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展示設計課程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文章以完善我國數字藝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特色化、專業(yè)化為方向,探索及拓展大運河文化數字展示與傳播的創(chuàng)新路徑。教師通過系統(tǒng)化、感知性和案例式的教學手法與實踐過程,開啟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學生跨媒介、跨平臺的展示設計能力,進而達到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民族精神的教學目的。大運河是祖先饋贈給我們中華兒女的文化瑰寶,擁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具有多重價值的百寶箱,亦是一個旖旎絢爛的文化場。自2014年申遺成功,大運河成為中華文明的金名片,也是中國面向世界樹立文化自信的活品牌。為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遺產,相關各級政府、社會團體及個人積極響應,紛紛投入到大運河遺產保護及相關歷史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的工作中。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先鋒陣地,高校具有傳承與傳播大運河文化的人才優(yōu)勢與研發(fā)力量。與此同時,數字化展示思維與新媒體技術手段的廣泛結合與應用,為實現在“靜態(tài)中保護,在動態(tài)中傳承,在產業(yè)中發(fā)展”這一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
1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傳遞
當今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數字時代的多元價值觀紛繁復雜,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便捷多樣,對各種社會形勢和社會問題有著更加廣泛的認識,青年學生作為中國未來的建設者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需要用中國特色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系來指導和引領,需要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來浸潤和滋養(yǎng)。大運河文化體系作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代表,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也是一種跨水系、跨領域的區(qū)域性廣義文化系統(tǒng),無論其物質屬性或非物質屬性,都為新媒體展示設計課程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知識養(yǎng)料和靈感源泉,同時新媒體展示設計課程的改革與實踐也為大運河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新的方向與視野,更是新時期社會核心價值觀的積極響應與有力踐行。推動大運河文化與專業(yè)設計課程的融合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文化自信與國際視野的新媒體展示設計人才,是本課程的重要教學目標與教學改革任務。
2“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生動實踐
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文化是一個民族流淌的血脈,是人民群眾賴以依存的精神家園。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代表,大運河文化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因此,以大運河文化為涵養(yǎng),以審美文化為追求,以創(chuàng)新活化為動力,把大運河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全過程并有機結合進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行之有效的實踐過程。兩者的融合不但可以喚醒學生的責任意識,激發(fā)其擔當精神,也是人才培養(yǎng)和文化傳承雙重使命的重要依托。2019年9月11日,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無錫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共同主辦,江南大學承辦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無錫分院暨無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下屬的十個研究中心,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大運河文化建設進行全面性、系統(tǒng)性地梳理與研究。其中“運河文旅數字基建與展示傳播中心”是以我學院為主導的研究中心?!靶旅襟w展示設計”作為其重點建設與實踐課程,將大運河文化的優(yōu)秀文化內容融入其中,不但從知識層面為學生展現大運河文化的多元性及復雜性,同時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實地調研、數據分析,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的顯性與隱性知識體系,并能夠通過信息化、數字化、虛擬化的設計手法進行創(chuàng)造性案例實踐。
3獨到的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
大運河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fā)目前更多停留在對運河本體物質屬性——大運河河道及其周邊建筑遺址的保護與數字化復原等內容上,對于非物質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創(chuàng)新性應用方面仍亟待拓展。在此背景下,我們要利用教學與科研優(yōu)勢,將大運河文化融入新媒體展示設計等一系列課程中,其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探尋大運河文化數字創(chuàng)新展示的理論基礎和策略;二是拓展大運河文化當代傳承路徑與傳播價值。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指出:“保護大運河遺產的目的是使大運河的文化遺產要素和現實經濟社會發(fā)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結合,讓大運河重生。”因此,本課程的應用價值主要表現為通過一系列的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實踐,嘗試和探索出利用各種數字技術及交互手段來傳承大運河文化的表達方式與應用范式,最終能夠使得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化傳播效應與活態(tài)傳承和發(fā)展的目的。
二、教學內容的構建與規(guī)劃
新媒體展示設計課程是我學院面向數字藝術專業(yè)的重點選修課程,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與前沿性。新媒體展示設計是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以計算機科學技術為基礎,根據一定的傳播任務,通過數字技術手段和交互體驗設計手段形成的以信息傳播、展現和表達為目的的設計活動[5]。本課程在原有傳統(tǒng)展示設計課程的基礎上迭代更新,注重數字創(chuàng)意思維的拓展與新技術手段的呈現與運用,在鼓勵學生運用AR、VR、投影等虛擬交互技術的同時,更加注重展示信息本身的創(chuàng)意表達和內涵的挖掘。新媒體展示設計的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三大版塊:第一是基礎理論教學,其內容包括新媒體展示設計的概念及基本學理、新媒體展示設計的方法論研究、新媒體與數字交互體驗、新媒體展示設計的效果評估;第二版塊是案例調研,重點是新媒體展示案例的搜集與學習,并做課堂陳述;第三版塊是項目設計與評測,該版塊需要學生嘗試展示案例完整流程,同時也是融入大運河文化主題的核心版塊。首先,學生需要對大運河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行梳理和學習,然后根據自己的梳理和調研尋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并以此為出發(fā)點進行案例設計與實踐。學生能夠展示的主題范圍相對寬泛,可以是大運河相關的一首詩、一幅畫、一個曲調、一件民俗作品,又可以是一座建筑、一件服飾、一個民間傳說或是生活習慣等內容。作業(yè)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各種展示手段、展示媒介,且不限于互動投影、數字裝置、屏幕類型,可以以實際的展示空間為依據,進行物質空間的新媒體展示設計,也可以完全虛擬,做線上展示或虛擬空間展示。除此之外,還需要有完整的展示內容大綱,以及清晰的展示空間結構圖、版面圖、效果圖、流程圖或其它能夠有效展示該作品效果的圖紙或圖例、H5等。課程的評價標準側重于大運河文化思想內涵和意境的創(chuàng)意傳達和展示效果的獨創(chuàng)性,作品要能給人啟發(fā)或鼓舞。
三、課程特色與創(chuàng)新
1系列課程聯動,搭建課程群組
新媒體展示設計課程是大三學年的重點選修課程,分兩個學期完成。第一學期以理論學習和現場調研為主要內容,第二學期則以案例設計與實踐為主體,同時與跨平臺交互設計課程進行聯動,形成課程群組。學生在新媒體展示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提出展示主題,并策劃展示大綱與可實施的技術手段,打磨設計思路,組織方案架構與創(chuàng)新點;之后在跨平臺交互設計課程中則以之前探討的內容為基礎逐步進行設計研發(fā)與測試。課程群組的搭建有效提升了設計方案的容錯率并完善成果,形成教學閉環(huán)。
2扎實理論基礎,強化實踐的落地性
新媒體展示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前期理論部分的教學注重課程的基本學理以及新時期展示設計的屬性與特征的闡述,同時引入軟硬件設備的了解與熟悉環(huán)節(jié),帶領學生參觀相關展陳設備供應企業(yè)的展示案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案例設計版塊,課程不但要求學生完成展示內容的策劃、展陳大綱及分鏡內容,同時還需要確保學生作品的落地性和可實施性。學生的作品不僅要通過DEMO的測試,而且在案例的呈現中要盡可能實現可交互、可操作、可傳播。
3突破媒介與平臺邊界,創(chuàng)新展示思維
探索運河文化歷史和人文價值、將大運河從地理空間帶進文化空間,需要多學科共同努力,進行交叉研究。其中,大運河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存檔、保護、開發(fā)與利用迫切需要尋求新技術與方法[6]。大運河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消融空間的界限,突破媒介的局限,探索文化消費主體所熱衷的形式與樣式,綜合運用網絡、科技與互動設備,鼓勵學生嘗試游戲化、體驗式的展示策略,并盡可能地考慮項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落地場景和應用場景。
四、課程探索、實踐與成果
本文對學生新媒體展示作業(yè)——“遙相因河”進行案例分析。本設計案例由四位同學合作完成。在設計初期,四位同學確立了主題,描述了用戶畫像;設計中期,四位同學進行了頭腦風暴,制定了展示方式;最后,四位同學進行了內容效果的設計與制作。該小組成員首先對大運河相關素材進行了資料整理和文獻閱讀,討論并尋找到大家共同的興趣點,同時考慮該作品的呈現方式。經過幾次的磨合,大家最終決定完成一個虛擬沉浸式展示空間。虛擬沉浸式展示空間以“橋”為切入點,各自設置一個展示項目,串聯出虛擬空間的四個展示節(jié)點,展項內容為:訪橋、尋橋、映橋和戲橋?!叭绻f河水是運河的血脈,那么橋梁便是河上的眉目”,在生活中,橋將兩岸的人民連接起來;在神話故事中,鵲鳥搭橋代表著連接愛情;在離家的游子心中,橋是孤獨與相思的載體。運河上有大大小小的橋千余座,如今的橋不僅連接兩岸,更連接著古與今、過去與未來。該組同學希望本次的虛擬展覽可以成為公眾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橋梁,讓公眾對大運河上的橋文化能有更深的了解和感知,進而對大運河精神起到傳播作用。設計實施環(huán)節(jié)要求每位同學獨立進行展項設計。初次匯報時每人需提出4-5個備選方案,經過大家多次討論后,最終確定展示方式。訪橋展項是整個展示的開場部分,觀者先是進入到一個布滿夢幻球體的長廊型空間,球面投射的影像若隱若現,當觀者站在某一個球體面前,通過手的觸碰喚醒其狀態(tài),球面便會浮現出一個個古橋的樣貌和故事。第二個展項為尋橋,顧名思義,就是尋找與橋有緣的人。該展項為一個全沉浸式空間,內部為一整個環(huán)形屏幕,屏幕待機時呈現的畫面為涌動著的水波,屏幕前設置有六個交互臺面,交互臺的屏幕與墻面畫面同步,其四壁吸附有0-9的數字模型,體驗者可以隨意組織數字,并將該數字放置在交互臺的屏幕上,此時墻面幕布上會出現與數字有關的橋的內容。此作品的特色是以數字為連結關系,例如每座橋的橋寬、橋高、橋孔數量或是建造日期等獨有的數字組合,正與每個人的生日、幸運數字,又或是某個特別的日子相同,通過互動的形式,令觀者與大運河上的橋產生一定的數字關聯和微妙的契合。第三個展項“映橋”選用豐子愷先生的漫畫作品進行重組,通過層層疊疊的玻璃進行畫面的投影,以形成一種空間的交織與時間的穿梭之感。第四個展項“戲橋”根據“商路即戲路,水路及戲路”的說法來展現中國古代戲曲的傳播現象與大運河之間的關聯??臻g中設置三大屏幕,分別為展示狀態(tài)、觸摸狀態(tài)和多人交互狀態(tài),通過選取不同的戲劇流派的片段,提取不同戲劇最具特色的部分,模擬和重組抽象的戲曲畫面,給人以耳目一新的體驗。同時,多人的揮手動作可以使畫面產生聯動效果,令屏幕上的畫面流動交融,寓意著大運河戲曲文化的變化流觴。該組作品構思較為完整,與大運河文化的主旨相互契合,提煉與表達的元素也較為準確。四個展示項目雖彼此獨立,但又彼此關聯,內涵一致,在新媒體等聲光電運用方面以投影作為主要技術手段,在充分調動觀者多重感官體驗的同時,也考慮到人的交互因素和行為特征。該組同學在深入挖掘以更趣味、更生動的形式來表達大運河精神內涵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和嘗試,同時具備了一定的表現力,達到了初期課程設定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路璐,許穎.大運河文化遺產與民族國家記憶建構[J].浙江學刊,2021(05):65-72.
[2]趙向文.保護文化遺產講好文化故事[N].大同日報,2020-05-21(006).
[3]孔曉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N].大眾日報,2018-11-28.
[4]周鵬程,張明明.新媒體展示設計[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9.
[5]徐芳,李亞寧.大運河線性文化遺產數字資源的元數據集設計與實現[J].圖書館學研究,2021(14):45-51.
作者:張明明 單位:江南大學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