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目標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運用科學發展觀這一理論,對我國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目標模式進行了全面的詳細的剖析,并且具體闡述了我國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目標模式。與此同時,根據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圍繞各個目標模式,明確提出了我國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工作思路。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職業教育;目標模式
自從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首倡科學發展觀[1]之后,學術界立即形成了討論科學發展觀的滾滾熱潮。在教育界,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蓬蓬勃勃,同時還涌現出了不少研究成果。[2-3]作為一個綜合性和交叉性都很強的研究領域,科學發展觀的深厚意蘊還有待于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入的挖掘。特別是如何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我國教育事業尤其是職業教育的發展,仍然值得進一步研究。為此,本文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探索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模式。
一、系統發展是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層次目標
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沒有變。這是黨中央對于國情的判斷,這個判斷要求我們必須重視發展。但是,由于發展的新背景、高起點,使得發展的難度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必須要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不斷創新發展理念,努力轉變發展方式,積極破解發展難題,大力提高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系統地抓住幾個關鍵環節,從而把發展的各個環節科學地統一起來,即科學發展觀的層次目標是系統發展。在現代社會中,決定一切的關鍵之點是發展,也只有發展才能解決所有問題;而發展本身帶來的新問題,也只能靠進一步發展來解決。因此,職業教育工作目標的設定與落實,理所當然也毫不例外地應該服從發展這個根本目標。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而且必須是科學發展。落實到職業教育工作中,就是要理清發展思路,在有關職業教育發展的問題上統一思想,在提高職業教育的服務水平和社會貢獻上下真功夫、下足功夫,在更高更新的起點上謀劃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目前,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進入到了新的歷史時期,也面臨著新的要求。具體而言,我國正處于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重要歷史轉折時期,職業教育必須肩負起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歷史使命;肩負起服務產業升級、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使命;肩負起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的歷史使命。因此,我國的職業教育一定要根據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逐步擴大教學規模,努力提高辦學質量,積極調整教育結構,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確保職業教育實現科學的、系統的發展。
二、以人為本是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價值目標
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以人為本的思想,已經作為科學發展觀的價值目標取向上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落實到職業教育工作中,就是要樹立育人的新理念,在職業教育“以人為本”以及“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上統一思想,在進一步解決培養人的問題上下功夫。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要求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改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一方面要建立起嚴格規范的職業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按照“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要求,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創業就業能力,同時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另一方面要形成完善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大力提倡產教融合,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要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體系,努力建設職業教育“中高銜接、專本貫通”的渠道,適應技能型人才不同階段、不同形式的學習要求。此外,還要加強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銜接,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也要關心教師成長,關注教師需求,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加快建設一支合格的教師隊伍。
三、全面發展是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范圍目標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大,所闡述的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落實到職業教育工作中,就是要在職業教育的各個方面比如辦學規模、教學質量、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在各個層面如中職教育、高職教育、社會培訓和終生教育等,在各個側面如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建設、管理隊伍建設、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和后勤服務隊伍建設等,各個環節如招生就業、教育教學、實習實訓和后勤保障等,在各個專業類別以及職業教育的其他各個領域,都有長足的發展。這樣,就更加有利于職業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特別要搞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教融合、頂崗實習。在此基礎上,要結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對職業崗位變化和人才需求的影響,提出各行業人才培養的職業道德、知識水平和技術技能要求。努力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逐步提升“雙師型”教師的比例,積極推進職業教育“雙證書”制度。研究提出職業教育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基本要求和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制定各專業的設置標準、實訓教學儀器設備配備標準和教學評估標準及方案,進一步促進職業教育的全面發展。
四、協調發展是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和諧目標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增加發展協調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就表達出了這樣的一個意思:協調發展是此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和重要目標。同時也可以這樣認為:我國已經著眼于經濟社會系統整體的互利互動和協調一致,要全面兼顧系統構成的各個要素、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并且從它們的相互協調關系中把握發展的總體特征和總體規律,使其能夠有序循環。以一種關聯思維來考察系統并突出其內部各個要素、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以及它們的相互銜接、相互協同、相互和諧,即科學發展觀的和諧目標是協調發展。協調發展必須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原則。落實到職業教育工作中,就是要使職業教育的質量、規模、結構、效益等各個方面同步推進,協調發展。這就是說,在確保職業教育大規模發展的同時,一定要努力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和就業質量,注重職業教育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加強職業教育的宏觀管理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職業教育的中觀管理和微觀管理,加強職業院校的制度建設。盡快打通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之間的阻礙,在二者之間架起立交橋。并且,要在適當的時候,允許一部分辦得比較好的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或者將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為本科層次的高職院校,適時舉辦研究生學歷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與普通高等教育系統相互并列的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多層次、有梯度的高等職業教育,形成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同時還要架起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之間下一級層次向上一級層次相互遞進的橋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職業教育為我國的新一輪經濟騰飛提供足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五、持續發展是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時間目標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續的發展”,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方式開始了新的變革。黨的十七大更是明確將“可持續”列為“基本要求”,不但強調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而且使其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原則。由于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與發展的有機結合,可持續成為了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目標和必要條件,因此我國社會的發展也必須是可持續的發展,即科學發展觀的時間目標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落實到職業教育工作中,就是要抓住有利時機,珍惜寶貴時間,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意干事情,緊緊抓住職業教育發展這個中心不放手,千方百計,把職業教育工作搞上去。同時,要提高對發展職業教育的認識。一方面,重視發展職業教育,不是短期行為,更不是應急措施,而是一個長期發展的戰略方針;另一方面,職業教育的真正發展,也不是三年五載短期突擊就可以辦得到的。因此,一方面要讓教師了解企業生產的組織方式、工藝流程以及產業發展趨勢;熟悉企業相關工種或崗位、操作規范、用人標準以及管理制度;結合所教專業在生產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和用人標準,不斷完善教學方案,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開發校本教材,持續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一定要通過改革創新,使得職業教育這個復合系統的各個要素、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協調發展、整體推進,并且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內和比較高的水平上一直保持下去,真正做到良性運行和持續發展。
六、統籌兼顧是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方法目標
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就是要加強對比較復雜和關聯的經濟社會的綜合思考,正確協調好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矛盾和利益調整。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提出要“統籌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統籌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統籌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這就表明我們黨將和諧社會的理念推進到了和諧世界的新的高度,同時也表明科學發展觀是一個面向世界的全方位的全開放的發展觀,即科學發展觀的方法目標是統籌兼顧。在思考問題、決定政策和開展工作時,要做到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統籌謀劃、兼顧全面,使得整個系統的各個要素、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的發展能夠相互協調、相互協同、相互支持、相互促進,以獲得系統發展的整體效益和最大效果,這就是統籌兼顧。落實到職業教育工作中,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職業教育規模、結構、質量與效益等統一發展。因此,在推進職業教育某個層面的工作之時,就必須統籌考慮到其他相關層面的工作的發展是否與之相適應。如果存在不相適應的情況,就應該對相對落后的部分先行補救,消除短板,繼續進行這個層面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夯實基礎、堅持提升內涵、努力提高質量,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統籌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結構、改善條件,繼續加強管理、打造特色、擦亮品牌,使職業教育進入全面、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同時,還必須考慮職業教育在整個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職業教育的發展能夠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并保持適度超前。就是要統籌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各項事業同步發展,并且能夠比較好地為社會整體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N].光明日報,2003-10-22(10).
[2]周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之路[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0):5-7.
[3]彭奇林.關于廣東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37-39.
作者:彭奇林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羅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