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利率市場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部分,從數量上來說,中、小企業占比高。但是就質量而言,我國中、小企業可能普遍不高。絕大多數都面臨著資金緊張,規模較小,對市場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較差,從而導致市場環境一旦出現風吹草動,該類中、小企業就難以為繼,嚴重的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就隨之鋪展開來,積極尋求改變、改善及緩解中、小企業資金緊張問題。
一、利率市場化的出臺
自2013年7月20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開始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從此,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趨勢的判斷,并結合中央銀行的基準利率,市場利率水平開始完全由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同時也象征著利率的決定權已經從央行的手中交到金融機構的手中。
二、中小企業界定及發展現狀
1.中小企業的界定。中小企業主要是指相對于本行業中大企業規模較小的企業,因此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是絕對的。針對各個不同的行業,可能規模會有不同。一般情況下,主要通過數量和質來衡量。通常來說,數量主要是針對企業的銷售額、注冊資本、企業人數等指標來說,以此作為劃分大、中、小企業等級的標準。而質主要是通過企業具體的經營本質來體現的。一般情況下,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的為中、小企業:①不對外發行股票和債券,②經營規模較小。按照2011年6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規定各行,業劃型標準類企業總數的76.57%。根據相關調研網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看似融資渠道很多,如:銀行 2.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分析。在現代國民經濟中,很明顯呈現著國有企業獨大、中小企業并立的局面。中小企業作為重要構成部分,在我國經濟中不斷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特別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不僅在數量上占比高,而且對就業的影響頗為突出。然而,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依然嚴重。例如,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產品技術含量低、多為傳統產業,融資困難,企業規模也較小、抗風險能力弱。一旦出現經濟下行,則容易出現倒閉潮。同時我國大量中、小企業多為民營私營企業,受領導者意志、管理能力的限制,難以對宏觀市場環境做出及時的判斷,容易受外部環境或人為因素的影響。截止2013年底,我國小型企業總數達到1169.87萬戶,占到我國各類企業總數的76.57%。根據相關調研網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看似融資渠道很多,如:銀行借貸、民間借貸、政府扶持。但是實則是融資很難。我國中、小企業目前多為內源性融資,因為自身企業規模不大,盈利能力不強,所以在資金供求關系中,中、小企業自然就處于弱勢地位,難以向外部進行借貸,只能依靠自身融資。一旦出現重大變故,自身無法持續對企業注入資金,則企業將步履維艱。并且,僅僅依靠內源性融資,沒有外部資金的扶助,即使該中、小企業是優質型的企業,也難以做大做強。因此,我國中、小企業內源性融資不足、外部融資無門的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它們的發展,如何妥善的解決好該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利率市場化對中小企業的意義
1.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逐步深入。從表面上來看,利率市場化必定會減小銀行存貸款的利率差,逐漸封死銀行僅僅依靠存貸利差獲利的傳統經營模式。促進銀行開始向差異化、多元化的經營模式轉變,也不斷的提高銀行抗風險、強競爭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一些大銀行將更加注重向一些優質的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這也將迫使一些銀行及企業進一步增強資金成本意識。實際上,在實行利率市場化以后,一些中小銀行因為失去了原有依靠存貸差的盈利優勢后,為了在與大銀行競爭中搏得一席之地,會逐漸與中小企業加強合作,也會貸出更多資金給中小企業。因此,貸款利率市場化會促進中、小企業獲取較多的信貸資金,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從長遠來看,利率市場化還將推動銀行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不再墨守成規,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創新上,進一步細分金融市場,擴大金融市場,從而產生更多的金融服務需求者。與此同時,中、小企業針對相應的金融市場環境,也會不斷調整自身戰略、增強資金成本意識。尤其對于中、小銀行來說,它們為了抓住自身的發展契機,為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勝出,實現企業目標。必定會對中、小企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可能會創新出一系列特別針對中、小企業適用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從而銀行和中、小企業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一方面,中、小企業在資金的問題上得到了解決。另一方面,中、小銀行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也站穩了腳跟。因此,兩者之間的橋梁得以通暢。2.當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時,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可能會加大中、小企業的信貸成本,也可能給一些信貸投機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根據以前各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情況來看,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漸推進,各國利率均會呈現出“先升后降”的變化趨勢,因此,在利率市場化推行初期,可能會出現銀行、企業的倒閉浪潮。因為利率水平的上升導致企業經營成本的上升,企業創收能力的下降,從而無法繼續運轉,最終破產。當然一些銀行在企業破產的浪潮中也難以獨善其身。也導致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打擊。3.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后,由于銀行大量信貸資金的流出和企業信貸資金的流入,將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對于一些創新型高科技性中、小企業來說,利率市場化改革降低了中、小企業獲取信貸資金的難度,使這類中、小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對于另外一些傳統型中、小企業而言,雖然利率下限放寬,企業獲取信貸資金的成本降低。但是考慮到供求關系,這類中、小企業獲取信貸資金的能力仍然只能依靠自身經營、盈利能力的體現,如若經營情況不佳,貸款能力依然較弱。這類中、小企業可能依然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
四、相關對策
1.加強風險管理意識,提高風險控制水平。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完成,銀行為了生存必定會與企業走得更近,貸出更多的資金提高銀行自身的盈利能力。企業也會為了自身的發展前景要求銀行貸出更多的資金。此時,兩者的目標達到趨同。銀行信貸資金管理風險會大幅度上升,中、小企業在獲得更多信貸資金的同時財務風險、經營風險也會大幅度上升。因此,無論是銀行還是企業都應當加強應有的風險管理意識,提高風險控制能力。積極發揮資金的最優配置效率,真正的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2.積極引導促進金融創新改革,捅破銀行與企業間的窗戶紙。鑒于銀行與企業間相輔相成的發展關系,如何打通兩者間溝通的橋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相關領導層應該努力做好金融創新工作,從點到面,全面促進金融改革和產品創新。適當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門檻,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痼疾。3.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中、小企業必須先從自身做起。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率下限的放寬,中、小企業獲取信貸資金的難度較以前肯定會降低。但是如果某中、小企業本身就是已經淘汰的產業,盈利能力很弱,發生重大財務困難,難以維持持續經營。針對這類中、小企業,很明顯,銀行是不太可能會提供優質的貸款的。因此,企業首先應當還是從自身做起,尋求自身的改變,找到企業內生的盈利點。同時積極關注市場變化,加強信息的搜集,增強與銀行的對接能力。只有這樣,企業才會在銀行信貸資金的輔助下得以迅速發展,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總之,從整體來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是積極的,肯定有助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是僅僅依靠利率市場化來解決這一問題是明顯不夠的,要想徹底有效地做好這一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作者:武漢 林浩 單位:湖北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