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學習中學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初探中學音樂走過場的原因
學生對于音樂課程學習主觀能動性不強,重要性認識存在偏差一方面是由于以上兩點潛移默化影響的,另一方面也與音樂老師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有問題有關。目前,中學音樂教學要么理論性較強,難度較大,學生無暇顧及和深入學習。此外,對于鑒賞部分的內容又過于陳舊,不符合學生日常的審美習慣,導致授課內容吸引力不強,學生興趣不足。
二、學校和家長轉變觀念,重視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
音樂作為熏陶美感和提高審美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是提高青少年音樂修養和藝術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作為家長,要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考慮,不但要重視孩子語數外等主課學習,還應重視孩子藝術體育等副課學習,努力為孩子打下全面發展的素質基礎。當然,對于音樂的重視并不一定是強令式和壓迫式的,筆者多年教學體會是,生硬的報輔導班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反而不利于其學習興趣的培養。此外,對于學校來說,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站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角度上,重視音樂課程管理。加強對音樂教師培訓工作,盡快制定相應績效考核辦法,努力提升音樂課程質量。更為重要的是,學校要從更大的視角審視中學音樂教育,推動音樂教學走出教室,走出課堂。舉例來說,學校可以鼓勵學生在校內建立音樂興趣組,在各種節日上組織音樂活動,推動學生團體以音樂表演的方式進入社區,服務群眾。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學校要積極同其他任課老師溝通,爭取其理解,還要給予學生必要的資金、樂器設備和指導教師上的協助。
三、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平衡各科學習,努力做到全面發展
新課標明確指出:中學音樂教育要注意與其他學科知識間的綜合。站在學生自身角度來說,這也對當代中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平衡各科學習,努力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體來說,一方面,學生要充分利用學校安排的音樂上課時間,積極同老師配合,提高課堂學習熱情,以一種愉快的方式進行課堂學習,提高上課效率;另一方面,課下學生也要積極走入音樂世界,多一些積極向上的音樂,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認識音樂的廣度,培養自己對音樂的興趣,又可以放松身心,緩解疲勞,為其他學科的高效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四、教師重視音樂教學方法與學生特點
教師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音樂知識輸出的重要任務。因此,要想避免中學音樂學習走過場,作為中學音樂教師首先需要重視對音樂教學方法與學生特點的研究。正如筆者前文所說,時代和社會環境決定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接觸流行音樂,對于傳統古典音樂認知較少,興趣不足。此外,學生課業繁忙,很難抽出大部頭時間和精力進行過分理論性的學習。給予這樣的學生特點,音樂教師要采用合理的教課方法才能在平衡其他學科學習的前提下,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和學習欲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正確組織課堂音樂教學,通過現場表演,視頻音頻欣賞,互動討論等方式啟發學生,激發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此外,我們知道對于音樂學習和鑒賞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師要注意根據不同學生特點并結合其音樂特長,揚長避短,多從鼓勵角度給予學生幫助和提示,增加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信心。最后,教師可以以流行音樂為切入點,通過對一些勵志流行音樂曲目的鑒賞和學習,降低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理解上的難度。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能夠弘揚正氣,幫助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五、結語
社會在發展個人也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然而,目前我國對中學音樂教育普遍重視不足,學校的音樂學習課程成了走過場,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面對這一現狀,筆者認為需要社會、老師、學校、家長、學生共同努力,轉變認識觀念,積極面對中學音樂學習,努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本文就是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探析了中學音樂教育走過場的幾大原因,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我國中學素質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可以得到良性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合格人才。
作者:張榮芹 單位:沭陽縣廟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