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早春馬鈴薯栽培關鍵技術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院滕州馬鈴薯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以上市早、產量高、質量優、效益好而成為當地主導產業。本文系統總結了滕州早春馬鈴薯栽培的關鍵技術,詳細闡述了品種選擇、種薯選購、種子處理、整地、播種以及溫度、水肥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技術要點,為黃淮海地區早春馬鈴薯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院早春;馬鈴薯;設施;栽培技術
山東省滕州市是中國馬鈴薯之鄉,全國最大的菜用馬鈴薯生產基地之一,常年播種面積約4.3萬hm2,產量近200萬t。馬鈴薯產業是滕州市的支柱性產業,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滕州早春馬鈴薯粗纖維、蛋白質、鐵、維生素(C、B1和B2)的含量較豐富,上市早、產量高、質量優、效益好,而成為當地主導產業。經過多年實踐,當地種植戶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目前,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滕州市圍繞做大做強、做優、做靚特色馬鈴薯產業為目標,通過宣傳引導、狠抓農資監管、提升種植水平等措施,全面提升了春季馬鈴薯質量安全水平,筆者對有關技術進行了總結,供廣大農民朋友和技術推廣人員參考。
1栽前準備
1.1選用適宜品種和優質種薯。近年來種薯市場發展迅速,種薯企業推出了很多品種,這些品種薯形、顏色、品質各異,熟性不一。在選擇品種時,首先薯形、顏色、品質要適銷對路。其次要根據氣候條件、茬口安排、上市時間選擇品種熟性,確定早熟還是中熟、晚熟。目前滕州當地主栽品種是荷蘭十五、希森三號等早熟品種。選購種薯應注意四個方面:一要選質量相對有保障的大廠家;二是品種要在當地試種過2~3年,表現穩定;三要看薯形、顏色等是否具備品種特點、整齊一致;四要查病薯,感病率高的堅決不買,最好選用脫毒種薯。優良種薯出苗早、長勢壯、抗病強,是實現優質高產的基礎。1.2種子處理。種薯可能攜帶晚疫病、黑痣病等種傳致病菌,催芽前要徹底剔除病薯,對種薯進行消毒殺菌,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種薯在溫暖向陽的地方晾曬2~3d,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或用適樂時+農用鏈霉素、或多菌靈+春雷霉素噴霧拌種殺菌,晾干后切塊。切塊時每人準備兩把刀輪換使用,堅持“一薯一刀一消毒”,用醫用酒精或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第一刀從臍部削出一元硬幣大小的平面,檢查維管束是否變黃、變黑,不健康的種薯堅決淘汰。螺旋式向頂端斜切,每塊3~6個健壯芽眼。切塊后晾干傷口,然后再用多菌靈+農用鏈霉素,或甲霜靈+春雷霉噴霧拌種后催芽。催芽的理想溫度在18益左右,芽勢粗壯。溫度過低發芽困難,溫度過高芽勢細弱。芽長1~2cm時選晴好天氣播種。曬種、催芽時注意防止凍害。1.3科學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塊。連作或前茬是茄科作物時,注意清除植株殘體,減少病蟲殘留。入冬后封凍前深耕30cm左右,打破犁底層、疏松土壤有利結薯,同時可凍死一大部分越冬害蟲。
2播種覆膜
早春馬鈴薯應科學計算播種時間,適時播種。過早播種會因低溫凍傷引起幼苗地上部分腐爛。晚播會推遲上市時間,影響銷售價格;同時會因適宜生長時間縮短而降低產量。計算適播期,時間不宜過早,能降低凍害風險,一般為早春馬鈴薯播種后大約25d出苗(溫度高出苗快一些,溫度低出苗慢一些),應盡量避免出土幼苗遭遇-5益以下的低溫,而出現凍害;時間也不宜過晚,要保證馬鈴薯的生長期,出苗后適宜生長期(平均氣溫在12~25益)應保證在60d以上。播前施足基肥,耕翻均勻,耙細整平土壤。根據氣溫及土壤墑情選擇造墑播種或座水播種。開8cm深的播種溝,行距65cm,株距20cm。播后覆土培壟。壟高13~14cm(種薯塊距壟頂),壟頂寬25cm。做壟后覆蓋地膜能保墑、防寒、促早熟。最好使用黑白雙色地膜,壟頂蓋黑膜能防草、防青頭;壟溝蓋白膜,有利于提升地溫。為提早上市時間,還可以采用二膜(地膜+小拱棚)、三膜(地膜+小拱棚+大中拱棚)覆蓋。
3田間管理
3.1及時放苗。出苗期間注意觀察及時破膜放苗,防止燙傷生長點。近年來,部分種植戶在薯芽距離地膜2~3cm時在地膜上覆土3cm左右,代替破膜放苗工序,效果很好。但要注意掌握覆土時機和覆土厚度。3.2溫度管理。馬鈴薯喜冷涼,塊莖膨大要求較低的夜間氣溫,以12~14益較適宜。塊莖膨大最適宜的土溫是17~20益,達到25益時塊莖生長受阻,30益時停止生長。二膜、三膜覆蓋時要注意科學調控溫度。3.3科學澆水。底墑不足座水播種的,播后一周左右選寒流剛過的晴暖天氣澆一次小水,齊苗后澆一次小水,團棵期澆一次大水。若播前造墑、底墑充足的,一直等到團棵期澆大水。此后適當控水,促進地下部分生長發育。落蕾后小水勤澆,保持土壤見干見濕,滿足薯塊快速膨大對水分的需求。3.4科學施肥。馬鈴薯生長速度快,需肥量大。施肥的基本原則是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量施用化肥,注意補充硅、鈣肥,巧施葉面肥;分次施用,適時補充營養,充分發揮肥效。選用高氮、高鉀、低磷型三元復合肥,播前耙地時每667m2撒施50kg、商品有機肥100kg或腐熟好的有機肥3m3做基肥。播種時每667m2溝施50kg三元復合肥、50kg商品有機肥及適量硅、鈣肥做種肥。團棵期噴施高氮葉面肥促進發棵。盛花期過后每667m2沖施50kg三元復合肥。落蕾后結合防病蟲,葉面噴施海藻肥或腐殖酸肥,配合鉀肥,延長葉片壽命,促進養分積累。
4病蟲害防治
4.1農業防治。選用脫毒無病種薯、避免或減少連作、清潔田園能預防或減輕很多病蟲危害。冬季深翻土壤可以凍死部分越冬地下害蟲。4.2物理防治。常見物理防治手段有高溫悶棚、低溫控濕及燈光誘殺。高溫悶棚能在棚內馬鈴薯播種后、出苗前密封風口提升棚溫,利用高溫殺滅棚內病原菌。調溫控濕是在出苗后把每天溫度和相對濕度同時超過18益、95%的時間控制在2h以內,可以防止多種病原菌侵染馬鈴薯植株。燈光誘殺是在大面積種植區設置殺蟲燈誘殺害蟲成蟲。4.3生物防治。施用優質枯草芽孢桿菌改善土壤菌群,有效抑制黑痣病等土傳病害侵染植株;施用超敏蛋白植物免疫制劑能預防或減輕多種病害;施用白僵菌可以殺滅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4.4化學防治。早春馬鈴薯危害較大的病蟲害主要有晚疫病、黑痣病、炭疽病、蠐螬、金針蟲等。在多年重茬及疫區等病蟲害嚴重,以上措施效果不理想時采用化學防治。4.4.1晚疫病。馬鈴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導致馬鈴薯莖葉死亡和薯塊腐爛,傳播快、危害大,應以預防為主。疫區現蕾期噴銀法利或烯酰嗎啉等預防,以后每隔10d左右交替噴代森錳鋅、代森聯、抑快凈、百泰、科泰穩、克露、嘧菌酯等預防。4.4.2黑痣病。黑痣病由立枯絲核菌引起,以菌核形態在塊莖內或土壤里過冬,在早春土壤溫度低、濕度大時易發病傳播。出芽或幼苗期發病可導致芽、苗死亡。成株感病莖呈紅褐色,卷葉、黃葉、發育遲緩。感病薯塊表面有黑色或黑褐色病斑,商品性下降。用甲霜靈或惡霉靈等藥劑拌種或噴溝預防。4.4.3馬鈴薯炭疽病。病原菌為球炭疽菌,以菌絲體在種子里或病殘體上越冬,春夏季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飛濺傳播蔓延,高溫、高濕時發病重。馬鈴薯染病后早期葉色變淡,頂端葉片稍反卷,后全株萎蔫變褐枯死。雨后或高溫、高濕時,噴灑加瑞農、寶麗安、銅大師、撲海因等防治。4.4.4地下害蟲。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對馬鈴薯產量、質量影響很大。前期可用辛硫磷乳油拌種預防。或用敵百蟲可溶性粉劑拌細土制成毒土撒在播種溝內,覆薄土后播種。中后期殺蟲可用辛硫磷拌谷子等制成毒餌誘殺成蟲;或用敵百蟲可溶性粉劑與西維因可濕性粉劑溶液灌根。
作者:劉樹云 單位:山東省現代農業農村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