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國經濟結構視域下大學生就業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人才資源合理配置才能讓中國的經濟平穩、良性發展。通過對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視域下大學生就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增強大學生對就業市場及經濟結構的了解,擴大大學生自身的專業優勢,提高職業競爭力,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有力保障。
關鍵詞:中國經濟結構;大學生就業;多元化;自主擇業
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當代大學生就業受制于中國目前的經濟結構。我國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經濟結構逐漸變得多元、開放,需要高等教育為其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而當前各行各業的規范與對人才的要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因此,本文通過對我國當前經濟結構特征解讀,分析導致大學生就業現狀的相關原因,探索相應的改革舉措,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1中國經濟結構與大學生就業之間的關系
中國的經濟結構與各行各業的就業情況息息相關,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對中國的經濟結構具有重要的影響,大學生的就業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中國經濟結構的比重,甚至可以帶動一個行業的興盛和繁榮;同理,大學生的就業也深受中國經濟結構的影響,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大學生從業的意愿和想法。因此,中國的經濟結構與大學生就業之間關系密切[1]。
1.1大學生的就業對中國經濟結構的影響
大學生是社會勞動力中的特殊群體,是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的、最具創新活力的人力,一旦他們投入經濟活動之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社會普通勞動力無法比擬的[2]。高素質勞動力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沒有高素質的勞動力,就沒有經濟效率的提高,也沒有經濟發展質的飛躍。因此,大學生就業會對中國經濟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3]。
1.2中國的經濟結構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經濟結構的調整就是經濟發展要素的重新配置和人才資源的重新分配。以人才需求為導向的大學生就業市場必定因為經濟結構的調整而發生重大改變[4]。但是,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高等教育資源分配的失衡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滯后會導致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專業結構性矛盾和地域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并長期存在。
2當前中國經濟結構環境下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策略
2.1增強大學生對就業市場及經濟結構的了解
根據上海財經大學2013年度“千村調查”項目顯示,農村適齡勞動力中選擇外出務工或經商的比例為35.1%,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量,雖然他們沒有非常專業的技術和技能,但是在當前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建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他們的就業相比大學生的就業而言,更加容易。同時,大學生的畢業人數逐年遞增,以2015年為例,約為749萬人,加上以往畢業未就業的人數,大學生待就業總數逾800萬人,大學生的就業市場受到了很大挑戰。如果大學生對中國就業市場的了解還不夠充分,以及對我國的經濟結構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大學生的就業就會很盲目,會出現個人就業意愿與市場需求就業崗位之間的不匹配。因此,面對嚴峻的就業市場,應增強大學生對就業市場及經濟結構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優勢。我國目前的經濟結構顯示,新興的信息技術產業以及節能環保型企業會獲得更多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在這一基礎之上進行分析,大學生就可以盡力爭取就業市場中符合自己自身條件且就業前景好的崗位[5]。
2.2提高大學生自身的專業優勢及職業競爭力
目前,我國經濟結構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不平衡,中小企業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缺乏自主品牌,高污染、高能耗產業比重較大,這些產業結構急需得到改變。我國正在不斷鼓勵發展新型環保以及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經濟結構的調整,對大學生的技術水平以及專業知識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如何實現將大學生的自身能力與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適應,促進大學生的就業,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以及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用工荒”的問題將是需要研究的方向。實現大學生的有效就業,不僅需要學校教育要更加符合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經濟結構當中對人才的要求,同時,也要大學生主動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術,在未來的就業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因此,大學生在就業當中,應在專業性的平臺上施展自己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優勢,獲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視域下研究大學生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學生的就業與我國的經濟結構聯系緊密,大學生的就業研究離不開對當前中國經濟的宏觀視域的分析。近年來,就業市場愈發嚴峻,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為了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讓大學生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需要大學生在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與能力,改變傳統就業、擇業觀念。高校需要積極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就業觀,為大學生提供更多準確、有用的就業信息,結合當前經濟結構形勢,對具體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從而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整合,促進大學生就業。
參考文獻:
[1]邢繁輝.當代中國經濟結構視域下大學生就業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2:3.
[2]成長群.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以湖北大學生就業調查為例[D].武漢:武漢大學,2010:12.
[3]史慕華.政策網絡視閾下的中國大學生就業政策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4:7.
[4]何仕.當代中國大學生就業的經濟學研究———以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為例[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4:6.
[5]徐濤.淺析當代中國經濟結構視域下大學生就業研究[J].金田,2014(1):402.
作者:李曉楠 單位: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