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中學教育質量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農村中學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學校管理體制老化、不健全
在教育管理上,學校不同程度存在著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工作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制度老化不能適應新的辦學思想,難以發揮制度的效益性;內部管理體制僵化,又難以有效地進行全方位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即使有一些規則,由于管理落實不到位,也沒能扎扎實實去完成。管理這一問題已構成制約學校快速發展的瓶頸,也成了制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桎梏!教學質量不高,教師負擔過重,忙于應付繁重的檢查。農村中學一般一人上兩班課程,有些老師還兼擔任班主任工作。學校的常規檢查注重數量,忽略質量,必須做到課課有案,逢案必詳。有批不完的作業,改不盡的作文,寫不夠教案……根本無暇顧及更新理念,改變教法,更談不上針對性地輔導學生,高質量從何而獲?
1.2學校領導素質不高,管理能力有限
首先是有的學校領導者沒有從根本上抱著對社會負責、對學校發展負責的態度來理解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沒有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不知道未來社會需要人才的標準,片面認為只要能升入高一級學校就是人才。其次是學校領導缺乏基本的理論和管理才能,不懂管理規律,不能制定出有效的科學地評價教育教學質量的方法,只知道用高壓政策和物質刺激的方法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忽視教育自身發展的規律,沒有考慮到教育工作周期性長的特點,急功近利,盲目給教師施加壓力,造成教師處于人人自危的高焦慮狀態。第三,領導頻頻變動教師,學生無可適從。現行的教師評估制度以分數為衡量標準,每學期學生考分低下的教師必遭淘汰出局,馬上更換新教師,尤其是上畢業班的老師,更換更加頻繁。學生隨時都在嘗試著適應每位老師的教學方法,有時還沒有完全適應一種方法卻又換人了,又得重新調整,重新適應,教學無可適從,對學習索然無味,無興趣可言。過頻更換教師,打擊教師積極性,打亂教師的計劃步驟,認為多做純屬枉費心思。
1.3教師素質和業務水平良莠不齊
師資隊伍建設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農村中學教師專科畢業的只占少數,大部分是先上車后補票的中專畢業生,少部分是“民轉公”。而目前中學青年教師比重過高,結構不合理,使得熱情有余經驗不足的教師難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另外,一部分人員不能很好地適應現實的要求,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和做法,服務意識差,觀念陳舊阻礙了學校的健康發展。產生了小勝即滿、小績即安的情緒,滋生了“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的心態。在這樣的心態影響下,工作“軟、懶、散”作風虛浮問題出現,備課、上課不認真,甚至有的教師不備課就上課,晚來早走等現象屢屢出現。“家事重于校事,人情勝于工作”的觀念在一些人的頭腦中占據了主要位置。工作中常有見鐘就敲,見佛就拜,一切敷衍了事現象出現。文化層次不一,教學業務水平不同,教師現狀如此,教學成績可想而知。這是造成教學成績低下的根本原因。
1.4學校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生負擔加重
新課程改革以來,根據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安排表的規定。課程設置與課改前相比,內容更豐富、結構更合理,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以素質教育為主的人文宗旨和科學的教育發展觀。農村中學普遍存有課程課時分配不合理,與相關規定不符的現象。課程表排課有待科學指導和進一步規范。課程開設不齊全,部分課程形同虛設,隨意刪減相關的課程,增加某些主科課時,加重學生負擔,在課序編排中缺乏科學性,沒有按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安排利于教學的課序,使教學大打折扣。
1.5學校設備簡陋,資源利用率低
農村中學沒有先進的電化教學設置,仍是粉筆加黑板,頂多有一個電腦室和一個多媒體教室,也是僧多粥少,利用率低,充其量只能說是裝門面的一種擺設。沿行著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農村中學有限而豐富的資源就是圖書閱覽室。圖書室藏書雖多學生卻難睹真容,閱覽室閉口謝客,室內“處處惹埃塵”,圖書閱覽室的作用未能發揮,學生閱讀面不廣,限制了對知識的汲取和拓展,質量從何而得?
1.6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瘸腿“而行
當今社會中“拜金主義”嚴重在影響了人們的意識,“讀書無用論”死灰復燃,又因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落后的影響,在家長和學生心中,讀書的目的就是“讀幾年書長大打工”。學校在這方面沒有很好和家長做好溝通,所以導致家庭教育的失策。農村家長文化層次和素質較之于城市比較低下,在對孩子教育思想和理念比較陳舊落伍,教育方式、方法各不相同,要求亦千差萬別:
(1)慈母惡父,口徑不一。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態度,言行不統一,口徑不一致,寬嚴無度,慈母嚴父,一嚴一寵,在管教中產生意見分歧矛盾,孩子無可適從有空子可鉆。這種家庭教育自設障礙,增大學校教育難度。
(2)以打代教,疏于教導。農村許多家長還奉承:“棍頭打出聰明崽”、“不打不成材”……生活在這種教育暴力型家庭中的孩子越打越反感,越打越惹事,家庭對孩子粗暴干預和痛打的教育方式阻礙學校的正常教育。
(3)放任自由,忽視教導。許多家庭至今還認為:孩子少時只學點文化,長大才學做人。他們信奉:“樹大自然直”,教育只是學校的事情,孩子長大后自然就懂事了。所以只把孩子往學校一推就萬事大吉,從而忽視對孩子的正確教育。這將有意無意地孤立學校教育。正由于學校在管理中忽略了這方面的工作,缺乏對家長的教育和引導,造成了家長和學生對學習觀念理解的錯位,一定程度上也成為影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絆腳石”。
2提高農村中學教育管理質量的對策
2.1轉變學校的管理模式,實施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雖然被經常提及,但它沒有真正地在管理過程中生根發芽,在現實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無實。究其根源是受傳統的管理觀念束縛太深,習慣于權力支配、無條件服從這樣落后的管理方式,極大地扼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馳。教師不僅僅是被管理者,同時也是管理者,具有雙重身份。古人說:“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要實現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須充分體現以教師為本的主體思想,營造一個寬松的管理和心理環境,喚醒廣大教師的主人翁意識,讓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決策,充分發掘他們的潛能,這才是提高學校管理質量的根本保證。高效益的管理,有賴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參與、團結協作。因此,作為管理者應轉變“家長式”的工作作風,打破單一的、封閉的工作局面,增強民主意識、團隊意識,采取柔性的、開放的管理措施,把廣大教師當作合作伙伴,與教師進行廣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討,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師的“參政”、“議政”、“創新”、“求異”,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不斷完善工作目標和任務,從而取得最大認同和理解,這是暢通管理渠道、保證目標實現的重要前提。
2.2加強學校領導的培訓,提高學校領導的管理能力
當前,國家教育部和各級政府部門提出“辦好每一所學校,選好每一位校長”的決策,就足以印證學校管理者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目前許多省、地、市教育部門對城區、農村各中小學校長進行培訓,充分證實了國家對學校管理的重視,也真正將管理者的作用提到一個高度。對中小學校長的培訓從業務技能、個人形象、社會交際、待人接物、言行舉止等方面著手。因為一個學校管理者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會影響他的團隊。可以說,學校管理者的精神面貌、工作態度決定了整個師生團隊的精神。
2.2.1學校領導要認真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素質教育的基本原理與要求,明確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樹立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勞動后備力量的教育理念,從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這個根本出發點來統籌安排學校的工作。
2.2.2要提高現任學校領導的管理理論水平,必須組織他們學習《學校管理學》和《管理心理學》等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掌握管理的基本規律和原則,使學校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符合管理理論的要求和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法,請名優校長講學,學習優秀管理者的管理經驗和方法,提高他們理解和運用管理理論的能力。
2.2.3應要求校長研究教師心理,激發教師高層次的需求,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師能夠愉快地工作。要加強對農村學校管理者(主要是中小學校長)的培訓,是基于管理群平均年齡結構偏高,思想老化、保守,管理水平普遍較低,難出績效的現狀而作出的策略。基礎教育改革呼喚高素質的校長隊伍,而校長培訓是促進校長專業成長、提升校長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
2.3教學機制革新,為課改搭建平臺
常規工作和檢查拘泥于數量,無形中加重教師負擔,教師分身乏術,無暇反思更新,導致教無新法。在教案編寫中要有所偏重,不妨改變為既重數量更要質量,即在保證課課有案的前提下,允許詳簡結合,關鍵是每一文體類型能拿出一兩份有分量的精品教案,與同仁共閱參考,互相促進。這樣能逐步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作業作文批改上亦應有所創新,作文抓住訓練重點有針對性地批改,不必面面俱到,或采用多形式的批改方式,從根本上減輕教師的負擔,給反思和課改留點時間和精力,為逐步提高教學質量作點貢獻。常言道:“教有教法,教無定法,各施各法。”每個學科,都集基礎性、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體。每位教師都設計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和方案,使各種不同的教學風格和藝術被學生所接納。
2.4配置現代化設備,充分利用資源
學校在配置多媒體教室的同時,最好每個教室配置電視、投影儀,在收看新聞了解國內外大事同時,教師有目的地組織學生結合影視圖像理解文本,提高學習興趣又能開闊視野,關注社會,陶冶情操。同時班級要釀造文化氛圍,訂些報刊雜志,既豐富閱讀教學又開闊視野。學校最寶貴的資源是圖書閱覽室。開放利用這一資源進行課外閱讀可以鞏固延伸拓展所學過的讀寫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同時發展學生的智力,造就良好的品格,培養自學能力。學校是培養人、教育人、促進人不斷發展的文化場所,它應該追求一種文化品味,體現一種特有的文化氣息和文化底蘊,從而達到時時引導人、塑造人、實現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進一步地推動學校科研學術氛圍。
2.5學校與家庭攜手并進,齊抓共管
學校必須與家庭聯系,齊抓共管,多方合作。教師有義務和責任與家長勾通,指導家長改變思想,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孩子的教育上達成共識。
2.5.1父母統一口徑,互相協調。如果父母口每項不統一,對孩子的教育就很難成功。父母首先要達成共識,指向和目的應該一致,觀點必須統一,并且把握適度,要讓孩子能夠接受。因此,家長教育孩子的態度統一,寬嚴尺度要一致,目的要求與老師一致。
2.5.2用“不教不成材”代替“不打不成才”。“打”是一種懲戒,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之法,在過去的家庭教育曾發揮過作用,不過在現代家教中這種方式會導致孩子性格扭曲。孩子會將父母方受到的懲罰和委曲在同學身上加倍釋放,久而久之,孩子道德喪失,人品變壞,所以懲戒須有度,多在教育上下功夫,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2.5.3熱情細心引導。家庭教育既是社會問題,更是家長的一種社會責任,不因個人喜好可有可無,家庭教育并不是沒有有效的辦法,家長如能放下架子,多一分體貼,多一點耐心,多與孩子交談,熱情地與孩子勾通,耐心地根據孩子的想法了解學生,進行循循善誘的引導,相信孩子會在家長熱情細心的引導下振作起來,配合老師搞好學生教育工作。
綜上所述,農村中學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是由于學校管理,教師業務素質,家庭教育欠缺和不配合,等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因此,要提高農村中學教學質量必須多方努力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