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縣級醫院輸血科質量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輸血科質量管理工作在進行輸血資質評審輔導后對醫院輸血科輸血質量管理相關環節產生的影響。方法調查我市2008~2012年縣級醫院在輸血質量管理以及輸血資質評審輔導前后,各用血醫院在文件紀錄規范程度、硬件配置、分區合理性等指標上的狀況,并對調查的數據進行綜合評價。結果發現2010年以前血液專有的離心機以及存血用的冰箱等設備基本上符合要求的為37.10%,血液科庫房分區滿足要求的為40.32%,經輔導后醫院血液科硬件設備上基本符合的為93.75%,同時血液科庫房分區滿足要求的比例達到100%。同時在2012年之前進行檢查結果中發現,在58家用血醫院中出現的260個文件以及351個記錄,其中基本規范為90個文件和136個記錄;經評審輔導后,在檢查的46家用血醫院中217個文件以及261個記錄,其中基本規范的為215個文件、258個記錄,兩個結果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20.01,P<0.05;x2=235.12,P<0.05)。對總體進行綜合評價,發現用血醫院在評審前后的合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7.94,P<0.05)。結論進行資質評審輔導以及輸血質量管理等對于提高輸血科相關軟件、硬件設備改善以及輸血質量管理水平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衛生管理部門做到定期評審輸血科資質,并嚴格按相關行業準入制度執行,對推動輸血質量管理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質量管理;縣級;輸血科
臨床上救治生命垂危的患者時,其中輸血是比較重要的手段之一,通過合理以及科學的輸血可以及時的拯救患者的生命,但是在輸血時也可以引發一些不良反應,嚴重的會引起血源性相關疾病的傳播,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因此,在臨床上對患者進行輸血治療的時候,需要強化關于輸血技術的一些質量管理規范[1]。同時隨著臨床輸血量需求的不斷增加,對于如何很好的利用已有的血液資料就成為了目前研究的熱點[2]。現就通過調查闡述我市醫院用血臨床輸血管理存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輸血科質量管理工作在進行輸血資質評審輔導后對醫院輸血科輸血質量管理相關環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照2010年前我市制定的縣級醫院中有關的輸血質量進行督導檢查的情況,同時結合縣級醫院規定的輸血質量檢查標準以及基本設備要求等,制定綜合檢查標準。
1.2方法
2009~2012年連續3年中對醫院輸血科輸血質量管理工作進行定期督導檢查,對于其中一些沒有能力開展血液科輸血技術業務的縣級醫院給以勸退,并對那些評審未通過的醫院采取令其停業并在規定時間整改,在整改的過程中派出相應的專家來現場進行指導并對他們進行培訓。如果整改完成者在再次進行評審檢查時檢查合格的方可與相應的機構簽訂用血合同。
1.3統計學方法
選擇SSP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評審輔導前后用血醫院硬件及分區符合情況
發現2010年以前血液專有的離心機以及存血用的冰箱等設備基本上符合要求的為37.10%,醫院血液科經過輔導后再對其實施督導檢查,結果發現用血醫院對應的硬件設施基本上符合的比例以及一級庫房符合的比率都顯著提高,將前后結果之間進行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3.01,P<0.05和x2=36.85,P<0.05)。
2.2用血醫院評審前后文件規范化及記錄完整情況
檢查醫院血液科相關管理文件以及記錄的規范化性,相關文件包括血液管理、大量輸血時審批管理、輸血前評估、輸血過程管理以及輸血后評估等,輸血記錄包括交叉配血記錄、輸血同意書、輸血前相關評估記錄、輸血過程護理記錄、血液出庫入庫的記錄、輸血過程護理記錄。其中醫院血液科設立了文件的為“有”,缺少文件者為“缺”;在輸血記錄中各項記錄如果都有者記為“完整”,如果記錄缺者為“不完整”。2012年之前進行檢查結果中發現,在58家用血醫院中出現的260個文件以及351個記錄,其中基本規范為90個文件和136個記錄;然而經評審輔導后,在檢查的46家用血醫院中217個文件以及261個記錄,其中基本規范的達到了215個文件、258個記錄。
3討論
許多研究表明目前較大的醫院輸液科質量管理有著比較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3],如果把這些科學的應用到縣級醫院臨床輸血中,會對患者輸注血制品全過程以及全方位的管理,不管在輸注前還是輸注中,輸注后,進一步確保患者臨床用血的安全[4-7]。為了強化縣級醫院輸血科的質量管理規范應做到:加強縣級醫院關于臨床合理用血的工作指導,完善輸血科規章制度;為了進一步保證血液的安全,醫院輸血科也應當建立相關的質量管理體系,合理的對輸血科內部以及在臨床輸血的各個環節進行相關的質量控制[8],做到對輸血全過程進行質量管理;建立健全的縣級醫院輸血機構,并完善組織體系;加強血液科人才隊伍建設;增強輸血前進行檢測的力度;建立完善的臨床用血監督以及檢查制度[9];強化輸血科設備更新力度,來提高血液保存質量。進行資質評審輔導以及輸血質量管理等對于提高輸血科相關軟件、硬件設備改善以及輸血質量管理水平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衛生管理部門做到定期評審輸血科資質,并嚴格按相關行業準入制度執行,對推動輸血質量管理有很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向饒,徐君輝.血站質量環境和職業安全一體化管理立與實施[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3,15(2):182-184.
[2]陳會友,付涌水,汪傳喜,等.廣州地區臨床用血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07,20(4):331-333.
[3]RobinsonSP.管理學[M]孫建敏,譯.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45-46.
[4]鄭懷競.必須加強獻血者篩查檢驗和質量保證[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1,24(3):133-134.
[5]張俊鳳,崔翠翠,肖琛.血液標本采集與處理的質量控制[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5,7(2):145-146.
[6]宿蘭.建立現代血液中心檢驗科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J].中國輸血雜志,2003,16(6):444-446.
[7]倪劍紅.臨床輸血質量管理與控制略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9):145-146.
[8]黃春妍,秦莉,譚斌,等.輸血科質量管理探討[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07,14(2):48-50.
[9]衛生部.衛醫發[1999]第6號,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S].1999.
作者:李福照 單位:河南省新縣人民醫院輸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