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實踐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我國職業院校積極構建全媒型團隊,不只是為了追趕潮流,更是為了促進自身發展。本文主要圍繞“融媒體時代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的意義”“融媒體時代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融媒體時代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的有效路徑”這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結合融媒體時代背景,充分發揮媒體融合力量,打造全媒型團隊,帶動我國職業院校各方面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融媒體;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路徑
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可以從“教學模式”“文化宣傳”“學術創新”“活動策劃”等不同方面,促進學校整體發展。尤其對新聞專業來說,在全媒型團隊的助力下,學生可以享有更先進、更優質的教育條件。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國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相關教職工要正確把握全媒型團隊建設意義,并積極改進當前存在的各種不足,調動學生、教師、企業等不同主體的積極性,共同完善全媒型團隊建設細節。
一、融媒體時代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的意義
(一)服務教育教學。全媒型團隊的形成,可以進一步服務教育教學,提升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具體來說,首先,構建全媒型團隊的過程中,相關教職工要主動更新知識體系,及時了解新興媒體,學習融媒體知識,創新現有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打造新型課堂。這是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的進步與改革;其次,為了進一步完善全媒型團隊建設,職業院校要發揮引導作用,積極采購相關設備,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智慧圖書館”等形式,轉變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體系。隨著全媒型團隊日趨成熟,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也會逐漸提升。
(二)滿足學生興趣。建設全媒型團隊的過程中,相關教職工更加關注學生興趣,強調以學生興趣為指導,完善工作細節。具體來說,第一,要想保持全媒型團隊的先進性,就要結合學生需求,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活動形式。可以說,通過建設全媒型團隊,可以進一步滿足學生興趣,建立“學校管理”與“學生興趣”之間的內在關聯性;第二,建設全媒型團隊時,學生既是參與者,也是策劃者。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嘗試和挑戰。學生可以充分挖掘個人興趣,將一系列創新想法運用于全媒型團隊建設中。
(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職業院校積極推行全媒型團隊建設,有利于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體來說,一方面,全媒型團隊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團隊,對相關教職工提出新要求。作為全媒型團隊中的一員,教職工需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將“人才培養工作”與“融媒體時代要求”結合起來,用更高標準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全媒型團隊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團隊。在這個團隊中,知識在不斷更新,方法在不斷創新,相關教職工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追逐趨勢,主動引導學生,而學生也需要獨立學習、獨立思考。這樣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全方面進步。
二、融媒體時代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團隊創新能力不足。組建全媒型團隊時,學生團隊創新能力不足的表現有:首先,有些學生過于依賴校方引導,缺乏“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的意識。如果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很難突破思維局限,也很難進行有效創新,不利于保持全媒型團隊的先進性;其次,進行媒體宣傳時,有些學生不求創新,只求不出錯,在新聞內容、新聞形式上墨守成規。這樣的行為模式,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并非簡單地疊加各種媒體宣傳,而是要注重多種媒體形式的融合,進行有計劃的創新。解決學生團隊創新能力不足問題,是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中的重點。
(二)教師團隊學習能力不強。當前,職業院校教師團隊學習能力不強,主要體現在:第一,職業院校打造全媒型團隊時,需要相關教師發揮積極引導作用。但在實際情況中,有些教師過于滿足現狀,缺乏“自主學習”“自主進步”意識,對各種新興媒體不關注、不研究。這是職業院校教師缺乏學習精神的典型表現;第二,有些教師在思想意識上渴望進步,但在行為模式上過于依賴學校。一旦學校不提供成熟的路徑和平臺,這些教師就會失去方向。比如說,有些職業院校不組織“全媒型團隊建設講座”“全媒型團隊建設培訓”“全媒型團隊建設校企合作”等,相關教師就不知道如何進行自主學習。
(三)學校全媒型制度不健全。在全媒型團隊內部,需要一系列具體的規章制度。部分職業院校全媒型制度不健全,突出表現在:一方面,缺乏考核機制。全媒型團隊發展過程中,每個主體的參與,都會起到推動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參與主體貢獻大,而有些參與主體只是簡單地配合。如果沒有規范化的考核機制,貢獻較大的參與主體就會失去動力,難以持續為融媒體工作努力;另一方面,缺乏監督機制。進行各種融媒體宣傳時,從新聞內容、新聞形式,到新聞主題、新聞反饋,各個環節都需要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否則,一旦出現不規范、不積極、不健康的媒體宣傳,就會嚴重影響全媒型團隊建設,甚至影響學校整體形象。
三、融媒體時代職業院校全媒型團隊建設的有效路徑
(一)提高學生團隊創新能力。為了提高學生團隊創新能力,職業院校可以從這些方面去調整:首先,以融媒體思想為指導,學校要打開學生思維,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主動實踐”的積極性。比如說,學校可以組織“融媒體趨勢分析論壇”“融媒體與職業教育關聯性講座”“融媒體與學習方法分享會”等,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為全媒型團隊建設工作獻計獻策;其次,結合融媒體時代特點,不出錯的新聞不一定是優質新聞,學生要從創新層面,進一步優化新聞內容、新聞形式,真正發揮新聞的影響力。比如說,職業院校可以策劃“青春杯•全媒型團隊比賽”,鼓勵不同專業的學生參與融媒體工作,創新融媒體宣傳。
(二)加強教師團隊學習能力。如何加強職業院校教師團隊學習能力?第一,職業院校教師不能停滯不前,要主動學習,主動要求進步。比如說,職業院校可以設置“全媒型團隊激勵獎”,重點表揚那些愛學習、愛思考、愛創新的教師,營造“你追我趕”的融媒體學習氛圍;第二,教師不僅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還要有“樂于學習”的具體行動。比如說,職業院校可以建立“學校培訓+個人培訓”體系。在學校培訓中,組織融媒體領域專業人士,為教師進行“融媒體管理培訓”“融媒體文化培訓”等。在個人培訓中,邀請優秀教師代表、企業代表,進行“融媒體榜樣培訓”,不斷加強教師團隊學習能力。
(三)完善學校全媒型制度。結合實際需求,職業院校要積極完善全媒型制度。具體來說,一方面,建立考核機制。根據融媒體特點,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在合理范圍內,自主參與融媒體工作。職業院校可以設置“融媒體工作考核機制”,評估不同參與主體的工作表現,量化每個主體的實際貢獻力,讓樂于為融媒體工作付出的主體,得到應有的認可;另一方面,建立監督機制。基于融媒體中心“開放性”“共享性”特點,職業院校可以成立“融媒體工作監督機制”,定期檢查新聞內容、新聞形式、新聞主題、新聞反饋等,避免出現不規范、不積極、不健康的媒體宣傳,樹立學校良好的新聞形象。在融媒體時代,有些職業院校構建全媒型團隊時,只要求教職工加入,不鼓勵學生參與。全媒型團隊建設是一個系統化工程,需要發揮集體的智慧。在這個集體中,“學生群體”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們有敏銳的視角,以及對新聞行業、媒體行業的探索興趣。在全媒型團隊建設過程中,學生群體可以充分展現個人創意,并配合教職工落實學校政策。未來,我國職業院校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群體的優勢,而不是一味地抵觸學生參與。
作者:趙春桃 單位:廣西城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