國第一本《農村職業教育學》(1992年)一書中提出“農村職業教育是指對農村廣大的就業人員和從業人員所進行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劉春生、劉永還提出“農村職業教育可以理解為發生在農村,以農村人口為對象的職業技術教育”。張力躍在《受教育者視界中的農村職業教育困境與破解》一書中提出,農村職業教育“以農民子女為主要對象”。農村職業教育的對象就是農村人口,農村職業學校的生源都是農村學生,這是由我國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體制所決定的,符合我國農村職業教育的現實情況。從教育內容維度對農村職業教育進行界定的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石偉平編寫的《比較職業技術教育》中認為,農村職業教育主要包括農業種植、水產、果樹栽培、畜牧、蔬菜、花卉、藥材等內容。劉春生、王虹在《農村職業教育學》一書中提出,農村職業教育主要是種植、養殖、加工、運輸、服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從以上觀點看,農村職業教育的內容基本上還是應當圍繞“農、林、牧、副、漁”的大農業即第一產業來進行設置。盡管劉春生等學者認為應當設置“加工、運輸、服務”等第二、第三產業相關專業,但總體仍然應當以涉農專業為常規的和主要的專業設置。農村職業教育內容的設置,最初是為了適應城鄉二元結構以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需求,以提高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職業技術水平。
二、嬗變與沖突:農村職業教育概念界定的現實困境
(一)生源枯竭使“辦在農村”幾近名存實亡
農村職業教育自改革開放至今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歷經了從恢復發展到陷入停滯、從鼎盛時期到步履維艱的興衰起伏,并從曾經多數人的“理想選擇”淪落為當前弱勢群體的“無奈選擇”。其最突出的表現莫過于農村職業學校和生源從數量上由充沛到短缺、質量上由優質到低下、結構上由多元到單一的嬗變。改革開放初期,高中教育分流制度的恢復,在生源方面為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7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應當考慮各級各類學校發展的比例,特別是擴大農業中學、各種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的比例”這一精神,擴大農村職業教育規模成為當時各地教育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1985年國家實行“先培訓,后就業”的勞動人事制度。在這些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加之市場需求旺盛,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農村中等職業學校數量增加最快、生源最好的時期,到農村職業學校就讀也成為相當一部分初中畢業生的理想選擇。這一時期,全國農村職業技術學校數量由1979年底的2000余所發展到1992年的6900余所,幾乎每縣都辦起了職業學校;農村職業學校在校生人數由1979年的23萬增長到1990年的195.5萬。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高校擴招以及農村中職學校自身發展滯后等因素的影響,農村中職學校發展陷入停滯,生源出現了滑坡現象。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體制改革的目標,市場化成為企業改革的方向,嚴格的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也開始被逐漸打破。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中等職業教育的畢業生被推向市場,和企業實行雙向選擇,城市的中專和技工學校在戶口、就業等方面的附加價值也隨之消失。由于城市中職學校的地理位置、辦學條件較之農村中職學校有明顯優勢,從而使部分農村初中畢業生流向了城市中職。1999年高校擴招政策的出臺,導致了“普高熱”現象和中等職業學校生源的嚴重流失。從目前的地域分布狀況來看,辦在農村的職業學校數量銳減,縣均只有2所左右,而現存的農村職業學校也普遍存在生源差、辦學效益差等諸多問題,有些學校因生源枯竭甚至可能隨時停辦。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體制改革使城市職業學校附加價值消失,城市學生大都不愿意上職業學校,生源界限被打破,呈現出農村生源向城市中職學校單向流動的態勢。這種生源的單向流動造成了兩個后果,一是農村職業學校生源枯竭,難以為繼;二是在所有的職業學校中絕大多數是農村學生,且占比90%以上。針對這一現狀,我們不禁要問,職業教育還有必要辦在農村嗎?中等職業教育是不是已經成為了農村人的中職呢?
(二)市場化導向使農村職業教育的內容和目標日趨“離農”
改革開放之后的十余年,是農村職業教育的恢復發展和鼎盛時期。在這一時期,大多農村中職學校開設了農學、種植、水產、果樹栽培、畜牧等和第一產業密切相關、農村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的專業,培養了一大批熟悉農業生產規律、具有一技之長的合格畢業生。1984年至1992年,農村職業學校共培養畢業生430余萬,這些畢業生大多留在家鄉工作,并成為科技致富的帶頭人和農村各行各業的技術骨干,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從1993年起,由于受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效益低下等因素的影響,農村職業學校的總體吸引力大大降低,涉農類專業的招生出現了嚴重困難。為適應新的形勢,很多農村職業學校相繼開設了面向二、三產業的專業,如計算機類專業、數控機電、電子商務、賓館旅游、服裝設計等。然而,由于辦學資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約,大多農村中職的新設專業不能提供足夠的實訓設備、實習場所和優秀的專業教師,這自然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培養的畢業生往往達不到市場所要求的標準和規格,造成了畢業生的就業難。因而這一階段的農村職業教育沒有能夠很好地實現“農村職業技術教育要始終堅持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服務”這一目標。1999年的高校擴招政策客觀上推動了“普高熱”,加上長期以來社會上輕農離農思想的影響,以及農村職校畢業生出路較差的現實,使廣大農民認為讓孩子讀高中、上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不少農村職業學校紛紛開設普高班來吸引生源、維持生存,還有一些農村職業學校則被迫停辦或者轉型為普通中學。進入21世紀之后的農村職業教育從總體上看是比較失敗的,也未能實現“職業教育要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的教育目標。
三、反思與展望:“農村職業教育”的概念何去何從
本文選擇了辦學地域、教育對象(生源)和教育內容三個重要維度,對農村職業教育概念界定的研究進行了綜述和分析。結合農村職業教育舉辦的初衷,認為農村職業教育的內涵是辦在農村、以農村人口為對象、以涉農專業為主要內容、以“為農”為目標。重點分析了在深化改革和市場化背景下我國農村職業教育的嬗變,認為當前的農村職業教育與其最初的界定已經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沖突和背離:一是生源枯竭導致“辦在農村”幾近名存實亡,二是市場化導向使教育內容和目標日趨“離農”。并先后發出三個疑問:中等職業教育還有必要辦在農村嗎?中等職業教育是不是已經成為了農村人的中職呢?農村職業教育究竟還能不能實現“為農”的目標呢?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城鄉一體化等重大戰略和配套政策的實施,使得傳統意義上的農村開始逐步現代化,城鄉之間的差別也在漸漸縮小。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最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形成相對單質的一元現代社會結構。那么,在將要到來的一元現代社會,農村職業教育該如何界定呢?“農村職業教育”這一概念會不會逐漸淡出,甚至成為歷史的記憶而被其他概念所取代呢?這些都是值得深思和重視的問題。
作者:李小麗 單位:河南科技學院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