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企業提升出口競爭力的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全面梳理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在對外出口方面競爭力欠缺的內在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從企業自身角度提出了提升出口競爭力的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出口競爭力
在經濟全球化尤其是市場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業的經濟貢獻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有目共睹,尤其在各國對外貿易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中小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對市場有著敏銳的嗅覺,可以在短時間內靈活調整產品或服務,在變幻莫測的國際市場上優勢明顯,是我國保持連年貿易順差的重要力量。
一、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一)企業數量方面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企業總量的構成比例中,中小企業所占比重超過九成,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除此之外,我國中小企業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國GDP的比重也超過了50%。尤其在對外出口方面,我國中小企業對外出口額占全國對外出口總額的2/3。據此可知,中小企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產品和市場方面
我國中小企業的集聚區為京津唐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等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憑借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較低的生產成本,我國中小企業對外出口商品以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產品為主要類型。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中小企業出口商品以紡織服裝產品和輕工業制成品為主,產品出口地的前三位分別為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產品的市場分布比較集中。
(三)出口競爭力方面
與出口產品的種類相對應,我國中小企業在諸如服裝、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上的競爭優勢比較明顯;但是在資源密集型、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產業上,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甚至是處于競爭劣勢,例如農產品行業和汽車制造行業。
二、我國出口型中小企業欠缺競爭力的原因
(一)產品結構單一、質量偏低
我國的中小型出口企業往往以低技術水平、低勞動成本、低產品附加值的產品為主要出口產品。廉價的勞動力是我國中小型出口企業對外貿易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對低價勞動力成本的過度依賴也是導致我國中小型企業技術附加值不夠、國際競爭力不強、長期處于競爭末端的根本原因。然而,當前我國經濟正在快速發展,社會生產的各項成本開始不斷上升,其中必然包括勞動力、水電、燃料、物流等生產成本不斷上漲,這就最終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加大,利潤空間下降,企業經營面臨著窘迫的境地。中小型企業的經營者往往都是整體經營意識薄弱,欠缺長遠目光,往往只顧眼前的蠅頭小利,而不重視質量是企業的第一生命力這個根本發展思路。不能及時的根據市場行情進行產品質量的調整,最終導致產品的競爭力趨于弱勢,無法與市面上具有創新力、突破性的產品進行競爭。總體來說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立足點過低,創新力不足這些都限制了自身產品、產業的轉型,最終影響企業的發展。
(二)體制不完善、缺乏戰略意識
我國中小型企業的基數比較大且每年以較快的速度在增長,但往往因為市場的優勝劣汰而導致企業壽命較短。我國中小型企業很多都存在著自身經營管理制度不健全,體制不夠完善的問題,與此同時,中小型企業缺乏科學的長期規劃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中小型企業往往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企業長期的發展戰略,盲目追求短期盈利,導致企業缺乏必要的計劃性和規劃性。當前很多企業仍然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在獎勵制度、財務制度、考勤制度等方面保證一致性和統一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效率,但是這種模式也缺乏相應的制度約束,容易造成權利任性的局面,管理者的主觀隨意性較大,高度集權導致企業整體的管理很難具有科學性和民主性。科學發展戰略是企業提升出口競爭力、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法寶。但是由于中小型企業往往存在資金短缺、融資困難、資金利用率低等現實問題,所以中小型企業往往會選擇追求短期、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項目,有時甚至會跟風投機性投資。這些做法不但不會提升中小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反而會適得其反,導致企業走上資金凍結的困境。
(三)人才稀缺、創新不足
我國的中小型企業涉及行業多、覆蓋面廣,大多數集中于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從業人員往往也大多數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失業人員、留守老人等,專業技術型人才十分稀缺。管理人員也是水平參差不齊,很多管理人員都是經營者的親戚,大多數不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而且很多中小型企業存在著管理體制、考核體制漏洞,而無法讓管理出效益,再加上企業缺乏專業的國際貿易、融資投資、外語、計算機、法律等方面的人才,這些都導致了企業很難跟上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步伐,井底之蛙,固步自封,更加容易讓企業陷入經濟危機。中小型企業因自身壽命通常比較短、抗壓能力差、就業保障低、缺乏企業文化和凝聚力,這些都是導致企業人員的流動性大,而無法長期擁有一個穩定的優秀團隊的原因。人才的稀缺,特別是外貿人才的稀缺導致企業只能靠外貿來完成相關外貿出口任務。聘請外貿往往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另一方面也會增加企業的風險,倘若企業自身對知識產權和專利的保護不到位,都會讓競爭對手有機可乘,從而導致仿冒侵權現象的發生,影響企業的海外競爭力和企業品牌形象。當下,中小型企業面對日趨復雜的社會競爭市場,更需要的是復合型科技創新型人才。由于中小型企業缺乏吸引優秀人才的企業文化、工作氛圍、獎勵機制、薪酬待遇,這些都會導致中小型企業的創新力不足,再加之企業生產成本有限,無法對創新性科研給予大量資金投入,這些都造成了當下中小型企業創新力不足,創新生產出現瓶頸。
三、我國出口型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提升策略
(一)擴大出口產品市場,提升出口商品質量
企業的長久存續離不開高質量的產品,在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當今社會,中小企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適時推出新產品的同時,及時改進豐富現有產品的種類。出口型中小企業要對目標市場的相關情況進行細致調查,包括目標市場的產品需求情況、目標人群的購買力情況及其變化等信息。然后根據調查結果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生產及營銷策略,使企業出口的產品能夠滿足目標市場目標人群的需求,繼續鞏固和擴大已有市場。與此同時,出口型中小企業還要積極開拓新的出口市場,使產品的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這也是一種規避市場風險的手段。要瞄準經濟發展潛力大、市場需求后勁足的潛在新興市場,積極尋求當地優質企業并建立起合作關系,加大對新興市場的產品出口,搶先占領和擴大新興市場。市場份額的成功擴大離不開產品質量的鼎力支持。出口型中小企業要建立規范的產品質量監控體系和操作程序,將出口產品的質量控制貫穿于整個生產環節,通過嚴格的質量管理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進而在國際市場樹立起良好的商譽,使得出口的產品成為不僅價廉,而且物美的代表,穩穩占據原有市場并不斷開拓新興市場。同時,還要重視企業利潤的實現,從高市場占有率向高利潤率轉變,扎實打下企業良性循環發展的基礎。
(二)完善管理體制,健全信用體系
中小型企業一方面要注重制度創新,注重結合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經營典范,創造出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制度管理模式,打造出屬于自身企業的特色文化氛圍,培育出自身企業的口碑軟實力。另一方面要創新管理制度,在發揮家族經營優勢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西方優秀管理模式,充分引入控股、集約的管理思想,逐步實現企業自身的靈活優質高效現代管理。管理過程中要實現三權分立,決策權、經營權、管理權要三三分權分責,權責統一。此外,中小型企業要特別重視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企業正常財務運行制度,引進培養專業的財務人員,加強對財務制度運行、財務核算管理的監督,保障財務報表的合法真實性,確保自身財務管理能夠隨時經得起審計部門、銀行的監督和檢查,不斷提升企業的財務透明度,保障企業信用體系在社會贏得良好的口碑。
(三)引進技術人才,提高創新力
當前,中小型企業要想穩健發展,關鍵在于人才的競爭。企業管理者應該具有國際發展視角,注重引進吸收高水平的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商法等專業性人才。吸引人才的同時,更要創建良好的薪酬體制、獎勵辦法、保障措施、企業文化、晉升規劃來留住人才。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針,不斷培養已經引入的優秀人才,促使其發揮最大的人才價值,另一方面也要邀請國外的優秀團隊帶領我們的優秀人才到實地去學習生產管理經驗,從而逐步摸索出適合自身企業的創新發展和創新提質的新思路。技術創新也是中小型企業迅速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小型企業首先要加大對技術創新項目的投資,每年固定投入一定資金專項用于技術研發和創新項目;其次是要制定企業長期發展的創新性規劃,保障企業的長期創新發展。規劃要具體可行,切忌空談,要每一步都與市場形勢緊密結合,要不斷根據市場經濟環境和國際市場的客觀變化來調整企業創新發展戰略;最后是建立健全獎勵制度,用物質激勵員工的創新動力。企業鼓勵員工在生產過程中提出與產品相關的創新型項目,并對員工的創新成果進行物質獎勵。對于全年貢獻較大的個體或者團隊,要集中進行現場表彰和物質激勵,從而營造出大眾創新的濃厚氛圍。
四、結語
當前,世界經濟進入了嚴冬時節,我國也進入了經濟“新常態”。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召喚下,我國出口型中小企業要樹立信心,提高創新能力,實現產業結構開放,并主動參與到我國經濟調結構促轉型的歷史使命中來,尋找適合我國中小企業對外貿易轉型的新途徑。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翠,邱志揚,張晶星.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20):39-41.
[2]周五七.提升我國中小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障礙與策略[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5):16-17.
[3]徐懿.我國中小企業出口核心競爭力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3(3):69-71.
[4]徐青林.中小出口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國際商務財會,2008(12).
作者:賴劍萍 單位:廣東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