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宗教文化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西部伊斯蘭宗教文化區,在這樣一個群眾宗教意識根深蒂固、宗教傳統歷史悠久、宗教力量相對強勢的特殊的區域文化環境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信仰的確立離不開與當地文化環境的相互包容、融合。特別是當下,極端宗教思想在一些地方滲透十分嚴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同時面臨著“去極端化”的特殊任務。因此,要使核心價值觀建設落地生根,發揮好文化軟實力的作用,就必須抓住該區域宗教文化環境的特殊性,聚焦核心價值觀建設和反對極端宗教思想的內在相關性,針對思想文化建設面臨的急迫問題,探索出一條切合實際的特殊路徑。
關鍵詞:伊斯蘭宗教文化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反對極端宗教思想
在西部伊斯蘭宗教文化區,在這樣一個群眾宗教意識根深蒂固、宗教傳統歷史悠久、宗教觀念相對強勢的十分特殊的區域文化環境中,特別是在當下,一些地方極端宗教思想滲透十分嚴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同時又面臨著“去極端化”的特殊任務,它的推進必然有著其特殊的發展路徑。探索一條適合當地宗教文化傳統、能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可操作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具體路徑,這對于實現該區域的和諧穩定發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科學化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該區域宗教文化歷史悠久,傳統深廣,覆蓋嚴密,影響力雄厚。宗教已成為群眾生活習俗的一部分,教義對人們價值觀的影響根深蒂固,群眾的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與宗教觀念相交融,宗教思想和事務在當地社會各個方面都有著相當大的支配力。而反觀社會現實,經濟長期發展緩慢,思想文化建設落后,對外交流通道缺乏,封閉的社會循環實際上處于生態孤島狀態。在一些地方,群眾缺乏和外界交流的基本條件和技能,他們的生活圈,就是本鄉、本土、本民族語言的范圍,甚至在個別邊遠地區,相當部分的群眾的文化生活還游離于現代文明之外;教育事業發展緩慢,義務教育、技工教育及現代科技知識的普及率過低;貧困區域面大人多,扶貧工作進展緩慢;宗教管理嚴重的缺位和不當,法制意識淡薄,為患已久的極端宗教思想漸成氣候。他們從思想上話語權的爭奪開始,逐漸在民政、教育等方面抵制政府對社會日常管理,發展到組織暴恐力量搞分裂;諸多社會矛盾的聚合為宗教極端化思想的猖獗提供了適宜的社會土壤,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設置了特殊的難度。我國伊斯蘭文化區的極端化宗教思想,主要來自境外極端宗教勢力的長期滲透,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冷戰結束后,全球范圍內民族主義高漲。伊斯蘭世界在全球化浪潮中發展艱難,應對乏力,內部分裂加劇。溫和派求變革,激烈派走極端。其中堅持極端理念和行動的伊斯蘭恐怖組織成了危害全球和地區穩定與發展的“毒瘤”,恐暴組織成了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頭號敵人,反對極端化宗教思想是各國各界的共同任務。
近20年來特別是“9.11事件”以來,國際學術界對于伊斯蘭宗教文化,如何適應和融入現代世界主流文明的問題,做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如:1.美國學者約瑟夫•拉彼德在專著《文化的認同:國際關系回歸理論》中認為:要從社會經濟互動關系中,洞悉當今伊斯蘭宗教思潮的結構和方向演變的根源,推動它與世界走向溫和的相互適應;2.英國學者詹森在《戰斗的伊斯蘭》中,指出誘發極端組織興起的社會根源是:主流文明的排斥和伊斯蘭文明的保守,在國際競爭中對自身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和爭奪世界性話語權;3.美國哈佛著名學者亨廷頓在《文明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一方面強調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文明在未來世界的沖突風險在上升;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只有兩種文明各自進行主動的內部改革,增加文化規則的彈性,才能走向相互適應和互動發展。4.研究也觸發了宗教改革的思想,如北非學者穆罕默德•阿比德•加布里(MuhammadAbidal-Jabiri)認為貝都因文化“即沒有深邃的思想,也沒有表達上的連貫性和哲理性,以此完全規定今天的生活是困難的。”等等。這些研究對于探討現代社會條件下,伊斯蘭文化和現代世界主流文明的互認和融合,探尋宗教極端勢力興起的宗教和世俗根源,推動宗教內部改革,都釋放了很好的社會效益。新世紀以來,國內對于中國的伊斯蘭文化與本土文化的融合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新成果,總體上圍繞著這兩個問題展開:一個是探討中國伊斯蘭文化注重“本土化”的優秀文化特點。
比較有代表性的如:1.張宗奇在專著《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的整合》中,系統梳理了伊斯蘭教傳入中國1400多年來,實現本土化的演進史,指出實現“本土化”是外來宗教文化落地生根的一般規律。2.羅惠環教授在專著《伊斯蘭教社會功能研究》中,以伊斯蘭教興盛時期伍麥葉王朝的“百年翻譯運動”為例,說明伊斯蘭教文化有著融入世界其他文明的內在彈性和宗教法理根據;另一個是當前穆斯林聚居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問題。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1.韓志斌教授等人認為,我國伊斯蘭文化必須積極吸收現代文化,增強宗教的開放、包容性,增強廣大信教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2全國伊教協會會長郭承真、學者沈少春、呂耀軍、賈友軍等人認為:一要認識到伊斯蘭宗教極端思想不僅是宗教界的毒瘤,也是民族地區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危害和障礙;二要發揮好宗教界的力量,闡明伊斯蘭教倫理觀中所倡導的敬主愛人、愛國護國、誠信務實、友善孝敬等等優秀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具有互通包容的關系;三是穆斯林和廣大民眾在信仰上可能有差異,但對于社會道德規范、價值準則的認同必須是一致的;3.丁明俊、阿地力江•阿布都力、馬平等學者認為:(1)要增強信眾對“主流文化”“國家文化”的認同,這種認同,是中國伊斯蘭教傳播史上的優秀傳統。(2)宗教界要重視運用現代傳媒技術,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提供宗教文化的包容環境;總的來說,這些研究取得了許多很有價值的成果。但是,尚存在以下幾點空白和不足:(1)研究大多表面化,沒有結合該區域社會整體發展平臺這個根本來考察。忽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去極端化,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它離不開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基礎條件,它的推進要結合伊斯蘭文化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社會進步來展開。(2)研究大多碎片化。缺乏對該區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系統梳理,沒能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系統的考察和分析。(3)研究大多欠深刻。沒能緊緊抓住該區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反對宗教極端勢力、推動宗教內部進步之間內在的高度相關性;西部處于國家“一路一帶’戰略的核心段,區位優勢突出,戰略位置重要,宗教歷史悠久。同時,甘青寧新四省區占我國國土面面積占的三分之一還多,伊斯蘭宗教人口占我國信教總人口的70%,其中新疆一省區就占了50%左右,該區域的和諧穩定發展對國家發展大局十分關鍵。要探索合乎當地社會實際的思想文化建設的路徑,就必須抓住宗教文化環境的特殊性,聚焦核心價值觀建設和反對極端宗教思想的內在相關性。總括而言,該區域思想文化建設的路徑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必須以該區域發展、穩定、治理的大戰略為指引,以面臨的緊迫社會問題為研究對象,厘清深層矛盾。二是要抓住鏟除極端化宗教思想這個關鍵。
當前,極端宗教思想在一些地區影響極深,危害極大,并且蔓延極快;極端化、泛清真化在基層社會影響很大,部分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對非法宗教活動和宗教極端思想滲透“不敢管、不愿管、不會管”,并且存在著向區域內外擴散聯接的危險,維穩形勢十分嚴峻。三是對該區域宗教文化發展特征進行全方位研究,一要弄清文化建設的現狀,上下結合,突出廣度和深度;二要圍繞宗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包容,提高廣大信教群眾的識別異端邪說的能力;三要處理好部分黨員信教與遵守政治紀律的關系等這樣幾個難度較大問題;同時,對于該問題的研究,必須關注到該區域語言多種,風俗各異,地域遼闊,社會發展滯后的地域性特征,有針對性開展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路徑的探索,必須抓住這樣幾個主要問題:第一,反對伊斯蘭宗教極端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相關性,做出深入科學的分析;第二,從宏觀的政策、制度機制到具體思路方式上排查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第三,站在區域社會治理大戰略高點,探索新舉措、新機制、新途徑,發揮文化軟實力在長治久安和跨越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第四,要突出文化軟實力在區域社會治理、宗教管理和社會維穩方面的特殊作用。主要在以下幾點上要表現出特色和創新:(1)抓住西部伊斯蘭宗教環境的文化特殊性;(2)圍繞該區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反對宗教極端勢力的高度相關性;(3)聚焦該研究對象的特殊性、緊迫性,為黨和政府的治理決策獻言建策,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創新性。第五,要圍繞四個要點研究具體對策:(1)以法治思維優化社會思想基礎;(2)以產業致富鏟除極端化社會土壤;(3)以教育進步形成現念;(4)以素質提升為中心,壯大正信宗教隊伍。總體而言,要取得科學的研究結論,還必須堅持正確的問題導向:(1)本課題堅持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的價值原則,以黨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為指針,遵循社會思想文化建設的基本規律;(2)準確把握西部伊斯蘭宗教文化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特殊性,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去極端化”的內在聯系,(3)從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入手,深入實地調查研究,緊密結合教育和社會發展滯后這一社會內因平臺,科學分析和研判,探究西部伊斯蘭宗教文化區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去極端化”的新對策新路徑,從而為這一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建言獻策,為國家的戰略利益服務。
作者:陳甘霖 單位:甘肅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