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財政扶貧資金撥付、支取不及時,影響扶貧工作效率
近年來,盡管財政部門采取措施加快了資金支付進度,但在資金撥付、支取等環節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滯留現象。當前看,造成資金撥付不及時形成滯留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扶貧項目庫建設不到位,沒有事先儲備好項目,沒有科學可行的項目支撐,形成資金等項目,導致項目進度慢;二是項目實施進度緩慢造成資金滯留,資金撥付一般根據項目進度進行撥款,項目建設的滯后造成資金撥付不及時,影響扶貧資金效益;三是項目實施完畢后結余資金長期既沒有重新安排,也沒有及時收回,造成財政資金閑置。
(二)扶貧政策落實有偏差,資金使用范圍、用途比較隨意
對政扶貧資金的用途、范圍,上級有規范嚴格的政策規定,但部分基層部門在落實這些政策規定上,仍然存在學習領會不到位,政策執行有偏差等問題,隨意改變財政扶貧資金的用途,導致項目建設與項目規劃不符,項目資金缺口大,不能按期驗收等問題。
(三)日常資金管理不規范,存在挪用套取現象
近幾年,各級對扶貧資金管理三令五申,出臺了一系列加強管理的制度辦法,絕大多數基層部門已經認識到,扶貧資金是“禁區”,是不能碰的“底線”,但仍有極少數項目存在不按照規定采取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手續,直接簽訂相關項目合同,甚至有的將扶貧資金用于其他項目,不按項目批復擅自調整使用范圍等現象發生。
(四)扶貧對象的確定有漏洞,定期調整機制不健全
扶貧對象確定后,長期不調整,造成原有貧困戶脫貧后仍然享受扶貧政策,新的貧困戶不能及時納入扶助范圍,既影響扶貧資金使用績效,又容易引起社會矛盾。筆者所在的地區,原先確定的8個省定貧困村,均不同程度存在這種現象,直到近期才進行了調整。
(五)財政扶貧資金分散,整合力度不夠,影響扶貧資金效益
在扶貧資金管理上,一些主管部門職能職責上存在交叉重疊,缺乏統一規劃、條塊管理、“資”出多門,有限的扶貧資金涉及農業、水利、民政、環保、國土等是十幾個部門去落實,項目資金量小、扶貧重點不突出、“撒芝麻鹽”、監管不到位、效益低、難以形成扶貧資金集中使用合力等現象不同程度上存在,造成資金籌集、管理、分配、使用較為分散,缺乏統籌安排,扶貧項目沒有更好地發揮應有的效益。
(六)扶貧資金檔案管理不規范,存在弄虛作假現象
為了盡快申報項目,爭取扶貧資金支持,按時按成報賬手續,扶貧項目中的有關會議、合同、籌資、驗收等資料不同程度存在造假現象。部分項目完工后,不及時進行工程結算和嚴守,竣工資料不完善,“重爭取,輕管理”的現象依然存在。
二、規范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對策分析
(一)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嚴格落實各項扶貧政策
縣、鄉、村各級組織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增強對扶貧資金“高壓線”的認識,嚴格按照上級級制定的各類扶貧資金管理制度辦法執行,管好用好扶貧資金,實施好扶貧項目,堅持“項目跟隨規劃走,資金跟隨項目走”的原則。健全完善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和工程建設管理制度,促使扶貧資金管理與項目實施步入更加規范的軌道。
(二)不斷規范扶貧項目運作,加強扶貧項目管理
要進一步規范項目運作,嚴格按照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應實行招投標或比選的建設項目,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程序操作。項目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督控制,著力加強項目檢查驗收,對不按項目要求實施,在項目實施中以虛報、虛增工程量等手段騙取、套取項目資金的,要嚴肅查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三)加強資金整合力度,發揮財政扶貧資金的規模效益
加強財政扶貧資金與其他專項資金的整合,構建多元化財政扶貧投入機制,形成扶貧整體合力。可以在縣級設立統一的協調機構管理財政扶貧資金,將財政扶貧資金與農業、水利、林業等專項資金中具有相同建設內容的項目資金進行有機整合,統籌規劃和實施全區的扶貧建設項目。這樣既可集中資金實施優勢項目,充分發揮資金效益,又可防止項目重復建設、同一建設項目多頭申報資金等問題。
(四)規范檔案管理,完善報賬資料
要確保項目報賬資料的真實性,不能為報賬而報賬。報賬資料中有關會議、合同、籌資、驗收等資料,要實事求是地反映項目真實的實施情況。對有不同資金來源的整合項目,應將項目財政資金報賬資料及整合資金籌集和管理使用情況全部納入項目檔案,以便客觀、全面地反映項目實施情況。
(五)認真落實責任追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對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的監督檢查,進一步明確和落實扶貧資金監管主體和監管責任,明確各級黨政一把手為監管第一責任人,各級財政、發改、扶貧部門承擔項目資金的日常監管責任,項目組織實施部門承擔資金使用的監管責任,財政部門承擔資金合規性審查和撥付責任,審計、監察部門負責違規違紀問題的查處,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讓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確保資金使用管理的精準性、安全性及高效性,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作者:陳相武 單位: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