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山區水稻嫁接番茄高效栽培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廣西柳州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近21℃,1~2月氣溫最低,平均氣溫在10℃左右,年雨量有1400~1500mm,但地區差異較大,北部各縣具有較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征。融安縣位于柳州北部,泗頂鎮位于融安縣東北部,與桂林的三皇相鄰,海拔500~800m,夏季氣溫比平原地區低,晝夜溫差明顯。該鎮常年栽培水稻和蔬菜等農作物,主要模式為水稻-嫁接番茄栽培模式,成為本市比較有特色的效益較好的山區農業生產模式。
1種植模式
早春3月中旬水稻播種,4月份移植大田,7月份收獲;6月中旬番茄開始育苗,7月中旬嫁接,7月底8月初栽培嫁接番茄,10月份開始采收至翌年的1~3月份。
2模式的特點
水稻-嫁接番茄年栽培模式是一種生態環保增效的種植模式,主要表現在:①水稻與番茄輪作為水旱輪作,減輕了連作障礙問題。②禾本科與雙子葉植物輪作,吸收的營養不同,減少了化肥的使用,種植番茄施放肥料較多,種植水稻可以減少基肥的用量。③番茄采用嫁接栽培,減少了土傳病害的發生,從而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④嫁接時,充分利用了當地的氣候特點,保溫保濕的材料要求不高,減少了成本,提高了成活率。
3效益特點
水稻-嫁接番茄年栽培模式作物收成效益,每畝水稻產量500kg,按2.8元/kg計算,產值1400元;成本每畝870元,包括機械耕田、機械收割、種子、肥料、農藥等,每畝純收入約530元。嫁接番茄在每年國慶與中秋節前后,售價較高,每畝產量4000kg,按3.5元/kg計算,每畝產值14000元;成本每畝4000元,包括機械耕田、請人定植、種子、農藥、肥料等,純收入約1萬元。水稻-嫁接番茄年栽培模式每畝總產值15400元,純收入約1.053萬元。
4早春水稻栽培技術
主要栽培潭兩優83、陵兩優268等雜交水稻品種。
4.1育秧
在3月中旬播種,采取塑料軟盤半水育秧的方式育秧,首先選擇土壤肥沃、肥力中上水分排灌方便的田塊,按每畝大田需種子1.5kg、秧田30㎡計算。在播種前10d左右,灌水漚好田,犁耙田2~3次,然后將田水放淺做播種畦,畦寬120~140cm,溝寬40~50cm,溝深30cm,用木板拖平畦面,把秧盤整齊地排在做好的秧畦上,同時把泥漿裝入秧盤至孔穴七、八成滿,并使秧盤陷入泥土,盤與盤之間無縫隙,盤底與秧床面無空隙、無高低。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種子浸種前3~5d選晴天曬種3~4h,浸種時先用清水浸12~13h取出,用800倍多菌靈液浸種消毒12~13h,然后洗凈藥液再浸種12~14h即可播種。播種要撒播均勻,每穴1~3粒種子。播種后壓種,再把孔穴邊上的泥漿抹凈。再采用小拱棚覆蓋保溫防雨,保持畦面濕潤,雨后開溝排水;2~3葉期,施一次葉面肥,一般用150g/m2的2%的硫酸銨或尿素液;經常檢查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早防治,預防為主。苗期主要病害是立枯病,可在2葉1心時用猝倒立枯靈或立枯靈等噴施預防。
4.2移植
用拋秧的方式在4月份移植至大田。整地前每畝施用50kg的豬雞糞等作基肥,均勻撒到田里,整地要做到地平、泥爛,表層有泥漿,無雜草、雜物,隨整隨拋。拋秧前7~10d,逐漸揭去覆蓋物煉苗;拋栽前3~5d施送嫁肥,同時噴施1.8%阿維菌素+20%三環唑750倍液,預防稻瘟病和害蟲,做到帶藥帶肥下田。待3.5~4.5葉時拋栽,秧齡20~25d。
4.3田間管理
拋栽時宜為薄皮水,拋后2~3d不進水,以利于扎根立苗,同時配套使用化學除草劑除草。由于是水旱輪作,病蟲害較少。病蟲害防治主要根據病蟲預報及時使用低毒農藥進行防治。在有效分蘗終止期前3~5d,莖蘗數苗到達20萬左右曬田,中后期保持土壤濕潤。
4.4收獲
適時采收。采收前曬田,采用人工收獲。
5秋冬嫁接番茄栽培技術
主要采用砧木為寶山2號、改良砧、申砧,接穗品種為凱撒、磊石901(F1)、瑞德萊特等。
5.1育苗
6月中旬開始育苗。種子預先冷水浸種15~30min,然后恒溫55℃熱水浸15min,要不停地攪拌,待水溫30℃左右后再浸種4h。之后用10%磷酸三鈉或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min,撈出用清水洗凈后,放入農用鏈霉素(1000mg/kg)溶液中浸30min,浸種結束后把種子搓洗干凈直接播種。砧木、接穗分批播種,接穗與砧木數的比列為1∶1或1∶3~5,每培育一批嫁接苗,砧木需比接穗提前播種2~3d。為了保證砧木、接穗粗壯,需苗床撒播待第一張真葉長出后,砧木假植到穴盤上,放置于小拱棚里;接穗按20cm×20cm苗距假植到小拱棚里。按常規番茄苗的培育進行管理。
5.2嫁接
7月上中旬當接穗和砧木長到5~7葉時開始嫁接,采用多側芽嫁接技術,改良斜切接法進行嫁接。嫁接時,在苗床上搭建簡易遮陽網平棚,在遮陽網下,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一般嫁接后蓋遮陽網保濕即可。若中午濕度低于75%,可在小拱棚頂覆膜保濕。由于山區早晚涼,且遮陽網有適當的降溫效果,氣溫適合嫁接愈合生長,薄膜覆蓋不用太嚴實,早晚可適當放風。7~10d,傷口愈合,逐漸撤去覆蓋物。
5.3定植
定植一般在7月底8月初最晚在8月20日左右開始栽培。定植前,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農家肥2000~3000kg,采用畦寬100~120cm,溝寬30~40cm,株距45~55cm,畝定植2000~2500株,施用氮磷鉀15∶15∶15的復合肥和等量的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共100kg到定植溝,與土壤拌勻后平整地膜覆蓋栽培。
5.4田間管理
主要保持土壤濕潤。結果前,適當控制水分促進花芽分化,防止徒長;結果盛期,需大水大肥,一般15d左右畝施氮磷鉀15∶15∶15復合肥15~20kg;整個結果期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2~3次。采用單籬架和平頂架結合的方法穩固藤蔓。用雙稈整枝,多余的側芽及時抹除。采用嫁接栽培植株抗病性較強,病害較少;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和螨類,經常進行預防和藥物防治。同時掛殺蟲燈和黃板,進行物理防治。
5.5采收
當第一穗果實達到特有光澤、顏色開始轉紅時采收,以利于植株生長和后續果實的生長。另外根據銷售的需要,也可以在果實綠熟期或食用成熟期即果實表現出該品種應有的色、香、味時采收。
作者:謝燕青 鐘朝永 王毓 吳柳星 莫有軍 單位:廣西柳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泗頂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廣西柳州市柳州市融安縣泗頂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