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慕課下的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模式選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慕課的開發與應用,對職業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在明確慕課背景下教育服務供給研究現狀的基礎上,從課程開放性、教學模式、教師隊伍等方面對不同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模式進行評析。
關鍵詞:“互聯網+”;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模式
近年來,得益于現代信息通信技術(ICT)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正在給我國傳統產業帶來巨大的變革,[1]從而對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原有的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已不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新的在線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如慕課(MOOCs)也得以較快發展。2015年國務院國發〔2015〕40號文件提出了探索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新方式的要求。[2]從現有的文獻來看,國內外關于教育服務供給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論基礎[3,4]、供求現狀[5]、影響因素[6]、供給效率[7]、供給模式[8]、路徑對策[9]、制度供給與設計[10]以及國際比較研究[11]等方面,在計量方法上,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在教育服務供給研究中應用較多。國內在教育服務供給領域已取得了較豐富的成果,但以職業教育為研究主體的較少。對現有的研究成果的梳理發現,88篇核心期刊刊源論文主要集中在職業教育服務的供求狀況[12]、政府供給[13]、市場供給[14]、多元供給[15]、供給路徑及對策[16]等方面的定性分析,缺乏計量統計分析的成果,慕課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學習過程[17]、課堂教學[18]、學習效果[19]、翻轉課堂[20]、信息技術[21]等方面,而關于慕課背景下職業教育服務供給的研究也較少。鑒于此,本文擬分析慕課背景下教育服務供給的研究現狀,對不同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模式進行評析,進而明確最優服務供給模式。
一、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模式比較分析
職業教育服務一般由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和個人等提供,因此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模式主要有傳統學校職業教育、傳統職業培訓和在線職業培訓等類型,鑒于本文主要關注職業學校教育服務供給模式的選擇問題,此處重點參考劉曉艷和胡春陽、劉曉艷和王支寶構建的評價體系,[22,23]將評價標準設定為該供給模式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效果,從課程開放性、教學模式、教師隊伍等方面對傳統學校職業教育和在線職業培訓兩類服務供給模式進行比較分析。
(一)課程開放性方面在線教育課程具有良好的開放性,以其典型模式慕課為例,無論是Coursera、Udacity還是edX,[24]三大平臺均通過互聯網向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課程資源,這些課程以微視頻及文本為主要形式呈現,學生可通過互聯網接入并反復學習。相比之下,傳統職業教育則以課堂教學、實訓、實習為主,學生需要到教室、實訓室或實際地點現場學習,受空間限制,其課程的開放性遠不及前者,學生也很難在授課時間以外享受該課程的教學服務。
(二)教學模式方面按照Lane的觀點,基于內容、任務和網絡可將慕課劃分為三種類型。[25]最主流的當屬基于內容的慕課(即xMOOCs),該類慕課建立在行為、認知主義理論基礎上,主要通過名校名師授課和測驗的形式傳授知識,[26]對學生參與和互動重視不足;基于任務的慕課建立在構建主義理論基礎上,注重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圍繞特定主題引導學生完成指定的課程任務并通過互聯網社區平臺進行展示和討論;基于網絡的慕課(即cMOOCs)則建立在聯通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為具有較扎實理論基礎的學生提供探索復雜、前沿理論的平臺,[27]對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學習自主性有較高的要求,[28]在這類平臺中,學生既是學習者也是課程的后期開發者,注重學生的交流互動和課程創新。[29]傳統學校職業教育中,教師作為知識、技能的傳授者,[30]其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成為教學環節的中心,但教室、實訓室、班級乃至宿舍等也為教師和學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提供了難以替代的物理空間。
(三)教師隊伍方面在線職業培訓對授課教師具有較高的要求,同時在線教學資源的可重復使用特性也決定了同比之下在線職業培訓對教師的數量需求明顯少于職業學校,從而在提高課程資源質量的同時減少了工資成本,但就整個職業教育服務供給系統而言,這無疑意味著教師行業的重新洗牌,客觀上在倒逼教師提升教學水平的同時加劇了教師之間的競爭,大量授課水平相對不高尤其是知名度不高的學校的教師可能面臨淘汰。此外,在線職業培訓課程資源免費開放也較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成本。當然,由于課程建設也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在線職業培訓往往探索客戶型、產品型、功能型贏利模式,通過招聘廣告、專業咨詢、證書認證等方式轉嫁成本。這對依靠財政撥款和征收學費運作的職業學校也造成了較大沖擊,推動其不斷創新服務供給模式,加快自負盈虧。
二、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模式選擇
通過前文的比較分析不難看出,相對于采用“專業培養方案—培養計劃—教學大綱—教學方案—課堂授課、實訓、實習”這一服務供給模式的職業學校而言,在線職業培訓,尤其是主流的xMOOCs,無法兼顧不同知識背景和學習能力的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組織學習環境,不利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思想碰撞和新知識、新技能的創新,也無法提供必要的實訓實習機會,且如何有效地規制組織、考核學生、保障課程完成率、處置冗余授課教師和為在線課程融資等,均是在線職業培訓需要解決的難題,但其顛覆了以往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打破了職業學校原有的封閉式教育服務供給模式。[31]教育部教技〔2012〕5號文件也提出利用信息化引領教育改革及模式創新。[32]因此,依托“互聯網+”,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職業學校教育深度融合,是當前職業教育最優的服務供給模式。打造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職業學校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模式,[33]既要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促進課堂開放、優化教學模式、突破教學時空限制和降低學生學習成本等方面的優勢,[34]又要最大化程度利用原有傳統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在營造促進師生情感交流、知識傳承、思想碰撞和協作創新的學習環境方面的長處。從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來看,職業學校要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局出發,在貫徹落實教育部教技〔2012〕5號、教職成〔2012〕5號、教職成〔2017〕4號等文件精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讓現代信息技術貫穿人才培養的供求分析、培養定位、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整合等培養方案設計環節,同時通過專任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信息化教學和管理培訓,提高專任教師在課堂教學、實習實訓過程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人才培養的能力,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教學督導能力,此外還要重視現代信息技術在用人單位招聘信息獲取、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反饋等方面的作用,讓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并形成職業教育服務供給閉環以適應人才供求的動態變化,切實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三、結論
“互聯網+”在變革我國傳統產業、形成新的人才需求的同時,也促進了慕課等新的在線教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展。從課程開放性、教學模式、教師隊伍等方面對傳統學校職業教育和在線職業培訓兩類服務供給模式的培養效果進行比較分析。課程開放性方面,以其典型模式慕課為例的在線教育課程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學生可通過互聯網接入并反復學習,而傳統職業教育則在很大程度上受時空限制;教學模式方面,基于任務、網絡和內容的不同慕課模式分別注重學生技能、復雜前沿理論、名師和測驗,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而傳統學校職業教育中教師仍是教學環節的主體,當然教室、實訓室、班級乃至宿舍等也為教師和學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提供了難以替代的物理空間;教師隊伍方面,互聯網的特點也決定了在線職業培訓對授課教師有較高的要求,同時減少了對教師數量的需求。當然,在線職業培訓,尤其是主流的xMOOCs,在構建組織學習環境、提供實訓實習機會、保障課程完成率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難題,依托“互聯網+”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職業學校教育深度融合,才是當前職業教育最優的服務供給模式。
作者:胡春陽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