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時代的語文作文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提升中職語文作文教學實效,文章分析了互聯網對中職語文作文教學的影響,從四個方面提出了互聯網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即創新寫作命題;創新寫作素材;創新寫作方式;讓寫作成為創作。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語文作文教學;寫作素材
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鼓勵學校充分利用數字教育資源及平臺,探索網絡化教育模式。中職語文作為公共基礎課,相比其他專業課,實踐不多、重要性不足,大部分文化基礎薄弱的中職生對語文課程提不起興趣。將移動互聯網引入中職語文作文教學,既能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又豐富了教學資源,還能切實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師生良性互動,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
一、互聯網對中職語文作文教學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和手機、平板電腦等網絡終端在中職生中的普及,使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引入移動網絡工具成為可能[1]。第一,互聯網的引入,有效提高了中職語文作文教學效率。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閱讀量不足,大部分中職生雖然能勉強完成作文,但詞匯量匱乏,主題缺乏新意,引用材料較為陳舊。例如,在完成老舍《我的母親》一課的講解后,筆者布置了一篇寫自己母親的作文,大部分學生在描寫母親外貌時,大同小異地出現了“黑頭發黑眼睛中等身材”,母愛事件也是基本一致的“雨中送傘,半夜送醫,安慰失敗”等事件,究其原因,一是作文命題老舊,二是多數學生不善于觀察生活,寫作缺乏新穎題材。而互聯網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創新性運用,克服了中職生對作文的恐懼和厭煩心理,開拓了中職學生寫作時的眼界,同時通過移動終端各類App的推送,日積月累地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為其寫作奠定扎實的基礎。第二,互聯網的引入,能夠創設新穎有趣的中職語文作文教學情境。多數中職生都有智能手機,學校也都覆蓋了Wi-Fi,因此,將移動互聯網引入作文課是有足夠條件的。在此背景下,互聯網的各類資訊平臺每天都有新鮮事,能為學生寫作提供形式新穎的作文命題和新鮮有趣的素材。同時,互聯網的社交功能類App,為學生的短篇創作提供了交流發表和評論互動的空間。另外,移動終端聲畫結合的功能可以完成超文本形式的文學作品。所以,從根本上講,將互聯網引入中職語文作文教學,既能克服傳統中職語文課堂的諸多弊端,又能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激發了中職生學習語文作文的興趣。
二、互聯網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新寫作命題
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新鮮有趣的作文命題能激發中職生的寫作興趣。傳統的作文命題難免使學生缺乏寫作興趣,在互聯網的支持下,作文的主題可以是視頻網站上的動畫、電影、新聞,可以是微博上的熱門頭條,可以是一首歌或一段脫口秀,甚至可以是當下年輕人最喜歡的抖音等短視頻社交平臺上的視頻等,既有趣又貼近學生生活,大大增加了學生表達的興趣。
(二)創新寫作素材
有了讓學生喜歡的命題,還需要培養學生組織語言、運用文字的能力。當前中職學生大部分存在著心里有想法,卻胸無點墨的“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來的狀態。教師必須讓學生進行大量閱讀,收集寫作素材。中職生較難靜心長篇累牘,教師可以通過開通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方式不斷為學生提供優秀文學作品閱讀,每天推送的篇幅不需太長,但必須系統化地持之以恒,達到幫助學生積累閱讀量的作用。此外,互聯網還能為作文寫作提供大量素材。部分中職生學習用心不夠,能背誦記住的名人事跡名言佳句不多,動輒愛迪生、居里夫人等老生常談,有了互聯網支持,作文課堂上學生隨時可以自己搜索需要的新鮮素材,讓作文煥發時代風貌。值得注意的是,過度依賴互聯網素材會造成學生一旦脫離網絡就大腦一片空白的現象,所以,教師指導學生在網上收集使用素材的同時,仍須增加學生積累識記,詞句摘抄等任務。
(三)創新寫作方式
開放的網絡平臺增加了學生寫作的自由度,輕博客、微博、微信、學習平臺都可用于學生發表作品。中職生并非不愛表達,他們多數熱衷在QQ空間或微信朋友圈發三言兩語的心情感悟,配以個性照片,并以互相點贊評論為樂。教師要抓住中職生的表達需求,利用網絡平臺的簡潔性、開放性和互動性進行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也降低了中職生的寫作難度,教師和學生在網絡平臺進行交流和考評,減少了一定的時間成本,也能讓教師因材施教。例如,在學習《孔乙己》時,筆者將咸亨酒店與日本小說《一碗清湯蕎麥面》的北海亭面館進行了比較,結合了流行小說的“穿越”題材,在微博上寫了一段140字的小說開頭,讓孔乙己穿越到了日本這家面館,要求學生以接龍轉發的方式續寫下文,或者在評論里暢所欲言、互相探討,教師也參與其中。微小說的字數使學生不再望文興嘆,充滿想象空間的題材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興趣,網絡交流評論拉近了師生間距離,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的寫作更具靈魂。當然,網絡微型寫作有著碎片化學習的弊端,中職生語文寫作的要求是能寫出結構完整、主題鮮明、600字以上的作文,微寫作雖能激發其寫作興趣,卻不能訓練他們寫出完整的作文,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需同時注重書寫、結構、起承轉合、扣題等方面的練習,訓練學生將只言片語連接成段,將零散的段落整合成連貫作文。只有這樣,互聯網在作文教學中的價值才能得到體現。
(四)使寫作成為創作
自教育部提出《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以來,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也逐漸調整為培養中職學生具備適應全面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不應只滿足于完成課堂作文和考試作文,更應培養中職生喜愛創作、終身創作、將創作運用到工作中的能力[2]。互聯網時代,“美篇”“美拍”“圖+文”等制作圖文頁面的App被廣泛運用于朋友圈、微信等社交平臺,許多企業都會運用這些App進行網絡宣傳、推廣、招聘等。這類App符合中職學生不善長篇大論、喜歡看圖說話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更簡單直觀、更有實際作用的創作方式。例如,筆者所在教學樓下有幾株桂樹,花小色淡,平時學生很少注意,于是,筆者布置了一篇“發現身邊的美”的美篇創作,要求學生拍攝校園里美好事物并配以文字說明,學生便注意到了身邊這些桂樹,拿手機拍攝配以贊美桂樹品格的文字,創作出圖文并茂的作品。隨后,筆者進一步提出,要學生為學校制作一個宣傳頁面并到社交網絡,學生開始認真觀察校園生活,抓拍精彩瞬間,配上或敘述或抒情的文字,插入背景音樂,組成主題完整、感官豐富的作品,完成了一次充滿激情的創作。此種超文本創作既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其審美能力,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基本訓練,靈活的樣式和便捷的社交分享功能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激情,從課堂寫作發展為課外創作,從而使學生保持隨時隨地進行寫作的好習慣。
三、結語
將互聯網融入中職語文教學,對實現教學模式創新有重要意義,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實踐活動、課文賞析品讀等,都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模式創新,從而真發揮互聯網時代語文教學的更多魅力。
參考文獻:
[1]王曉穎.探索開放式作文教學的新途徑[J].學周刊,2011,12(26):88.
[2]劉坤彪.“互聯網+”思維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9(1):45-48.
[3]朱亞君.中職語文創新性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科技信息,2012,10(5):395-396
作者:王萌綠 單位: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