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國經濟轉型的再思考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面臨經濟轉型的問題,早期的轉型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問題,打破舊的經濟體制,建立新的市場化經濟體制。一個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搞活。在這個階段里,傳統經濟、計劃的、社會主義的、市場的和現代化的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極不尋常的復雜的中國經濟的轉型問題。目前來看,轉型已經進入了第二個階段,這一階段,繼承了復雜的一階段的經濟環境,進入了“改革的深水區”,困難程度和不確定性更大。其主要任務就是形成一種穩定的經濟制度和社會制度。這一階段的經濟特征與模式矛盾突出,除此以外還出現了其他的如城鄉差距、貧富差距、信用缺失和競爭無序等問題,接下來就從基本的轉型問題梳理,逐漸摸索出中國經濟轉型的思路和問題。
關鍵詞:經濟轉型;計劃經濟;經濟制度;經濟特征
1轉型經濟的內涵
對于內涵的界定是從30年的改革開放的經驗中摸索出來的,是實踐檢驗出的理論,目前有以下幾種觀點:(1)經濟體制的轉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2)經濟結構的轉型:由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低層次向高層次的轉型。(3)所有制關系的改革:公有制逐漸改向多種所有制并存以及混合所有制。(4)開放程度的深入:有封閉逐漸走向開放的國際化。(5)經濟增長方式: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向集約的轉型。洪銀興把中國經濟轉型的內涵描述為三個方面:一是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市場化;二是傳統經濟向工業轉型的工業化;三是由封閉向開放轉型的國際化。目前對于中國經濟轉型的內涵中國理論界基本得出了一致的意見,即從市場化入手,伴隨著社會制度及相關配套制度的改革,所有制關系的改革要考慮量和質的問題,增量上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存量上從公有制內部進行改革,同時要有開放的姿態來應對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
1.1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
計劃經濟體制通常被稱為指令性的經濟體制,是指由政府制定經濟指令來控制國家宏觀經濟,并且滲入到國民生活的微觀領域,它的基本經濟特征有如下兩點:(1)政府對工廠以及各種重要領域的企業以及農村土地擁有控制權和所有權,對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的具有絕對的管理權。(2)計劃者生產指標、生產指令,生產資料在各種生產主體之間分配。計劃經濟為中國后期的改革開放留下了豐厚的遺產。1952年~1978年間工業產出的年平均增長率是11.5%,工業產出占全國GDP的份額從1952年的18%上升到了1978年的44%。除了個別政治不穩定的年份,如1961年~1963年,投資率也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一些年份甚至超出了25%。但是政府不是萬能的神,特控制了供給卻控制不了需求,人們的需求滿足不了,并且指標配給,資源分配的制度大大抑制了生產的積極性與創造性。1952年~1978年,資本形成總額的年平均增長率為10.4%,1978年已經是1952年的13倍,但是居民消費僅增長4.3%,1978年僅為1952年的3倍。另外,中國的產業政策將本來就稀缺的資源壓在了技術密集型的重工業,如鋼鐵、化工等,雖然建立起了工業的基礎,但是技術發展的卻極為低端,資產的使用效率相當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它的作用就是通過被計劃忽視的價格機制組織化、制度化的達成供需平衡。一直以來,我國的發展都在重計劃,輕市場,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黨的十二大的召開,正式確立了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才進入了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通道。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就成了我們重視的關鍵點,適當的約束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好約束權力的制度的籠子是減少尋租腐敗問題的有效手段。同時,市場化過程也要特備關注產權明晰以及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最后達成一套穩定輸出效益的市場化體制。
1.2所有制結構的轉型
1978年前后,大量的民營企業涌現出來,中國經濟正處于市場化的轉軌階段,為了搞活市場,政府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但是這一階段,產權保護制度極不完善,民營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同時民營企業會受到其它所有制企業的排斥和歧視,這也是很大程度上集體所有制的發展原因。到了1996年,中國已經發展出了三元的工業結構,國有、集體和民營。1996年至今,所有制改革的方向與前一階段不同,其中里程碑似的事件就是《公司法》的頒布,他為我們國企改革描繪了一幅可能的藍圖,在《公司法》的框架下,國有企業可以股份制改革并以股權的形式出讓股份,使得形成混合所有制成了可能。20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工業在重組、競爭和私有化的環境中發展起來,但是混改進程緩慢,政府沒有大力推進一些領域的私有化進程,政府實在沒有理由控制一般競爭性的部門,因為在政府的控制下,這些部門效率低下,利潤很低。私有化與我們的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并不矛盾。我們常提到的公有制,并非狹隘的指公有制企業,而是指公有資本和集體資本。如此,我們所強調的公有制為主體指的是公有資本或集體資本為主體,而不是公有制企業為主體。所以我們至少可以從中收到以下啟發:第一,既然是公有資本為主體,那么控制國民經濟命脈的不應是公有制企業,而是公有制資本。那么非公企業的數量絕不會影響對于國民經濟的控制,所以我們應該允許在社會壓力限度內一部分劣質的國有企業以拍賣或者股權轉讓等形式退出。第二,既然公有資本要控制國民經濟命脈,那么“非命脈”領域政府就應該開放,相關企業應該結合私有資本,甚至完全有私有資本接手,私有資本的注入甚至是完全的私有化會給企業更強勁的發展動力。第三,有關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并不需要國有資本全資占有,可以保留話語權的同時出讓一部分股權,引進非公資本來搞活企業,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活力。甚至可以學習英國的“黃金股權”的形式,以小份額的股權占有絕對的話語權。
1.3經濟結構的轉型
賈國雄認為經濟結構的轉型就是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的轉型。二元經濟———現代化的工業和商業等已經有了較為大的發展,但是中國的內地(中西部)以及廣大的農村地區還是較為落后,想要過渡到一元經濟的必經之路為城市化;朱廣華認為,經濟結構的改善是以所有制改革為前提的,產業結構的調整不能靠其自身,而應與所有制調整相配套;洪銀興認為經濟結構轉型有四方個面:一是農業勞動者向非農勞動者轉變,二是城鄉人口比例的提高,三是工業內部邁向高端化,四是服務業內部自身的調整。根據姜作培分類,把經濟結構的分類分為:產業結構、需求結構、貿易結構、要素結構和企業結構。其中產業結構處于中心地位,產業結構受到其他幾個要素的影響,最為直觀的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受貿易結構調整的影響,珠三角產生了制造業的倒閉潮。其他幾個方面筆者不打算贅述。筆者認為,產業結構不會自己調整,政府應該制定預見性的產業政策來相應的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制定好自己的主導產業和確定培育和發展自己的新興產業。至于預見性怎么把握的問題爭論———創新和需求行為的未知,要改通過兩套機制來實施。政府制定戰略型的產業政策為通道一,制定鼓勵創新的機制為通道二。政府制定的戰略產業要及時評估,把握好是加大投入還是放棄投入的標準;而鼓勵創新機制要在各個領域內實施,而不是僅僅在政府指定的某些部門或產業中,由市場決定哪種創新的去留,制定好鼓勵政策的實施標準。
2轉型成本的研究
盛洪將經濟轉型的成本定義為體制轉軌的成本,包括放棄改革所獲得的最大收益,即改革的機會成本。樊綱依據成本發生的原因與特點可以將成本劃分為實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實施成本在概念上包括改革過程一切由體制決定的信息不完全、知識不完全、制度預期不穩定所造成的效率損失;摩擦成本是指因社會上某些利益集團對改革的抵觸和反對所引起的經濟損失。陳丹丹將轉型成本定義為由計劃經濟制度均衡狀態向市場經濟制度均衡狀態過渡產生的非均衡而造成的費用支付或者效率損失。筆者認為,按照轉型的過程可將轉型成本分為設計成本、論證成本、摩擦成本以及維護成本。設計成本是在改革過程中由于信息知識創新能力的問題所造成的損失。信息的不足會引導政策的制定向著錯誤的方向偏離。而知識以及創新能力的不足會導致改革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改革的機會成本太大。論證成本是制度設計出來在試點過程中發生的未預料到的問題的搜尋學習相關制度,或是重新啟動改革設計的成本以及時間成本。摩擦成本是指改革阻力所消耗的時間成本與物質成本。制度改革會造成利益的重新分配,會造成新舊勢力的矛盾斗爭,改革的程度越深、幅度越大,斗爭就越激烈。除此以外,人們固有的行為和觀念也會成為改革的阻力,成為改革的摩擦成本。最后維護成本是指制度穩定的輸出功能所必須耗費的成本。轉型具有剛性,降低成本的空間有限,但并不能夠說明我們就沒必要關注其大小,因為改革過程中會有非必要成本的上升,所以控制成本在合理的范圍是必要的。除此,按“誰受益誰承擔”但原則進行分擔成本是公平的,不但能減少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利益的“碰撞”,而且也能為更深化的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
3實踐過程中新挑戰
轉型的過程中,雖然國力不斷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出現了新的問題,具體如下幾點。
3.1權力資本的擴張
貪污受賄腐敗問題突出。由于反腐工作的最近幾年的密集展開與披露,讓我們見識了腐敗的程度之深。市場化卻沒有健全的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做后盾,而審批權又攥在官員手里,而且行權缺乏監督,導致了政府官員的權利資本化,為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3.2貧富差距的擴大
我國2016年公布的基尼系數為0.465,比上一年增加了0.003。雖然城鄉總體收入水平都在提高,但是差距在逐漸拉大。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體制決定了城鄉勞動生產率方面的巨大差異,戶籍制度更是加深了這種分割,農民享受不到公平的福利待遇,農民進城也是困難重重,于是就造成了農民的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拉大。
3.3市場秩序的混亂
信用缺失、假冒偽劣、管制錯亂、無序競爭嚴重的侵害了人們利益,原因是維持市場秩序與信用的規則制度不完善,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就會影響市場經濟的發展。以上問題的出現是轉型過程中過渡時期不可避免出現的秩序混亂,種種矛盾正在顯現,怎樣處理考驗著黨和人民。總之,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我們慶幸把握住了大的歷史機遇,使我國從一個經濟及不發達的,指令控制著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落后國發展成為今天的第二大經濟體,國際話語權也隨之提高。同時我們更應該總結個吸收發展中的失誤與教訓,使改革越來越在正確的道路上進步。中國轉型的特點和軌跡正越來越清晰,那種節奏清晰,不求一步到位的“漸進式”改革值得我們深入的分析總結。
參考文獻
[1]洪銀興.中國經濟轉型的層次性和現階段轉型的主要問題[J].西北大學學報,2006,(3):5-12.
[2]賈國雄.中國轉型的內涵及相關問題的經濟學分析[J].青海社會科學,2006,(1):34-37.
[3]郭俊華,衛玲.中國經濟轉型問題若干研究觀點的述評[J].江蘇社會科學,2011,(2):69-74.
[4]巴里•諾頓.中國經濟轉型與增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5-73.
[5]朱光華.讓經濟理論更加貼近現實[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6]姜作培.結構調整: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取向與路徑選擇[J].探索,2009,(5).
[7]盛洪.中國的過渡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樊綱.兩種改革成本與兩種改革方式[J].經濟研究,1993,(1).
[9]陳丹丹.中國經濟轉型成本的測度:1978-2007年[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0,(2):40-77.
作者:張飛 單位:天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