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會計從業人員只有遵守會計職業道德,才能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為會計與財務效率的提供可靠保證。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市場經濟也逐步深化,也頻繁出現各種違背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出現了會計信息失真等現象,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結合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分析了其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新時代下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策略。
關鍵詞:會計誠信;會計信息質量;會計職業道德
所謂會計職業道德,即會計從業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所遵守的基本道德與信用準則,這是我國信用體系發展的延伸,也對整個會計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是當前很多會計從業人員忽視了會計職業道德,經常出現會計造假的行為,不僅不利于企業的正常發展,也對社會經濟帶來了不利影響。因此我們要意識到培養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維護會計行業的秩序,也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實現提升。
1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
1.1會計職業道德體系不完善
當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體系不夠完善,這樣無法達到規范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目的,不利于其誠信意識的增強。由現行《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指導意見》可知,在職業道德準則方面不夠全面,適用范圍也很窄,只是將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規范明確了下來,而對廣大會計從業人員缺乏相應要求,這樣他們的職業道德建設滯后,在誠信上也缺乏具體衡量標準,同時在實際會計工作中相關職業道德規范也難以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會計人員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這些都是原則性的規定。對會計職業道德體系建設來說,應該要規范會計從業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利益沖突,而會計職業道德準則內容的不全面,缺乏相應解決方案,在道德要求上也不夠明確,這樣會計職業道德缺乏較強的可操作性。
1.2會計職業道德意識普遍不強
由《中國證券報》在“注冊會計師簽署的財務報告是否可信”中的報告可知,人們對注冊會計師信任度逐步降低,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會計從業人員整體會計職業道德意識不強。在會計從業人員工作與學習的過程中,一般關注專業技能的培養,對會計職業道德不夠重視。分析最近幾年出現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件,如江蘇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都表明了會計從業人員在會計職業道德上的缺失,從而難以提升人們的信任度。
1.3外部環境的影響
當前外部環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也為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帶來了不利影響。第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體制不完善。從會計教育現狀可知,一般是讓會計從業人員掌握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在職業道德教育上不夠重視,也忽視了誠信意識的培養,這樣引起了他們在會計職業道德上的問題。一些高校教師在會計專業課程會中,不僅忽視了對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甚至還讓學生做假賬,教育上的缺失從整體上降低了會計從業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第二,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不利于促進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在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上,我國還未將宣傳工作做到位,無法形成良好的外部環境,會計從業人員也無法接受輿論的壓力,從而忽視了這一點。第三,針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從業人員,相關處罰力度不足。修改后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僅指出,各單位應當督促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的由所在單位進行處理。當前會計從業人員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成本很低,他們面對經濟上的誘惑時,往往會違反相關規定。
2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問題的原因
2.1企業會計從業人員職業素養不高
因為很多企業在內部管理制度上不夠完善與規范,這樣不利于促使會計從業人員職業素養的提升。第一,很多會計從業人員未形成端正工作態度,在會計崗位工作時不能做到認真與細致,不利于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第二,會計從業人員過于關注自身與企業的利益,為了逃避稅款與應對監管部門的審查,經常出現隱瞞或造價會計信息的情況,最終引起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1]。第三,在上級部門的壓力下,部分會計從業人員也未能遵循職業操守,按照指示開展會計造價活動。由財政部課題組調研結果可知,會計從業人員在工作上與上級部門出現意見沖突后,能夠堅守原則的會計從業人員僅有7%左右,超過九層的會計從業人員會根據上級部門指示開展工作,這樣會作出違背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
2.2會計事務所從業人員職業素養偏低
對很多中小型會計事務所來說,會將目光放在自身經濟利益上,將經常配合企業開展會計造假活動,從而引起會計信息質量失真的問題。分析最近幾年國內暴露的企業會計造假事件可知,會計事務所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會計造假案件為例,其采取虛增收入的方式,對會計賬薄等進行造假。而會計事務所也未履行好審計監督的職責,會計從業人員迫于企業領導層的壓力,會作出會計造假的行為。這樣是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違背的,將為國家、投資者等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2.3未充分發揮外部監管的作用
監管部門主要承擔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工作,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還有諸多的問題。如會計信息監管制度不健全,無法讓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行為得到有效的監管。審計部門為了不影響自身的利益,通常沒有在監督上做到公正與客觀,這樣將導致出現各種會計造假的案件。
3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策略
3.1完善相關會計法律制度
通過法治建設,能夠促使會計從業人員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提升他們的誠信意識,企業也要對會計制度進行完善,依法依規開展會計處理工作,體現出制度的強制性與嚴肅性特征。要結合我國會計行業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相關法規,明確會計核算實施細則,針對會計造假行為要作出嚴厲的處罰,針對情景較為嚴重的情況,也要嚴格追究相關會計從業人員的刑事責任。要在法律層面上提升會計造假成本,對提供虛假審計報告的公共會計師事務所參與偽造,被處罰、被禁止參加舞弊的注冊會計師應吊銷執業資格證書,撤銷其執業職格,禁止開展相關職業,讓會計從業人員付出相應代價。此外,我國還要在會計法律制度上進行完善,對會計行業發生的不規范行為,要將具體懲罰措施明確下來,從而不斷對會計行業環境進行優化,促使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2]。要結合我國會計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從企業經營管理現狀與要求出發,逐步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確保與企業的發展相符,尤其是要明確管理人員責任,這樣才能保證會計工作規范開展,也讓會計信息更加真實與完整。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應該意識到自身所履行的法律責任,維護好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養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讓他們都注重誠信,為會計信息的真實與完整提供可靠保證,避免會計機構與會計工作出現造假的現象。同時要掌握原始憑證,在源頭上避免出現偽造的現象。針對會計職業道德意識不強的會計從業人員,要依法從會計隊伍中清楚,從而讓整個會計行業得到凈化,最大限度維護好國家與社會的利益。
3.2加大會計監督管理力度
為了讓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的提升,要對會計管理體制進行完善,形成良好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企業管理部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實現制度化、標準化與規范化水平的提升,注重對控制體系的完善[3]。如企業要在內部管理進行合理規劃,實行會計崗位定期輪換制度,并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保證其獨立性。審計部門要在企業會計信息上作出嚴格審查,與銀行、工商部門等加大合作制度,確保真正將監管制度的作用發揮出來。注冊會計師在外部監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要想讓他們遵守會計職業道德,也要重視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逐步優化注冊會計師行業審計制度,實行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檔案跟蹤制度,這樣他們的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才能實現提升,也讓會計從業人員得到有力監督。除了要對內外監督體系進行完善以外,也要積極引進國外發達國家在企業內部管理中所實行的制度,如會計委派制度,也就是企業領導者直接將會計人員委派到下屬部門與機構中,這些部門與機構的管理不會對會計人員工資薪金、職務升遷等帶來影響,委派會計人員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盡要保證公平、公正,才能對上述部門與機構作出有效監督。唯有如此,才能讓該部門與機構的會計從業人員面臨壓力,從而注重自身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也能更加規范的開展會計工作。
3.3落實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獎懲措施
要站在個人的角度,促使會計從業人員自我修養不斷提升。應結合會計職業道德等方面的要求,督促會計從業人員加強自我控制與調整,增強會計職業道德意識,在崗位工作上鍛煉思想和自我教育,保持正確、認真的工作態度。只有會計從業人員不斷升華自我、超越自我,循序漸進,才能真正樹立起正確的會計職業道德觀念,并在自身精神境界上實現提升[4]。此外,也要將相關會計法律法規與監督制度落到實處,讓會計從業人員行為得到約束,促使他們實現自重、自檢、自省及自勵,對自身提出嚴格要求,為企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企業要針對貢獻突出、遵紀守法、講究誠信、工作上表現優秀的會計從業人員,要給予一定物質與精神等方面的獎勵,而針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從業人員,要加大懲罰力度。只有實現“獎罰分明”,才能有效激發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熱情,并能夠嚴守會計職業道德。
3.4建立動態誠信電子檔案
對相關職能部門來說,要盡快形成誠信檔案,并做好管理工作。誠信是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一種無形資產,隨著個人的積累而累積。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只有做到了誠信,才能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同,否則將在誠信檔案中記錄不誠信行為,對企業來說是一種無形資產的損失,不利于社會競爭力的提升。現在通過對動態誠信檔案的建設,目的在于讓企業與個人在誠信上得到動態管理與檢測,誠信電子檔案將伴隨個人一生。在實行會計輪崗制度的過程中,會計從業人員會在企業各部門進行工作,通過采取定期輪崗的方法,可以避免出現會計造假的事件。對會計從業人員來說,在崗位流動中既開闊了視野,學到了知識,也能明白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從而將誠信放在首位,避免出現腐敗。
3.5加強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培養
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工作,確保會計從業人員逐步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真正在會計崗位上做到誠信,這是減少會計舞弊案件的有效手段。企業要認識到對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定期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做好輿論監督工作,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誠實守信氛圍,促使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不斷提升,也能夠在職業素養上逐步實現提升。此外也要注重對榜樣的作用的發揮,對企業管理工作來說,領導層應該體現出自己的帶頭作用,注重以身作則,工作上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條例,這樣會計人員才能有學習的榜樣,發揮出良好的帶頭示范作用[5]。企業也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會計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教育,主要內容內容包括置業觀念、職業情感與職業規范等內容,促使會計從業人員接受崗前職業道德教育。企業每年要為會計從業人員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讓他們可以適應新的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在更新知識、提升能力的過程中,能夠實現政治素質與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更好的做到會計誠信。
4結束語
總之,對會計職業道德來說,即會計從業人員在工作崗位上遵循的規則與規范,能夠將會計職業的特點反映出來,是調節利益的一種重要方法。會計職業道德具備較為穩定與廣泛的社會特征,會計人員會計職業道德反映在各項會計活動上,以及對各種會計關系的處理上。會計從業人員應該形成較強的會計職業道德意識,才能做好本職工作,保證會計業務的規范開展。對此會計從業人員在開展日常工作時,應該履行好相關行為規范,明確自身的道德責任與義務,企業也要加強對他們的職業操守、職業態度等培養。主要會計從業人員逐步塑造起優良的職業品質,在工作中才能真正體現出會計職業道德,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季皓,索玲玲.道德困境中的管理會計職業道德案例教學方法研究[J].商業會計,2018(21):120-122.
[2]馬麗華.新會計法下會計人員應遵守的會計職業道德[J].納稅,2018,12(25):80-83.
[3]李婧萱.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原因與措施探討[J].財會學習,2018(06):69-71.
[4]李宗彥,傅頎.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國際準則:實施框架及中國實踐[J].會計之友,2017(13):15-18.
[5]金榮安.加強我國企業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J].財經問題研究,2016(S1):62-65.
作者:范春杰 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