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職教集團建設新模式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蓬勃向上,職業教育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職教集團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教育模式,其對職校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是推動職校教育的重要動力,但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及困惑。本文從當今職教集團面臨的問題及應采取的相應措施出發,為我國職教集團建設提出新的見解。
關鍵詞:職教集團;新模式;建設研究
職教集團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合作辦學模式,通過與校企進行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現并充分利用職校資源,實現各個部門各個區域的多方位合作,更好的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讓企業進去學校一定程度上為企業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條件,而人才的培養又可彌補當今企業人才緊缺的現狀,對國家企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
一、職教集團新模式建設所面臨的困難
隨著職教集團的日益壯大,許多方面的問題得以暴露,問題的發現有利于職教集團的進一步發展。
1、管理體制不健全
職教集團的多方合作人都是秉持著平等團結、互利互惠等的原則進行合作,集團內的工作一般是由合作中的一所學校來進行組織,其他學校在提出建議的基礎上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進行執行落實,但由于“發號命令”的學校與其他學校之間是平等的,再加上學校管理與企業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使“發號命令”的學校很難對其他學校的情況進行監督了解,其的約束力受限,極大的阻礙了職教集團工作的開展,不利于職教集團的建設。此外一些學校在辦學方面未能實現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2、學校管理缺乏針對性,重理論輕實踐
一些學校的一些專業開設并沒有針對性,對現代社會所缺乏的人才并沒有完整的認識,使選取某些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并不能找到與其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只能無奈改行,另走他路,浪費了四年時間卻對以后的發展無太大的幫助,無疑是管理機制不完善,計劃沒有目的性、針對性惹的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多方合作的學校其管理部門不盡相同,大都屬于不同的部門,使各學校在經費、學?;A設施投入、學校教育教學內容方面參差不齊,即使1論輕實踐的現象比比皆是,在某種程度上與職校辦學宗旨相違背。許多家長抱著讓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長而去,但效果卻差強人意,不僅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還不利于職教集團的建設。
3、企業內部經營方式有待完善
加強職教集團新模式建設,使校企合作更加成功,十分重要的就是創新新企業內部經營方式,如果職教集團沒有自己的特色的項目,又怎么能在滾滾競爭的浪潮中不斷發展壯大,又怎么能為職業教育辦學能力的提高貢獻自己的力量,推動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這就要求職教集團把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探索職教集團多元化發展方式,拓展其融資渠道,使職教集團發展有足夠的資金保證,從而進一步推動職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4、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欠缺
我國政府有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因此政府在職教集團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扮演著宏觀調控的角色。但在實際情況中,一些政府部門并不能很好的履行其職能,經常存在著權利的缺位越位等的現象,使許多職教集團發展受阻。
二、職教集團新模式建設應采取的措施
要更好的實現職教集團的發展,首當其沖的應解決現今出現的諸如學校企業分離、學校重理論輕實踐、企業經營方式欠缺等的這些問題。
1、創新管理機制,開展校企合作
職教集團開展校企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學校教育的盲目性,使學校專業的安排更有針對性,更好的滿足學校的人才需求,幫助學生找準人生的目標,不至于大學四年碌碌無為,使學生具備更強的動手能力和專業性,幫助現今大學生更好的找到工作,緩解現今就業難的問題,也可使學校重理論輕實踐的做法得到緩解,優化學校的管理。讓企業之風吹進校園,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2、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
職教集團與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而現代企業需要的是有一定道德品行,并且有一門技能的高素質人才,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就要求學校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將企業的一些淺顯的管理方式滲透其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認真負責、忠于職守的精神,為其就業提供更好的前提準備。另外,企業文化的進入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發展,對學校來說,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其教學的專業性、塑造良好的師資力量,對學生來說,有利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更加符合企業的用人標準。
3、明確政府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
由于職教集團辦學內容涉及政府、社會團體等各個部門,這無疑會造成利益的管理方面的碰撞,而在平衡各種利益沖突過程中,在市場發揮決定性的現在,政府的作用尤為重要。政府科學的宏觀調控具有強制性,可以保證企業政策發規的執行,具有的經濟性,為企業發展指明方向,等等為各方企業展開進一步合作,為職教集團謀求長遠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但這也要求政府在這一過程中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更好的變管理型政府為服務性政府,更好的為教育事業發展為大眾服務。
三、結語
職教集團新模式的建設要求人們轉變固有的想法,對職業教育給予更多的重視,實現職教集團的新突破,要求實時記住創新二字,創新管理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切勿將學校與企業分離開來,要更好的發揮二者的互補作用,利用企業的文化培養高素質好技能的人才,利用人才更好的為企業發展服務,并且在這一過程中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本文有諸多不完善之處,應在日后的實踐中不斷發展補充。
參考文獻
[1]董兆偉,侯維芝.基于公司治理框架下的高職教育集團化設想〔j〕.職教論壇,2007(13):17-20.
[2]百漢剛.試論職業教育集團的形成機制與特征〔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8):45-47.
[3]洪震.構建高職校園文化突出職業教育特色〔j〕.教育與職業,2005(31):7-8.
作者:朱旭 金曉梅 單位: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文化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