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培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基礎地位,培養德才兼備的現代農業人才具有現實意義。分析了農業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項目開展情況,并結合現代學徒制特點,闡述了現代學徒制在學生職業道德培育中的優勢,指出當前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職業道德;現代學徒制;農業;高職院校;培育
當前現代農業面臨轉型升級,新技術、新理念不斷地融入農業生產,集約化、智能化、遠程化使農業生產迫切需要大量的技術技能人才。面對現代農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農業高職院校卻面臨招生困難、專業去農化嚴重、涉農專業畢業生對農業行業的認可度低等問題。因此,有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推行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專業情感,解決人才流失等問題。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更新較快,相關實訓設備投入也較高,但農業高職院院校的實訓設備及資源卻比較落后、教材內容滯后,導致學生實踐技能與崗位需求脫節。現代學徒制通過“校企雙主體”開展教學,按照行業需求施教,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更強的技術、技能,能很好地實現專業與行業、產業的對接,可以更好地滿足現代農業對人才的需求。
一、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下,企業成為培育學生職業道德的主陣地。學生進入企業或作業場所,在真實的工作實踐中學習,通過完成崗位工作任務來學習技術、技能。相比單純的學校教學,現代學徒制模式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實踐環境,提高了學生對職業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對專業和職業的認同感,有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職業素養。
(二)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養開展現代學徒制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使其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觀。由于采用企業師傅和學校老師的雙導師制,學生在跟企業師傅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感受工匠精神,并滲透進自己的價值觀中。這種方式能讓學生感性地認識工匠精神、接受并實踐工匠精神。
二、現代學徒制模式下職業道德培育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技能訓練,忽視職業道德培育通過調研發現,現代學徒制模式下不論是在學校的學習還是在企業的實踐,都較為注重知識的獲取和技術技能的培訓,對職業道德的培育重視不夠,或者并沒有在企業實踐中有意識地去培養。但在對農業生產企業的調查中發現,企業的領導、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對求職者的職業道德素養都比較看重,特別是團隊合作精神、敬業奉獻精神、誠信意識、創新精神等方面都是相關企業較為看重的。
(二)職業道德的培育片段化,缺乏系統性學生在企業實踐時,對職業道德感受比較多的是生產車間或工作場所的標語,另外就是師傅的言傳身教。職業道德培育存在片段化,沒有系統地、科學地開展。試點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及課程設置中,缺少職業道德培育的專項內容。但在人才素質的要求中,都提及了職業道德。可見學校對職業道德培育是認同的,但職業道德教育如何開展,內容如何確定,比較缺失。
(三)職業道德培育實施主體不明確現代學徒制采用企業、學校雙導師制,學校老師主要承擔學生認知課程的教學,企業導師主要承擔技術技能的指導。而對于職業道德的培育,應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制定教學內容并實施培養。在實際實施職業道德的培育的過程中,學校和企業難以有效地銜接。學校更傾向于由企業來承擔培育實施的責任,而企業則認為職業道德的培育是學校的責任,應融入到學校思政類課程的教學中,自己的主要責任是崗位技能培訓。
(四)校企合作緊密度不夠校企合作的緊密程度直接關系著現代學徒制項目人才培養的質量,影響學生職業道德培育的效果。目前,現代學徒制模式試點院校的實踐中,存在合作力度不足,校企聯系不緊密的情況[2]。與企業對接的教師多數為合作班班主任,或者安排個別相關專業教師,對接形式主要為定期探望、檢查。有的學校不放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安排,輪流安排教師駐扎企業,進行日常班級管理。可見,校企對接程度還處于初步階段,對接程度不深,思政教師與企業對接的情況更少,職業道德培育存在困難。
三、現代學徒制模式下農業高職院校職業道德培育建議
(一)完善現代學徒制模式下職業道德培育內容體系將職業道德素養納入現代學徒制項目人才培養評價機制中,增強試點學校和企業對職業道德培育的重視度,明確農業生產崗位所需職業道德方面的具體目標。職業道德培育內容與傳統思政課程、專業課程、實踐項目結合,構建完善的職業道德培育體系。具體內容的制定,需融合不同農業崗位所需的職業情感、工作態度、專業精神等。除了開設專門的職業道德課程外,也需要將職業道德的培養滲透到生產活動中,充分發揮現代學徒制的優勢,在實踐中落實職業精神的培育。
(二)制定考核制度,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根據職業精神培育內容,制定出具體且能體現出來的評價標準。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考核納入學習過程各階段,特別是企業實踐階段,評價考核要體現在實踐過程中和工作質量上。考核評價指標可分為考勤、產品合格率等客觀考核指標和團隊協作、服從管理等主觀評價指標,可由學校老師、企業師傅、同事、自己等多元評價主體協同評價。
(三)融合“三師”特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要有效地開展現代學徒制下的職業道德教育,就必須促使企業師傅、思政老師、專業教師三種類型師資的有機融合,系統的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和培養。企業師傅要教師化,應加大對企業師傅教育教學能力的培訓,使企業師傅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了解現代高職學生的特征。思政教師要在傳統思政教育的基礎上,結合農業專業特點、工作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認知教育,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職業規劃[3]。學校專業教師要企業化,專業教師要定期深入田地、養殖場、農產品加工企業及農業機械制造企業,熟知實際的實踐技術,避免僅教授“一成不變”的理論知識。同時,專業教師也可以利用現代學徒制平臺,與企業師傅多交流、多融合,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內化農業行業的職業精神,以身作則,從而更好地培育學生。
(四)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共促職業素質培育現代學徒制的校企合作有別于企業冠名班合作。有條件的學校在雙導師制的基礎上,可以實施雙班主任制,明確學校和企業在培養人才方面的共同主體性。雙導師制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學校理論知識和企業生產實踐的統一,這點不僅體現在專業教學上,在職業道德培養中也是如此,職業道德的理論知識在學校學習,職業道德的實踐和內化過程在企業完成。雙班主任制可以進一步實現校企的深度溝通,學生在實踐環節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反饋給師傅和老師,有助于營造輕松的工作氛圍,激發實踐工作的興趣,加深他們對專業和職業的熱愛和認同感。
參考文獻:
[1]崔勇,朱永,朱佳,等.農業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探究[J].南方農機,2019,50(19):143,145.
[2]陳新新.現代學徒制試點中的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9.
[3]崔勇,朱佳,朱永,等.農業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6):54-56.
作者:崔勇 朱永 姚悅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