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方海洋宗教文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廣西海洋宗教文化是以海神崇拜為核心的多神崇拜
宋代以后,媽祖(天妃)由福建莆田的一個地域性海神迅速成為環中國海海域最具影響力的海神。媽祖(廣西沿海稱三婆)逐漸成為漁民崇信的溫柔善良的女神,廣西沿海的海神從神格化走向人格化。明朝洪武年間,天妃擁有“圣妃娘娘”的封號,“民間舟中所事海神不一,廣瓊有天妃祠,亦敕封王祭”。對天妃祭祀禮儀也因各地而異。天后宮是漁家出海前舉行祭祀儀式、祈禱平安和漁獲豐收的場所。在廣西沿海,天后宮(天妃廟)的規格僅次于觀音廟,廉州、欽州、靈山、東興等地的沿江兩岸、沿海岸、島嶼遍布天妃廟。如合浦、北海境內有20多座天妃廟(有的稱天后宮,有的稱三婆廟,有的以地名稱之)。現存有北海潿洲島的三婆廟,合浦乾江天后宮、海角亭天妃廟、廉中天妃廟、南康三婆廟、黨江天妃廟,東興竹山三婆廟等,甚至在佛寺和道觀里也設有媽祖神位。
二、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及交融性
佛教、道教、天主教及基督教等傳入廣西沿海后,與當地原有的民間宗教一起構成多元宗教信仰并存的局面,出現了諸神一廟、諸神同拜、神靈共祭、道巫結合的現象,各種宗教信仰和平共處,各種文化相互交融。
1.諸神一廟現象
這在廣西沿海的天妃廟、佛寺、道觀中可以看到。隋唐時期是廣西沿海對外交往最頻繁的時期,也是寺廟出現最多的時期,在漢唐中國對外交往的主要港口合浦就出現了“一寺三庵七十二廟”。至今人們還能在史籍記載中查到的寺廟有:東山寺、真武廟、玉皇閣、元妙觀、三清觀、藥王廟、觀音堂、三官廟、三圣廟、云霞寺、大云寺、康王廟、東岳廟、準提庵、慈云寺、保子庵、盤古廟、北山庵、三界廟、平江廟、鎮海廟、武刀東廟、武刀西廟、西海廟、譚村廟、四帝廟、關帝廟、文昌廟、靈隱寺、平馬三官寺、太軍廟、沙場寺、永泰寺、北帝廟、滿堂寺、太平寺、平隆寺、文武廟、接龍觀、火神廟、龍王廟、孔廟、華光廟、地母廟、福壽庵、萬靈寺、普云庵、三婆廟、真君廟、武圣宮、風神廟、惠澤廟、雷神廟、城隍廟、萬壽宮、學府圣廟、武廟、文昌宮、馬王廟、羅公祠、忠義祠、陳五公廟、節孝祠、賢良祠、昭忠祠、鰲魚寺、覺音庵、海寧寺、接龍庵、萬壽宮、千歲廟、新廟、地母廟、佛祖廟、豐隆寺、五谷廟等。此外在東興有觀音寺,防城有水月庵,欽州有崇寧寺和女庵廟等。其中天妃廟(又稱三婆廟)占了近二十座,還有部分是道教觀院如元妙觀,純粹是佛教寺的不多,大多數寺廟都具有佛道合一甚至儒佛道合一的功能。如在佛寺和道觀里一般設有武帝或華光帝的神牌,天妃廟中往往出現諸神集中,在康王廟中也可看到眾神聚會的現象。北海普渡晉宮是現今保留最完整的儒佛道合一廟的體現。天妃廟原是媽祖的供奉場所,但長期以來,廣西沿海的天妃廟中,除供奉媽祖外,也供奉土地、神農、關帝等。有的還供奉觀音菩薩,甚至釋迦牟尼、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韋陀等佛教眾神。天妃廟成了融佛、道與民間宗教于一身的綜合性廟堂。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的北海普渡震宮,是一座集佛、道、儒三家于一體的古廟宇。清末梁鴻勛在《北海雜錄》里描述它“廟貌燦然,為北海諸廟冠”。普渡震宮的頭座中天殿奉祀玉皇大帝,太陽太陰等神,并設立如來佛祖、孔圣先師、太上老君牌位,集佛儒道三教于一宮。金母殿,正殿祀奉瑤池金母,左殿祀奉三官大帝(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右殿祀奉二圣帝君(文昌帝君、關圣帝君)。地母殿的正殿祀奉地母元君,左殿祀奉觀世音菩薩,右殿祀奉李鐵拐,呂洞賓兩大仙,殿左有廳祀奉貞烈圣母等。
2.諸神同祀現象
在廣西沿海的寺廟中,所崇拜的神均有主神與非主神之分,但老百姓在日常所供奉與獻祭的各種神靈是沒有區別的。人們到寺廟里拜祭神祇,表達希望生活幸福,遠離災難的愿望,至于所祭拜的是何方神圣、它們屬何教派、教義是什么等并不關心。如一個整天吃齋念佛的老太太,可以在去佛堂上香的途中拐進天后宮點燃香燭。老人過世一般都請師傅做法事,超度亡靈,以示隆重和兒女孝心。但在師傅為亡靈超度的過程中,其唱詞中所涉及到的人物或事既有佛教特色也有道教特色。在人們看來,無論佛教、道教,做法事都是為超度亡靈,至于是何方神靈、屬何種宗教根本無關緊要。無論哪種宗教神靈,都是令人敬畏的“神”。人們的信仰是多重的,多種信仰往往和諧地統一于一個信徒身上。
3.神靈共祭現象
在廣西沿海民間,道教的內丹修煉成為民間宗教的重要內容,關帝、城隍、土地等民間神祇成為道教的神祇,一般寺廟也附設壇祭祀關公、土地公等,佛寺建筑上有道教的明、暗八仙圖案,康王廟中觀世音菩薩與關公老爺同列殿堂。廣西沿海人民崇拜的神多,節日也多,但一年中,民間最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動一般有兩次:正月十五那天,人們抬著菩薩巡村接受香火祭獻,故統稱為“游菩薩”、“扛菩薩”;八月十五前后,人們請來師公進行祭祀,在祭祀中,師公除了進行念咒、卜卦、請神、驅鬼等巫術活動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并演唱各位神的傳說故事,即跳“師公舞”(或稱跳嶺頭)。兩次活動都俗稱“打醮”,但其活動內容有區別,正月十五側重在游神,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八月十五側重在祭祖,祈求祖先保佑人丁興旺、人畜平安。但兩次活動實際上都是眾神的狂歡,所有的神靈———不管佛教神、道教神、祖先神還是自然神、人神,都享受著同等的祭獻。4.道巫結合現象自古以來,廣西沿海民間民俗信鬼、好淫祀,病鮮求醫,專事巫覡。道教作為來自中原的巫覡之術,傳入廣西沿海,與民間信鬼好巫的習俗相遇,互相滲透,相互影響,逐漸形成了一種道巫難分、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不辨的局面。道教的主要活動逐漸演變成設齋打醮、操辦喪事、超度亡靈、作會誦經、消災彌難等。不管城鎮農村,不管貧窮富有,道教威儀經常進行,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有的求神保佑,祛除災難;有的祈福求子,辟邪治病;有的為了斬妖招魂;有的為了占卜吉兇等。直到現當代,在廣西沿海民間,四時奉神,香煙裊裊,有病跳鬼驅鬼,遇喪做道場等仍可見。承擔鄉村道教活動的人,一般稱為巫覡(一般女性為“巫”,男性為“覡”,都是指從事與看不見的鬼神進行溝通的人)。巫主要是受病人家屬所托,查看病人為何方鬼神所戲弄,指引如何送鬼安神治病,有時還降仙藥。“覡”與道士實際上合而為一,主要從事做法驅邪、超度安靈等活動。人們每遇不幸或奇怪的事情必請巫,每遇紅白喜事便請道公。此外,巫覡有一套完整的經書,記錄著喪葬、架橋安花、安神安灶等法事的具體操作過程和內法秘旨,影響了當地民間的生子、婚禮、喪葬等人生禮俗和醫術系統,起著傳承本民族文化的作用。如在京族的宗教活動中,除“師傅”外,還有“降生童”即降神扶乩,他們自命是神與人之間的溝通者,能夠平妖除怪,影響很大。每村有五六個人至十幾人不等,全是男性。京族人若有人蓄不旺及身體疾病等,就請降生單作法除妖,以保平安,這種現象還沿續到今天。巫覡早已超出了道教的傳統宗教意義,成為廣西沿海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作為廣西沿海的代表性海神龍王、媽祖、龍母、伏波將軍、白龍鎮海大王等淵源各異,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但它們互有交叉,相互影響著廣西沿海人民的生活。其中龍母信仰是繼承土著越人的信仰演變而來的,龍王、媽祖與伏波將軍屬于外來神靈,但它們逐步走進沿海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成為人們精神信仰的一部分。京族人民所信仰的白龍鎮海大神則是京族三島的開辟神和海上保護神,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更為濃厚。龍母信仰來自嶺南土著越人的龍蛇崇拜,主要盛行于西江流域,存在于珠江流域、港澳地區和東南亞一帶。據史志載:南漢后主大寶九年(966年),龍母被封為“博泉神日龍母夫人”,此后歷代屢有封敕。據方志資料不完全統計,明清時期廣東地區龍母廟達64所,遍及廣州府、肇慶府、高州府、韶州府等地,沿江沿河傳播拓展,形成西江干流流域和西江支流流域兩大祭祀帶。廣西沿海有多處龍母廟,最典型的是北海外沙龍母廟和東興江平京族三島的龍母廟。北海外沙龍母廟建于1823年,至今仍延續著形式完備和豐富的民間祈福活動。每年正月十六,外沙居民扛著龍母神像,抬著燒豬,穿街過巷,來到龍母廟前舞獅舞龍,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豐收。到農歷十二月十六日,人們又向龍母還福。活動持續三天,龍母廟香客云集,香火鼎盛。此外,在二月初二的社王誕、二月十九的觀音誕、三月初三的北帝誕等誕期,當地漁民也舉行小型的祭祀儀式,把漁船停泊在外沙海面,船頭朝向龍母廟的方位,殺雞、放鞭炮、燒香祭拜,祈求龍母娘娘和諸神庇佑他們出海平安。白龍鎮海大王是廣西沿海的京族人民供奉的核心神祗、信仰神格的最高者。白龍鎮海大王被認為具有保護漁民出海平安、驅趕海賊、管轄海域安全和賜予人民生產豐收的四大法力。白龍島怪石灘西岸白龍嶺上有鎮海大王廟,立有石碑。京族人把鎮海大王的牌位放在哈亭中央供奉,哈節期間要到海邊將鎮海大王迎回哈亭祭拜。京族確定每年農歷八月二十日為鎮海大王的“誕日”。
四、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功利性與變通性
廣西海洋宗教文化是人們走向海洋、追求海洋利益時產生的,這就決定了它具有很大的功利性。隨著正統宗教信仰與民間文化的結合,民間信仰的體系越來越龐雜,供奉的神祇也越來越多,民間信仰的功利性與變通性也就更加明顯。
1.宗教形式重在實用功利
黎人“遇有病即宰牛告祖先,或于屋,或于野,隨其所便,也不設位”[8]。廣西沿海各地各村往往都有各自的土地神,但所立的土地廟往往是在路邊、村邊、樹下或田頭立一塊石頭,作為土地神的形象。宗教信仰不重其表,表現了功能信仰。
2.天妃與送子觀音形象的統一
觀音是天妃(三婆)出現之前沿海人民的第一位女性海神。觀音除了是“求子娘娘”、普度眾生外,還在海上巡洋、護航、驅妖、解困等方面都有求必應。宋元以后,天妃(三婆)成為沿海人民的第二位女性海神。相傳天妃不僅能保佑航海捕魚之人的平安,而且還兼有送子娘娘的職司。其道教封號:輔兜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天妃出現后,人們往往把天妃的形象與送子觀音的形象聯系在一起。每逢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圣誕日,已婚尚未生育的婦女常到天后面前虔誠祈禱,以求早得貴子,供奉天妃的香火之盛遠勝其他海神。這既是廣西沿海漁民宗教功利主義思想的反映,又呈現了“佛、道相融”即天妃(媽祖)信仰與觀音靠攏的跡象。廣西沿海各地所建的天妃廟或三婆廟內一般都同時立有觀音像。
3.崇拜海神與得到庇佑
在廣西沿海的人們看來,凡是能夠保佑海洋活動安全的都可以作為海神,所信仰的海神被賦予了多種職能,甚至無所不能:如避難求生、求漁、求子、求雨、求安、引航、助戰等,反映了人們對海神的世俗性要求。如信仰媽祖,是因為媽祖能保佑他們、帶來海上活動的安全。當對海神有所求時,人們往往會許下諾言,如果“靈驗”則給以各種好處,大者如修廟,或為神像塑造金身,小者有增添香火錢等。如果不是很“靈驗”,廟宇就會變得冷冷清清,民眾轉投其它神靈。
五、開發和利用廣西海洋宗教
文化時要注意的問題廣西海洋宗教文化是以海神崇拜為核心的多神崇拜,多元性和交融性緊密結合,民族性和地域性相互影響,功利性和變通性密切聯系。廣西沿海人民用開放的眼光、冒險的精神、實用的心態、變通的手段,對外來宗教廣納善取,在差異中存大同,在沖突中求和諧,從而形成了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特質。與此同時,這種宗教文化也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深深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為此,在開發和利用廣西海洋宗教文化中,要注意:
1.肯定宗教文化是廣西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西海洋宗教的核心是海神崇拜。但“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這一帶有佛教文化特征的話語成為平民百姓的通俗語言。廣西沿海民間特別是農村,四時奉神,香煙裊裊,有病跳鬼驅鬼,遇喪做道場等仍時有出現。天主教和基督教堂在各地都有影子。不少宗教性節日成為民間的重要節日,體現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與儒、釋、道等多種傳統文化資源相組合的特色。宗教文化已滲透到廣西沿海人民社會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成為廣西海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特殊的海洋歷史文化現象。
由于宗教自身的復雜性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社會需求的不同,宗教文化社會作用的復雜性較明顯,具有積極與消極的“兩重性”。古代廣西沿海,邊遠偏僻,地理環境惡劣,開發程度有限,社會生活閉塞落后。宗教作為人們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精神活動的寄托及反映,多少反映了人們的訴求,保存有廣西海洋文化的豐富內容,其宗教教義和道德中的積極因素對鼓勵廣大群眾追求良好的道德目標有積極作用。但廣西海洋宗教文化也表現出信仰內容龐雜,形式原始,多神信奉,巫占盛行的特點。其崇拜的神具有多樣性與分散性,從自然精靈、天神地只到佛道師祖,無所不有,缺乏統一的宗教信仰。即使同一宗教信仰形式,也可能表現了不同的層次或內容。與多神信仰相適應,則是帶有濃厚的原始宗教特色,如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等在廣西沿海長期占主導地位,宋代欽州“家鬼者,言祖考也,欽人最畏之”,明人講:“志稱粵俗尚鬼神,奸淫祀,病不服藥,惟巫是信。因詢所奉何神,謂人有疾病,惟禱于大士及祀城隍以祈福。行旅乞安,則禱于漢壽亭侯,如此安得為淫,以上二事,賢于吾鄉甚遠”。說明古代廣西沿海人民在接受中原封建文化方面仍有較大的局限性,這與該地區相對落后的社會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有著密切關系。為此,我們在研究和了解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豐富內涵時,對其積極地揚棄、批判地繼承,充分發揮其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服務的積極作用。同時,在開發時,也要持一定的謹慎態度。
3.充分發揮海洋宗教文化在構建北部灣地區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廣西沿海處于中國—東盟的前沿陣地,與越南陸海相連,沿線分布著漢、京、苗、壯、瑤等10多個少數民族,大都屬于跨境民族,各跨境民族的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關系到邊疆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全。在多樣性與多元化的背景下,廣西沿海的京族、壯族、瑤族等基本上都保留著自身延續幾百年的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并用之來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情感、思維、道德和社會秩序。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文化不發達,長期處于較低的歷史發展階段等原因,這些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往往通過宗教神話和史詩的形式,用生動的內容、多樣的形式、豐富的資料表現出來。廣西沿海民族傳統文化和社會歷史的發展,不能忽視這些宗教文化所蘊涵的多樣性與多元化的文化內涵的影響。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宗教文化用的因素,教育引導他們互相尊重、和諧相處,為構建邊海疆地區的和諧穩定體系服務。
4.深入研究、挖掘和利用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特色資源
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廣西沿海獨特的宗教文化在沿海居民開拓生活空間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是當代廣西海洋文化傳承和發展不可缺少的載體。由于各種原因,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豐富內涵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發掘,宗教文化資源多以自然形態存在,沒有形成特色,更談不上形成“精品”并進一步轉化為經濟價值。為此,要深入研究、挖掘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深刻內涵,努力形成特色,打造宗教文化品牌,發展旅游業等文化產業,吸引游客來旅游。同時要按照黨的宗教政策及有關文物保護法規的要求,保護和開發宗教文化遺產,對宗教文物古跡進行恢復和維修,使寺廟宮觀恢復本來面目,讓人們身臨其境,欣賞各種宗教的文化藝術,增長各種宗教知識,讓海洋宗教文化得以傳承,并為中外宗教文化的交流、傳播創造有利條件。
作者:吳小玲 單位:欽州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