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視覺動力理論下的叉車造型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為了形成獨特的叉車外觀造型,探尋提升叉車造型情感內涵的設計方法。通過對視覺動力理論的論述,掌握了視覺動力的形成機制;依據視覺動力的表現(xiàn)形式,對叉車造型的動力式樣進行了分析,并將叉車造型整體形態(tài)進行了分解。提出基于視覺動力理論的設計方法,從叉車的理性視覺意象形態(tài)與感性意象形態(tài)著手對叉車造型進行研究。以期對叉車及工業(yè)車輛的造型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叉車造型設計;視覺動力理論;邏輯形式;營造意象
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促使叉車生產企業(yè)形成獨特的產品風格,以樹立企業(yè)視覺形象。叉車一旦進入銷售市場,首先吸引客戶的往往不是叉車的實用功能或技術部件,而是其外觀。外觀充當著“推銷員”的角色,體現(xiàn)企業(yè)的形象與精神[1]。當今的產品研發(fā)推崇注重用戶的心理需求,叉車的設計不再單純滿足使用功能,而逐漸將目光聚焦于叉車造型蘊含的精神理念。因而現(xiàn)代叉車的設計也不再只是單純的滿足功能需求,而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更多的考慮如何滿足顧客心理層面上對美的要求。通過叉車獨特的外觀設計來與競爭企業(yè)進行區(qū)分,形成一種來自視覺的心理暗示影響消費者選擇,從而達到獲得市場認可的目的。
1視覺動力理論概述
視覺動力是知覺主體通過視覺刺激后產生了與物理力相對應的“心理力”,因此視覺力不是現(xiàn)實存在的力,是人們對外部世界通過視覺形成的心理反應與體驗[2]。但這種力并非幻覺,而是真實的,存在于任何一個觀察者的經驗里。視覺動力理論關注的是物與人的互動關系,將知覺主體納入研究核心,以“動力”賦予刺激物更強的生命力。隨著知覺主體開展的各種組織活動、生活經驗,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視覺式樣的變化,會引起知覺主體產生不同的感受,物體本身的邏輯形式,如:傾斜、變形、楔形、比例與仿生,對視覺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當式樣的形狀、輪廓等發(fā)生形變時,會產生回歸于穩(wěn)定狀態(tài)的趨勢,形成一種運動態(tài)勢或是反作用力的傾向,從而在靜止的式樣中感受到了運動趨勢和視覺力。傾斜式樣被眼睛知覺為從垂直和水平等正常狀態(tài)方向上的偏離,本能地想要將這種偏離復位,從而產生了傾向性的張力。楔狀式樣總能引導人的視線自覺地由較寬一端向較窄的一端移動,從而感受到明確的運動傾向,視覺主體知覺到該式樣的動力由寬及窄遞次增強,由窄及寬逐漸減弱。形式式樣間所占面積比例的大小,也會影響視覺動力的而產生。相同式樣,比例大的吸引比例小的,不同比例的式樣所在位置,會產生不同的視覺動力。在視覺主體在觀察視覺對象時,一旦觀察到與自然界有關的式樣,便能很快感受到與其類似的動力。該視覺對象的輪廓、表現(xiàn)等與自然式樣存在著頗為相似的結構,視知覺便賦予了該視覺對象相同的動力,激發(fā)了與原來的視覺經驗。
2基于視覺動力理論的叉車造型設計意義
叉車指對成件托盤的貨物進行裝卸、堆垛、運輸?shù)茸鳂I(yè)的工業(yè)車輛,普遍適用于工廠、物流中心、倉庫等中大型倉儲物件的運輸,一般有燃油、燃氣、電動三種驅動方式,是現(xiàn)代物流行業(yè)中物料搬運設備的主力軍[3]。在成熟的消費市場中,消費者在滿足于實用功能需求的情況下,更加注重產品所表達的情感與內涵。叉車企業(yè)需要通過獨特的產品外觀造型使叉車更具辨識度,并且使消費者通過視覺感受到良好的心理體驗,提高市場競爭力。視覺動力理論探討形與人的視覺認知之間的直覺關系,以動力賦予產品形態(tài)生命力,從視覺形式方面進行指導,對產品外觀形態(tài)進行分析,能夠為叉車外觀造型設計提供方向。將視覺動力理論應用于叉車造型設計中,能夠從視知覺層面引導視覺主體對于造型的理解。從叉車本身的形式及其給視覺主體的審美經驗著手,形成滿足用戶的感性需求的叉車外觀造型。不僅能夠豐富叉車的造型語言,也能夠高效傳達叉車產品的內涵信息,滿足視覺主體的感性需求。
3叉車造型設計現(xiàn)狀
提到叉車搬運,人們通常會聯(lián)想到勞累、破損、簡陋的作業(yè)環(huán)境,叉車造型的笨重、呆板的印象已經牢牢的固化在人們的思想中。從市場現(xiàn)有的叉車產品來看,如圖1(a)所示:大多數(shù)的叉車造型設計僅是將其內部復雜的部件進行遮擋掩蓋,避免裸露出粗陋的原始結構部件,并對車體涂裝用顏色以求達到盡量美觀的視覺效果,這種叉車主要占領著低端市場;或是部分叉車企業(yè)仍停留在模仿照搬國外叉車造型的設計階段,由于加工工藝技術滯后以及社會文化不同的限制,其造型設計無法與國內用戶的審美心理相適應;還有一些叉車企業(yè)雖然十分重視叉車造型設計,但是過分依賴于設計師的表現(xiàn)技法,通過切削、凹陷、褶皺等方式形成各種復雜多變的漸消面,使車體呈現(xiàn)出別具一格的造型,見圖1(b)。這種造型一經面世,雖然令人眼前一亮,但卻是設計師主觀臆斷的結果,無法與觀者進行情感溝通,最后造成觀者因難以理解其造型意義而厭倦的局面。伴隨著科技的提升,人們對于叉車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只滿足于其使用功能和精密的構造,而是逐漸轉向了蘊含著精神、文化和情感寓意的叉車外觀造型。叉車造型不應是其功能的附屬品,作為視覺表現(xiàn)形式,直接引起并決定了觀者對叉車的感性評價。叉車造型設計就是通過其形狀式樣傳遞精神價值的過程,結合觀者的感性認知、文化、習慣等情感經驗,才能使造型煥發(fā)活力,形成具有美觀和感染力的造型。
4基于視覺動力理論的叉車造型設計方法
通過對視覺動力和叉車造型的分析可知,視覺動力理論主要研究刺激物的構形式樣與認知主體之間的視覺互動關系。叉車造型是經各種傾斜曲直的線條,不同的形狀、比例的模塊經排列組合而成。因此視覺動力同樣存在叉車產品中,借助動力式樣影響觀者的認知。因此,引入視覺動力中的邏輯形式與意象氛圍兩種方法闡述對叉車造型設計。
4.1邏輯形式
刺激物的造型式樣蘊藏著很強的視覺吸引力,叉車造型本身形式的處理手法不同,經視覺主體知覺反應的結果也會產生巨大差異。因此,可以通過對叉車本身邏輯形式的重新組合排列,來實現(xiàn)表達特定意象的目的。形式邏輯是從產品自身出發(fā),總結叉車各部件輪廓形狀及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分析其對知覺反應造成的影響。由于視覺主體傾向于將復雜式樣簡化為簡單式樣加以識別,那么,將叉車外觀造型中各部分的輪廓形狀看作由基本形狀變形而來,通過組織各部分的動力式樣,塑造出復雜的視覺效果。如圖2所示,從左到右瀏覽叉車外觀造型,可以很清楚的發(fā)現(xiàn),叉車側面各部位輪廓形變程度逐漸增大,各部位形狀由開始的水平豎直構圖演變成類似楔形甚至復雜形狀,而在形變過程中,叉車的視覺力逐步加強,塑造出了穩(wěn)重、靈巧、速度的感受。從產品本身的邏輯形式中尋找可能,依據不同式樣的動力特性,對叉車各部分進行規(guī)劃,重整組合形成某種傾向性的動力,使觀者從這種理性的分析中獲得持久的感性認識。在叉車造型設計中,可以將這種引起知覺主體情感意象的叉車造型形態(tài)稱為理性意象形態(tài)。
4.2意象氛圍
視覺意象研究的是產品形態(tài)的意蘊與情感,具有傳遞信息的作用。意象氛圍是站在產品對人的影響程度來說的,是在人獲得對叉車造型的理性意象后有了一定的感性認知基礎,借助具有強烈刺激的表現(xiàn)式樣,烘托這種意象氛圍,使觀者對叉車造型形成濃烈且持久的情感體驗。將能夠引起觀者強烈的意象情感的式樣融入叉車造型設計中。自然事物,即視覺動力表現(xiàn)形式中的仿生式樣,就具備這種營造意象氛圍的特性,是傳遞叉車情感理念最高效快速的形式。在叉車造型設計中,將這種通過仿生式樣對觀者形成強烈的刺激的形態(tài)稱為感性意象形態(tài)。
5結語
本文提出了將視覺動力理論引入叉車造型設計中的研究方法,對叉車造型設計從理性意象形態(tài)與感性意象形態(tài)兩個方面進行研究,視覺動力通過運用各種表現(xiàn)形式,不僅能創(chuàng)造豐富的視覺效果,還能夠表達情感特征。因此,視覺動力理論可為叉車造型設計提供方法學上的指導。依據視覺動力應用到叉車造型上的兩個層面,提出基于視覺動力理論的叉車造型設計方法:對叉車造型進行設計時,可從叉車的理性意象形態(tài)與感性意象形態(tài)進行深入分析。以感性意象作為叉車造型的關鍵依據,可通過視覺動力的表現(xiàn)形式對叉車邏輯形式中的動力式樣進行分析,總結意象與叉車動力式樣的關系,獲得符合觀者意象的叉車視覺表現(xiàn)形式,完成在理性視覺意象形態(tài)構建;在感性視覺意象形態(tài)構建中,運用仿生式樣,以生物為意象感知媒介,將生物特征抽象轉化到叉車視覺表現(xiàn)形式中,最后形成滿足用戶的感性需求的叉車造型方案。對叉車本身的邏輯形式和烘托意象氛圍進行研究,能夠準確有效的傳遞叉車的精神理念。接下來的研究應在此基礎上,對叉車造型設計具體的研究流程進一步細化。
參考文獻
[1]馮清華,盧穎.基于設計幾何學的工程機械形態(tài)設計方法探究[J].包裝工程,2016,37(20):79-83.
[2]寧海林.阿恩海姆視知覺形式動力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2009.
[3]李陽.我國工業(yè)車輛設計中的和逸性研究[J].工業(yè)設計,2016(03):72-73.
[4]陳焜,歐陽芬芳.基于產品語意的大型客車導游椅形態(tài)設計[J].工業(yè)設計,2019(02):61-63.
[5]陳猛.基于視覺意象的輪式拖拉機側面造型設計研究[J].工業(yè)設計,2018(02):58-59.
作者:王建暖 侯士江 單位:燕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