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民職業教育培訓評價標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發展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是實現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國家高度重視該項工作,經過多年發展,各方面雖已取得了明顯進步,但當前仍普遍存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不強,農民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用于評價基層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實效性的指標還比較少,導致很難通過評價反饋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為了構建基層農民教育培訓的評價體系,在概述我國農民培訓需求的基礎上,梳理了農民職業教育培訓評價標準的研究及運用,分析認為應從培訓條件、實施過程、培訓成效3個層次設置16個評價指標建立農民職業教育培訓評價標準。
關鍵詞:農民職業教育培訓;評價標準;實效性;農民需求
推進黨的所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實現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戰略總目標,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和人才。發展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是實現總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以農民為突破口,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國家高度重視該項工作,自2012年以來,多次下文部署,積極落實[1]。我國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經過多年的發展,各方面已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具體體現在政府對農民職業教育培訓財政投入力度加大,信息化管理、規范程度明顯增強,已構建起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資源平臺,對分層培訓、培訓內容等都制定了相應的標準,以農民為中心,送教下鄉的理念深入人心,對省級培訓體系制度建設、工作環節及學員滿意度進行全面的考核[2]。但實踐中仍普遍反映,農民接受培訓的積極性不高是主要的限制因素。調查結果表明,影響農民積極性的主要因素是教學內容、培訓方式不完全符合他們的需求,針對性、時效性不強[3-6]。成人參加培訓的目的就是實用有效[7]。農業農村部在《關于做好2019年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通知》中(農辦科〔2019〕26號)要求,農民教育培訓啟動3年提質增效活動,但用來評估基層教育培訓滿足需求的情況及實效性的指標還比較少,導致很難通過評價反饋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王守聰[8]認為教學效果的考核評價和認定改革是農民職業教育制度成敗的核心和關鍵,是今后農民職業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的重點探索方向。筆者旨在梳理多年來農民職業教育培訓質量評價標準方面的實踐探索,尤其是教育培訓效果指標,結合其他職業教育的標準,分析相關的指標,為進一步補充完善現有的評價體系做參考。
1農民對職業教育培訓的需求
該研究的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是指針對正從業的農民及從事農業相關者所開展的與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相關的知識、技能、職業道德的學習[8-9]。目前主要包括職業培訓、非全日制成人中職教育。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的模式總體上是以政府為主體,由政府制定規劃,提供政策、資金、落實任務,組織農廣校、農業院校、推廣等部門來實施,如“百萬中專生計劃”“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工程”等項目。21世紀以來,我國農業出現了勞動力短缺,面臨著“誰來種地”的嚴峻局勢,同時又處于農業現代化轉型的進程中,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的目標是培養一批能適應現代化農業需要,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具體講,是要不斷提高農民的生產經營能力,讓農民增收,獲取穩定足夠的職業收入,進而激發出發展的內生動力,逐步改變鄉村面貌,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1]。但我國從業農民普遍年齡偏大、學歷偏低。2018年21個省份41歲以上的新型職業農民占比在65%以上,初中學歷約占55%[10]。農民受教育程度與其收入呈現顯著的正相關性[11-13],要提高農民收入,首先是通過教育培訓來提高從業農民的綜合素質。江蘇新型職業農民中90%以上受訪者表示愿意也需要參加培訓,70%基層教育培訓管理者卻反映培訓最大的困難是農民缺乏培訓意愿[3]。影響農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培訓內容、方式不適合以外,還有時間、地點、個人學習困難等限制因素[3-14]。他們參加培訓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當前生產問題、提高技能,其次是學到新知識,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增加收入。培訓內容一般首選貼近實際的特色種養實用技術、病害安全防控技術;其次是經營管理知識、市場信息、國家土地流轉、惠農政策等[1,3,14-15],不同層次的農民對培訓內容需求重點有差異[1],農民較歡迎農業專家、農民骨干淺顯易懂地授課;80%農民希望采用現場教學、田間指導、生產觀摩或討論學習等方式;77.9%農民愿意接受7d以內的短期培訓,70%以上農民希望在就近田間地頭、農業企業或合作社接受培訓[3]。
2農民職業教育培訓質量評價標準的研究及應用
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的評價主體首先來自教育行政部門,通常采用全日制中職教育的評價體系來衡量學校辦學水平或一個區域的農民職業教育水平,指標包含發展規模、職業教育資源水平(專職教師數量、校舍、圖書、設備等)、管理辦學機制、教育成效、服務地方經濟的水平等。非全日制農民成人職業教育在教育資源水平方面遠遠低于全日制的要求,今后相當長時間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同一標準來進行投入,但要持續提高農民教育培訓的質量,也必須保證相應教育資源的投入,如專職教師數量、農業技術人員、教學場所及設備、實訓基地等。部分教育成效的指標仍可沿用,如獲取職業技能鑒定證書的比例、畢業率、就業對口率、畢業生滿意度等指標。發展規模最好不用絕對人數,采用參加職業教育人數占本地在崗農民的比例,這樣可避免地方差異的影響。對農民培訓評價的研究應用也在不斷發展中。以往從培訓人數、經費規范使用等來檢查任務完成情況。隨后的研究者陸續嘗試構建多層次的指標來衡量各省的農民職業教育水平,2003年的研究中[16],研究者從供給方、需求方、國家投入及政策4個方面選取了23個指標,如供方指標體系中增設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指標,它們對保證農民教育培訓質量必不可少的。培訓效果指標中僅采用了農民人均收入。在2008年評價各省農民職業教育水平的研究中[17],從教育條件、教育對象、教育效果3個方面設置了13個指標,教育效果方面除了培訓人數,還采用了勞動生產率、農機產出率、土地產出率、化肥產出率等農業生產水平指標,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人均收入、勞動生產率等經濟指標更適合中長期宏觀區域的農民職業教育水平評價,在基層農民培訓中應用較困難,雖然農民教育培訓的最終目標確實是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但農民職業教育培訓轉化為生產力同樣帶有滯后性,會受到多種條件的影響。2014年以來,農業部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開展了省級績效考核[2],考核體系包含工作組織、實施過程、工作效果、加分扣分項4個方面22個指標,該體系注重過程評價,有利于督促引導農民培育體系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化培訓、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效果方面包含了學員滿意度、信息宣傳、信息化程度等指標,農民對培訓的組織、授課教師、教學內容按5分制打分,讓農民參與評價,重視農民的滿意度評價是一個進步,但所打分數一般較高,如需確切獲取農民對培訓實效的意見仍有待改進。
在一些省份的總結報告中,嘗試使用經濟效益指標來評價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的實效性。如河北省認為規模擴大、產量提高、品質提升、收入增加[18]、合作社增加數、涌現的致富帶頭人數[19]等指標更適合衡量農民中職教育的實效。在農民培訓效果的調研中[20],還嘗試采用了技術提升、經營能力、素質及就業競爭力增強等指標,有些訪談學員還談到自己學到了專業知識,掌握了相關技能,開始參與種養合作項目、開發旅游活動等[14],前面已論述,經濟指標不適合短期基層農民教育培訓的評價。根據農民的需求及感受,是否可討論設置農民對培訓所學知識、技能的應用程度這一指標,讓農民、用人單位進行評價。德國采用證書來衡量農民職業教育的成效。由行業協會組織考試,證書起到職業準入、衡量職業水平的作用[21]。我國農民參加培訓工作后往往也會獲得各種培訓證書,還可以考取職業技能鑒定證書,江蘇省還嘗試發放農業職業資格證書、農民職稱證書[22]等。調查中,農民認為證書便于就業或獲得優惠政策[20],實際工作中,一些用人單位在聘用、確定薪酬時也希望借助技能鑒定證書。用證書來衡量農民職業教育的成效應是未來的趨勢,職業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1+X)融合作為我國今后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國農業培訓證書雖然承擔的功能還比較弱,但隨著證書制度的完善,有待作為今后農民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標準之一。
3討論
綜上所述,我國農民職業教育培訓評價標準的研究應用已構建了多層次的指標體系,并開始重視教育條件、培訓過程、教育效果等方面的指標,但主要目的是完成行政管理部門考核或評估宏觀職業教育培訓水平,適合農民、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深度參與,用來評價基層教育培訓實效性的指標還不多,仍還處于討論探索階段。根據以對農民需求的總結及對農民職業教育評價標準的梳理分析,認為在制定基層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標準前首先應明確評價目的、層次及主體。該標準的目的是用于反饋基層農民教育培訓的實效性,督促引導縣級教育培訓朝不斷滿足農民需求的方向改進。評價對象是針對微觀層面的即縣級農民教育培訓提供方(包括組織管理者及培訓機構),評價主體除了組織培訓方自評以外,應包括省級管理方、農民、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行業專家(第三方)等參與。初步認為基層農民教育培訓評價指標應包含教育培訓條件、實施過程、教育培訓效果3個層次。教育培訓條件方面設置培訓時間、生/師比、提供的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比例、使用的實訓基地數量等5個指標,設置使用實訓基地數量,目的是促進基層盡量整合利用各種示范基地、試驗站、農民田間學校,并加強其建設。實施過程方面設置需求調研分析、培訓規劃、自我改進等3個指標。農民需求分析不應只是培訓前問問農民,還應征求當地農業企業、行業專家、政府部門的綜合意見,既滿足當前農民增收需求,又要考慮當地中長期農業產業發展的需求。
增設培訓規劃性的指標主要有兩個原因:年度間培訓內容可能存在重復或不連續的情況,另外農業生產技術的運用、生產方式的轉變單靠一年最多7~15d培訓仍難以達到目的,需要持續性地跟進指導;該指標能引導縣級培訓部門根據當地產業發展現狀及目標,對3~5年目標鄉鎮(學員)、培訓內容、培訓方式等進行整體規劃。例如廣西大力發展水果生產,對新建果園的鄉鎮(學員)培訓果樹樹形修剪、配方施肥等內容,而對已成熟掛果鄉鎮(學員)要解決增產、綠色防控問題、提高耐貯性、拓寬銷路等問題。第一年采用手把手教的方式,第二年進行田間檢查、指導,第三年使用總結示范、宣傳推廣的方式。教學成效方面設置4~7個指標,包含學員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滿意度、運用知識(技能)的程度、企業(合作社)的滿意度等指標;中職教育保留畢業率、就業對口率(農業經營性收入占70%以上的比例)、獲取職業技能鑒定(資格)證書比例等指標。以上指標以學員、企業參與為主,其中就業對口率本來用來衡量全日制學生的就業質量,但對非全日制農民教育培訓仍有意義,其不但能反映出農民職業教育培訓對農業的人力資源貢獻,而且能看出一定時間內職業教育在增強發展農業的信心及能力方面的作用,并有利于發現遴選學員的精準性。確定評價指標僅僅是第一步,還需進一步明確各指標的評價目的,并對其客觀性、獨立性、可行性進行論證,并制定明確評價標準及方法,并便于量化比較[23-25]。評價標準要發揮作用,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配套的評價制度及多方的配合。首先需要制定相應的評價制度做保障,如自評、省級管理部門評價、行業專家第三方評價各占的比例、獎懲制度等。基層教育培訓機構持續自我改進需要相應的物質條件做保障,如不斷改善農民教育培訓的基礎條件,緩解基層教育培訓機構人力緊張狀況;單靠教育培訓部門進行需求分析、加強實踐教學、開展技術跟蹤服務、解決農民的生產問題顯然力量不足,需要對農業系統內推廣部門、院校、科研部門的資源進行整合分工,并結合推廣課題、試驗站、示范基地建設等項目,加強師資、教材、基地(實驗站)、農民田間學校等的建設。
作者:陳豫梅 覃國森 莫霜 黎夢荻 楊秀麗 單位: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