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學國學經典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意義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學而》)每個人干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道”才會產生。國學中包含著太多的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內容。一部《論語》主要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里面有著豐富的內涵。孔子作為萬世師表,其言行值得每一位在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學習。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對教師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至高的師德師風,是每一位教師應該擁有的品質。雖然孔子的時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但孔子既是時間上的,也是空間上的,跨越2500多年的孔子在今天依然有著太多的內容讓每一個人學習。孔子對待學生的態度和許多教學方法用在今天非常有用,如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準確掌握個體特殊性,對學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根據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差別教學,使每個學生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在《論語》中,孔子分析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他認為,“由也果”(認為子路果斷),“賜也達”(子貢為人豁達、大度),“求也藝”(冉求多才多藝),“柴也愚”(高柴較遲鈍),“師也辟”(子張較偏激)等等。對每個學生的才能性格特點,孔子都心中有數,因此對學生的不同問題有不同的回答。此外,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對學生做了不同的回答,這種教學能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起點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發揮了優點,克服了缺點,這正是因材施教深層思想的真正體現。此外像《孟子》中也有許多的閃光點值得教師學習。循序漸進是《孟子》教育思想的學習原則,孟子說:“其進銳者,其退速。”這是說要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他又用“揠苗助長”的寓言來說明:宋人違背規律,助苗生長,不但沒有達到幫助禾苗生長的目的,反而使“苗槁矣”。所以孟子警告說:“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孟子不但說出了要遵循規律,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長,而且也說出了這樣做的危害。如果教師也犯同樣的錯誤,其后果就不僅僅是禾苗“槁矣”了!以上所舉僅僅是國學經典中的很少的一部分,就可以讓中學教師受益無窮。如中學教師能加大對國學經典的學習,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自覺遵從教師職業操守,完成好教師的使命,而且讓更多的人受益。
二、對學生健康成長的意義
梁啟超曾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對青少年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長河中,經、史、子、集中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包括成語典故、倫理道德、人文歷史、禮儀風俗等,顯示出了國學的博大精深,展示了美麗的中文不老,體現了漢語的獨特魅力。它們不僅承載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而且是中華民族精神得以產生的沃土。在中學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向中學生介紹我國古代經典著作,如《論語》、《孟子》、《孝經》、《弟子規》、《三字經》等,使之“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對學生進行傳統道德教育、傳統禮儀教育,使他們受到心靈的熏陶、品格的歷練與性靈的陶冶,從而學會修身、做人處事,學會誠信、合作、責任,開拓他們的心胸,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培養他們不畏艱難、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信念,形成遠大的人生理想,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讓他們變得知書達禮,腹有詩書氣自華,成為既具有高水平的文化素質,又具備良好人格修養的人。
三、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在教師工作、學生學習過程中,校園環境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利于教師舒心的工作。《孟子》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也自成體系。關于環境的熏陶教育,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們對此都很欽佩孟母的聰明才智。孟子對環境的熏陶教育也有精彩的論述。如孟子講:“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以楚人學齊語為例說明了環境在育人過程中的重要性,孟子曰:“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朱熹云:“養,謂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也就是說道德品質好的人教育熏陶道德品質不太好的人;才能高的人教育熏陶才能較差的人,這就是環境的熏陶作用。反過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要向一切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潃,君子不近,遠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更是詳細論述了環境的重要性。綜上所述,在中學中進行國學經典的學習,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會有極大的提高,對學生的智力開發、精神境界的提高、人文素養的提升以及良好校園文化環境的營造都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