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全方位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觸腳在各個領域延伸。作為與培養民族人才特殊使命息息相關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工作,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陷入了諸如水平下滑,行為失范等發展困境。本文立足于高校青年教師這一群體,以去除當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弊端以及探尋未來科學的發展方向為探尋基點,為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科學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市場經濟;高等學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
我國正處于一個偉大的歷史轉折時期,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面對逐年攀升的“擴招”和數以百萬計的高校畢業生投身社會建設,如何保障人才輸出的質量,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起著決定性作用。它反映時代的需求,適應時代的發展,并體現時代的精神,也意味著當前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需要一條科學化的道路。
1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亦稱高校教師的師德,是指高校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調節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校以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高校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其具有先進性、示范性、時代性、繼承性和奉獻性的特征,是全社會職業道德的排頭兵。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組成,它的內涵也是豐富的,既包括指向外部的,工作、教育的對象——學生;也包括教師的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21世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競爭,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正確理解當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不僅是為了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能夠與時俱進,更是為培養的學生能夠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世界環境,保障我國人才教育事業的順利發展。
2市場經濟視角下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面臨的問題
當前,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社會改革在向縱深推進。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觀念,尤其是職業道德意識與利益主體、價值觀日益多元化產生了劇烈的碰撞。總體上看,各高校通過制度和政策鼓勵青年教師在教育崗位上踏實奉獻,傳承創新。大多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較強,能緊跟時代步伐,深受學生歡迎。然而,因為市場經濟其自身的特殊性,也給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帶來一些消極、負面的影響。首先,部分青年教師價值觀念的模糊、善變甚至扭曲。拜金主義觀念讓房子的地段面積、車子的品牌檔次作為一些人攀比競爭的核心內容,導致一部分青年教師價值觀念轉變,主要表現在責任心不強、人浮于事。例如,有的教師對本職工作敷衍了事,熱衷于第二職業,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主次顛倒。這一切現象的源泉都是為了追求更多更快更刺激的金錢物質,褻瀆了教師最基本的職業責任。其次,創收中忽視了“育人”職責。高等教育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育人功能,二是社會功能,兩者之間相互促進,育人功能是社會功能的基礎,社會功能是育人功能的表現。目前,多數高校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都必須承擔教學和科研的雙重任務,在承擔課程教學的同時還需要完成科研項目,或者參與校企合作。有些教師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教書”,只要完成了書本知識的講授,也就算完成了自己應盡的職責,在項目研究和校企合作中投入絕大多數時間,不愿意從事學生思想工作,課余時間與學生接觸少,不愿花力氣去研究和掌握學生心理,從而忽視了自己更為重要的“育人”職責。第三,競爭中忽略“言傳身教”。教師是學生的表率,其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市場經濟的環境之下,競爭、自主、創新是帶來生機的重要砝碼,因此,部分青年教師過分注重競爭中自己的個人利益得失,導致學生盲目的跟從或者模仿。把市場經濟理念中的競爭,機械地引入高校教育,必然導致學生價值觀念的改變和追隨,有可能為了個人私利在競爭中不擇手段。這樣,教師就失去了其在學生中應有的表率作用。第四,創新中服務意識的淪陷。“創新才能贏得商機”,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勸誡之語,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也不乏因為創新推動經濟指標和經濟變量的案例。這導致部分青年教師在教學和科研過程中,滿目夸大和推崇創新,對于大多數被定義為“踏實、勤奮、誠懇”的一類學生缺少關注度和服務意識,對于中老年教師職業道德觀念的“步步為營”、“穩打穩扎”不屑一顧。同時,部分教師本身缺乏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教學法以及教師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知識,加之無限度追求“創新萬能”的教育范式,導致服務意識較差,敬業精神令人擔憂。
3標本兼治,大力加強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德”的載體是人,歸根結底,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是人對“德”的內化過程。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種種問題,我們應積極探尋行之有效的“良方妙藥”,加強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第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強化職業認同感和使命感。青年教師隊伍“軟件”的更新是思想保障的前提,因此,青年教師的職業教育應當作為高校教師隊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定期組織青年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將教師的職業使命感融入到每一位的教師的職業價值觀中,才能切實保障職業道德的建設和堅守。第二,政策的“硬”保障和“嚴”監督。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因此需要高校制定配套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在正確的發展航道上,同時能做好有效地監督和糾錯體系,及時發現是否有偏離,并做出有效的反應,促進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機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第三,運用模范和典型的示范作用。“先進示范”是高校青年教師隊伍成長的催化劑。近年來,涌現了“朱敏才”等一批甘為孺子牛的新生代教師,他們志愿支援老少邊窮地區,他們堅定執著、兢兢業業、忘我奉獻,是所有青年教師的表率和榜樣。高校應該重視模范教師的示范和帶頭作用,在教師隊伍中形成互相效仿和學習的良好機制,從而逐漸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氛圍。總之,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決定著我國教師隊伍質量建設的成敗,也決定著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如何“去濁存清”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需要整個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編寫.新世紀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安云鳳,吳來蘇,主編.高校師德教育與修養[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杜時忠,主編.新世紀新師德[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4]邢永福,呂秋芳,主編.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5]楊芷英,主編.教師職業道德(新編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陳巍 單位: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