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宗教關系論文:物理學與宗教的關聯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張衛平 單位:宿遷高等師范學校
物理學家堅信自然界存在著“簡單、和諧、統一、對稱”之美。正是這種對美的追求,促使物理學家用追尋美的心靈和眼睛發現了許多自然規律和普適定理。首先,物理規律在各自適用的范圍內有其普遍的適用性、統一性和簡單性,這本身就是一種深刻的美。表達物理規律的語言是數學,而且往往是非常簡單的數學,這又是一種微妙的美,更妙的是發現了對稱中不對稱的美與不對稱中的對稱之美。
由于物理學研究的是物質最基本結構和最基本的運動規律,因此,它比其它學科更加追根求源。物理學不僅探究“什么”,更探究“為什么”,這樣就使物理學進入了哲學的范疇乃至于和宗教有著無法撇清的千絲萬縷的關系。
盡管今天物理學已經成功地用大爆炸理論解釋了宇宙的成因以及用基本粒子理論解釋了物質的基本結構,卻還沒有完全解開宇宙和人生之謎的跡象。大爆炸之前是什么?物質是無限可分還是存在最小組成?這一切令人們更加困惑。許多科學界的巨人都承認宇宙的背后,一定有一位全智的神。當他們研究科學的時候,科學反而幫助他們認識神。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最終,科學將與宗教并駕齊驅。”愛因斯坦作為現代物理學的開創人,說出此番話,似乎揭示了一些什么。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神?宗教中所信仰的神到底存不存在?
在愛因斯坦文集中有這樣一段話“你很難在造詣較深的科學家中間找到一個沒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但是這種宗教感情同普通人的不一樣。在后者看來,上帝是這樣的一種神,人們希望得到它的保佑,而害怕受到它的懲罰;這種感情類似于孩子對父親的那種感情的升華,對于這種神,人們同它建立起多少像是個人之間的那種親切關系,盡管它被渲染成為多么可敬畏的東西。可是科學家卻一心一意相信普遍的因果關系。在他看來,未來同過去一樣,它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必然的和確定的。”
誠然,物理學發展到今天,帶給人們巨大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人們已經進入了科學時代,衣食住行無一不享受著科學技術的各種成果,于是人們崇拜科學,迷信科學,以為科學萬能,科學可以代替宗教,有了進步的科學,難道還要落伍的宗教么?
有人認為宗教是唯心的,是和精神、信仰相關的,與物質沒什么聯系,因此是錯誤的,不可取的。而科學是唯物的,它的結論都是由實驗得來的,是有證據的,值得推敲的,可信的。事實上,科學并不是萬能的。科學固然有它的地位,但絕不能和迷信科學者所說,以為科學可以代替宗教。魏佛華倫(WarrenWeaver)是美國科學促進會會長,威司康辛大學數學系主任。他在一九五四年的一次演講中說:“與一般的觀念驚駭地相反,科學從來不是秋毫不爽而百分之百準確的。它不過是接近準確而已……甚至在一項最簡單的科學實驗中,例如金屬棒的長度,任何科學過程都無法量出它‘真正’的長度……有思想的科學家或許會說,他甚至不知道‘真’之一字,在科學中的意義……科學家的理論總是依靠在近似性上面。百分之百的精確是沒有的,而且恐怕永遠也不會見之實現……所以科學在絕對意義方面來說,就不能真正地解決真理的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的畢淑敏教授說過這樣一段話“人生其實本來沒有什么意義,但你要為自己尋找一個意義。”顯然科學只能加增人類物質的享受,但不能解決人生的基本問題:如人生的意義與目的,人生的來處與歸宿等類;惟宗教卻能改變人類的內心,并能增進靈性生活,解決永生問題。人生既非僅求物質與外表的解決,還需要精神內心的滿足。所以要提高人生,解決人生的問題,我們既需要科學,也就需要宗教了。
其實,在目的方面,物理學和宗教是完全一致的,因為物理學與宗教都是追求真理,都以增進人生幸福為目的。物理學研究物質的真理,宗教研究靈性的真理。物理學增進人生物質生活方面的幸福,宗教增進人生靈性生活方面的幸福。物理學給人以生活的智識,宗教給人以生活的能力。科學是一種知識,宗教乃是一種信仰;人生需要知識,也一樣需要信仰。人生除了衣食住行外,還有道德,心靈的部分。一個完美的人生絕對不是僅求肉身的享受舒適為己足,他還需要精神快樂,心靈平安,靈魂有永生的盼望。科學能使人肉身舒適享受,宗教能使人獲得精神心靈平安快樂,靈魂復有永生盼望。科學與宗教兩方面的目的,均為幫助人生,解決人生,提高人生的價值。那末,兩者之間不僅沒有沖突,反而需要彼此合作,這是非常明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