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發展營造林技術應用及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力扶持林業發展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關鍵舉措,而林業的發展離不開營造林技術。所謂營造林,即從造林、補植與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確保林木維持良好的生長狀態。論述了營造林技術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形式,以此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營造林技術;林業發展;有效應用
林業經濟是國民經濟體系的支柱產業,促進林業資源整合,加大對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視,對于優化營造林技術、鞏固林業建設、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全面探究新時期背景下營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1營造林技術的基本概念
營造林又被形象地稱為“修建綠色萬里長城”。早在1979年,國家為防止水土流失,計劃在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內蒙古以及東北3省建造大型防護林。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營造林覆蓋面積已經達到預期目標。同時,也實現了提升綠化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維系生態系統平衡的基本目標。簡單來說,營造林技術即人工造林技術。營造林技術的應用強調資源兼容性、能源集約性與環境友好性,維持營造林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是營造林技術應用的基本原則。
2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
2.1營造林技術在造林中的應用
營造林工作主要包括整地、清理、撫育、定植等環節。在林地清理時,可以根據林木種類與自然生長規律,采用適宜的清理方式。由于灌木雜草的覆蓋范圍較大,且清理難度大,應采用煉山方式。在正式煉山前,先砍倒灌木雜草充分曝曬,之后在風力較小的夜間或清晨煉山。在整地時,同樣可以根據土地與樹種的類型,選擇適宜的整地方式。針對馬尾松,采用暗坑法;針對杉樹,采用明坑法。并且,要根據樹苗的生長狀態,調整坑的大小。通常情況下,一年樹苗的坑規格為40cm×40cm×30cm,兩年樹苗的坑規格為50cm×50cm×40cm,坑的形狀以饅頭型為主。由此,可以減輕山體徑流對樹苗的沖擊力,提高樹苗的成活率。由于樹種與培育周期不同,造林密度也不同。短輪伐期造林密度是200株/667m2,長輪伐期167株/667m2或112株/667m2。需針對不同種類苗木,選擇對應的種植技術。以裸根苗為例,種植裸根苗需預先修剪根須,使用黃泥對根部進行漿泥養護。一般情況下,撫苗周期為2年1次。追肥時,針對生長速度相對較快的苗木,要適當增加追肥量;針對生長速度相對緩慢的苗木,需將年追肥量控制在250g左右,以免肥量過大對苗木的正常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2.2營造林技術在林木病蟲害防治方面的應用
在營造林工作中,需盡量采用混交造林方式,增強林木的病蟲害防御能力。針對出現病蟲害癥狀的林木,可采用化學治療法來控制病蟲害擴散。針對較為嚴重的林木病蟲害問題,在采用化學治療法的基礎上,集中銷毀出現病蟲害的植株,避免病蟲害擴散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與生態損害。除林木易遭受病蟲害侵襲以外,雜草灌木也會發生病蟲害。為此,林場管理人員要及時清理雜草灌木,切斷病蟲害傳播源,使非病態植株維持良好的生長狀態,保障整個林區的生態系統平衡。
2.3營造林技術在撫育間伐方面的應用
林木生長到中齡林,林分基本郁閉。此時,透光性與透氣性逐漸減弱,制約了林木的正常生長。對此,林場管理人員應遵循間伐原則,開展間伐工作。陽性樹種的間伐強度相對較大,間伐后的郁閉度應保持在0.6~0.7之間;陰性樹種的間伐強度相對較小,間伐后的郁閉度要保持在0.7以上。通過適當的間伐,可以提升林區的透光性與透氣性,維持林木的生長狀態[1]。
3提升營造林技術應用水平的具體策略
3.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是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必要前提。針對現實生活中的林木采伐行為實行管制,可避免林木資源的過度損耗。對林地數量進行控制可確保森林資源的均衡分布,通過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還可以減少侵占林地、亂砍濫伐等違法行為。在林業執法過程中,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執法能力,強化執法隊伍建設,做到文明執法。
3.2優化產業結構調整
在應用營造林技術時,需以市場需求為中心,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在此過程中,要注重速生豐產林木和優質經濟林的種植,促進林木栽植與林木深加工的有機整合。通過這種方式,大幅度提升林木附加值。此外,在林業發展進程中,還要注重花卉市場的拓展,豐富花卉種類,擴大花卉種植面積,可讓花卉經貿成為林業經濟新的增長點,進而推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3構建完善的林業監督體系在林業發展過程中,要將監視森林資源作為核心,與林業監督體系相整合,構建全面規范的監管體系。與此同時,創建一整套完善的評價體系,從全局角度開展森林撫育工作。另外,根據整體森林資源的發展概況,有針對性地調整宏觀政策,以維護營造林工作的良好運轉。
3.4加大對生態補償的重視
在林業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完善資源稅收政策,并且嚴格遵照森林資源稅收政策征繳環境稅。一方面增大林業經濟稅收收入,另一方面規范林業市場發展。尤為關鍵的是,征繳環境稅可以有效杜絕集體性質或私人性質的環境損害行為,增強社會公眾的環保意識。再者,將征繳的環境稅作為林業經濟的扶持基金,既可以減輕政府部門的經濟負擔,又可以更好地開發和保護森林資源,為區域宏觀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營造林技術的應用對于林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營造林技術應用過程中,可以采用現代科技手段促進營林管理工作的良好運轉。同時,該技術的合理應用可加強環境保護,穩定經濟增長,以此推動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協同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趙澤明.新時期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J].山西農經,2019(11).
作者:王猛 單位:本溪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國有小市生態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