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管理與社會公共事業、國民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我國社會事業的不斷發展,國家對公共事業等投入和扶持力度在不斷加大,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單位加大專項資金的額度。但部分事業單位在使用和管理專項資金過程中,存在著管理制度不健全、資金閑置、監督力度不夠等問題,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等。為此,文章主要分析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的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資金管理問題對策
事業單位的規模和實力在不斷加大,專項資金管理的難度在增大。專項資金的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這也是國家大力扶持公共事業的基礎。資金的來源決定用途的唯一性,范圍廣泛,涵蓋經濟民生的各個方面。自從實行專項資金管理后,規范管理的環節主要有預算、使用、項目決算和績效評價四個方面。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要秉承著專款專用、單獨核算、不能挪用的原則,充分、合理使用和運用專項資金,推動社會民生的改善,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一、新形勢下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為了確保專項資金能專款專用,我國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制度的內容相對比較通用,不能實現問題的針對性解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矛盾比較多、實際操作性比較差,標準不規范。事業單位在管理專項資金時,更多憑借的是經驗主義、理想主義,不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能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風險系數和盲目性比較高。另外,我國專項資金的供應制度不健全,審批標準沒有統一化,預算中的某些支出是沒必要的,為私自挪用資金提供契機。
(二)專項資金閑置沉淀
當前我國部分事業單位專項資金使用效率很低,或資金處于閑置的狀態,結余的資金在單位掛賬。關于資金閑置沉淀,不能做到專款專用的情況有以下幾種:一是沒有按照實際需求如實申請,這就造成一部分資金的浪費,也沒有合理規劃資金使用,促使資金規模較大;二是資金的使用和項目進度不同步,未能按時結算資金,導致資金結算拖沓,成本和收益不能準確計算,很容易出現差錯;三是挪用轉款,私自用于其他項目的建設和使用,嚴重違背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的原則,更有可能導致中途資金鏈斷裂,項目難以維持和繼續,即在某一程度上改變資金的性質,不利于財政資金的正確運轉和使用。
(三)專項資金管理監督不力
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大,各級單位的領導參與專項資金申報的積極性也較高,但資金到位后不能有效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資金的安排和和使用不具規范性,使用效益和經濟效益難以發揮出來。專項資金監督不到位,會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項目的開展也很難進行下去。預算階段,項目可行性的監督不到位,預算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實際決算與預算不符合,就會造成資金的不必要浪費,使用效率也會降低。在項目執行中,無法對資金的使用情況和效率評估和評價,這就會給某些挪用資金的人鉆空子的機會,資金的使用性質變質,專項資金成為扶貧資金。
二、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對策
(一)健全專項資金的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應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對單位的專項資金進行合理、規范化的分類管理,以便更好地用好和管理專項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若單位投入專項資金的項目沒有按期啟動,相關的負責人要說明相關情況并闡釋原因,還要調整項目資金等。健全專項資金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對資金的使用和流通過程全方位地管理,從資金的申請到撥付到使用到結算等實施追蹤和跟蹤。需要注意的是,若專項資金不屬于單位預算范圍內,根據制度條文將其納入管理決策,事業單位是無權將資金納入內部。另一方面是完善預算編制,表格的編制更為標準化。單位的預算人員立身于單位實際情況,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編制明年的預算報表,對重點項目和必要的項目,一定要保證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比如項目立項之前,專家團評估和評審項目并出具評審報告,項目申請人再按照正常的程序申報,資金使用方合理安排和制定費用預算。同時加強與財務人員的溝通,實時把握項目進展和資金流向,若出現偏差能及時發現,避免出現更大的損失。項目完成后,資金使用方分析說明資金流向和用途,闡釋決算和預算缺口出現的原因,形成書面報告向財務部門匯報。
(二)明確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保證專款專用
專項資金的使用,各級事業單位應按照嚴格的標準和流程來管理,確保資金的專款專用,避免出現資金挪用現象的發生。首先對專項資金應實行專人管理、專戶儲存、專賬核算和專款使用,項目的實施要嚴格按照資金批準的范圍和內容執行,不能擅自改變。專項資金的審核制度要規范,審批流程更為標準和透明化,減少尋租行為;報賬和撥付環節,相關人員必須出示真實、合法的憑證,相關的財務人員才能給予報銷;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一旦發現沒有專款專用要給予嚴厲的懲罰;確定好專項資金的范圍,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費。另外,政府的采購管理應更為透明化,采購的內容要制定相應的制度來規范,若采購的內容在范圍內必須嚴格遵守流程。對專項經費能實行財政直接支付的盡量實行直接支付,不再通過單位其他賬戶開支結轉,從源頭上避免專款挪作他用。
(三)強化監督管理
監督和管理是專項資金規范化使用的重要內容和環節,主要是對財政擔保負債、預算內撥款以及非稅收入等進行監督。績效評價優化后,財政部門要變更和改革事后處理的方式,監督的作用更多的是在事前,不應該只是事后的經驗總結,即經驗總在事故發生后,強化日常監督,實行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督和管理。不同的項目實施情況不同,召集各參與方積極制定資金管理的方案,制定出適合每個項目的針對性方案和辦法,才能更快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財務部門應將工作細化,建立起動態跟蹤專項資金的專門小組,加強與預算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真正實現360度無死角地監督專項資金的使用。
(四)做好績效評價,合理評估專項資金使用效果
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是由相關部門對資金撥付項目的成本耗費和效率水平進行評估。績效評估制度的建立和分析制度對資金使用的范圍劃分,明確資金使用效率的指標,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預算編制的合理性,資金結構更為優化,會計核算更標準,監督管理的難度會降低。績效評價能夠更好調動各部門員工的積極性,促使其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對事業單位來說百利而無一害。但需注意的是,不同的項目業務類型不同,評價指標也不盡相同,評價方法更為科學和合理。通過對比項目的進度、資金的使用情況、剩余資金額、雙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判斷資金的使用效率高低,并將其作為以后申報專項資金的依據,并直接與各負責人的年終績效相關,這樣就會倒逼項目負責人謹慎認真地對待專項資金,不再是尋求資金的額度,將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資金的使用效率上。
參考文獻:
[1]曾足矣.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8(3)
[2]王艷.事業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7(29)
[3]石愛群.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6(12)
[4]毛月琦.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0)
[5]劉昭麗.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資金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7(2)
[6]劉繼蘭.事業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剖析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6(15)
作者單位:運城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分局山西運城044000)
作者:張革麗 單位:運城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