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全民創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黨中央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作為當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積極有效的發展經濟的措施,它對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在分析其作用的基礎上,經過進一步研究探索了推動全民創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全民創業;經濟發展;促進作用
隨著改革的深化,我國進入了經濟結構調整的轉型時期,為了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黨中央提出了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決策。各地區要深刻認識全民創業對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推動全民創業的進一步實施,以更好地發展地區經濟。
一、全民創業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1.轉變全民有關創業的認知。全民創業以政府倡導的方式對廣泛的存在于我國經濟結構中的民營經濟予以認可與鼓勵,轉變了長期以來人們對民營經濟的看法。這一政策引導并非偶然為之,它是在從政府到公眾逐漸對民營經濟觀念發生改變的基礎上慢慢形成的。由剛開始被承認為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積極而有益的補充,逐步被定格為改革開放過程中市場經濟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這些過程中,計劃經濟逐漸弱化,市場經濟逐漸強化。尊重市場規律、作為經濟發展重要動力的個人創業逐漸被人們認可并且受到人們的推崇。
2.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指導。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以自發形式產生壯大并且不斷地積累著自己的經驗,尋求著發展的積極路徑。從國家的政策方面,將民營經濟從社會主義經濟的有益補充升級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社會對這一經濟形式的認可與高度重視。但是這樣的認同還不足以真正指導民營經濟的創業實踐,直到國家從促進經營角度界定了非公經濟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角色定位,民營經濟的實踐意義才得到了進一步明確,而全民創業更是國家從政策層面對非公經濟實踐意義在科學層面上的合理的方法論的表述,更加提升了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了一種人人參與創業的積極氛圍,這無疑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有利于國家制定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我國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很長的計劃經濟體制指導時代,在計劃指令制約下,我國的市場環境先天不足,而且發育也并不完善,民營經濟失去了許多發展的機會,缺失了迎接當今世界經濟大潮的必須的積累過程。因此,僅僅只依靠民營經濟自己在當前全球化的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下左沖右突尋求更好的發展顯然是不現實的,要想推動民營經濟更好地發展,國家必須要為其營造一個適合其發展的良好的大氛圍,并且要從政策層面予以大力扶持。但是,政策的制定必須要建立在社會對民營經濟認同的基礎之上,否則國家既使制定了有關這方面的政策,由于缺乏廣泛認可的群眾基礎也是難以執行的。全民創業價值理念的提倡,對于民營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使得國家的相關政策能圍繞這一原則而制定,這就進一步激發了這種經濟形式的內驅力,更好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4.促進政府部門的職能轉化,更好的服務民營企業。認同了全民創業的價值理念,也就認同了蘊藏于其中的現代經營服務意識。在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民營企業的經營者一直以來都是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對象,而這些職能部門對民營企業經營者的管理大多都體現于行政手段,各種管理也更多的傾向于方便于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者,根本沒有從民營企業經營者的角度去考慮,這顯然也就缺乏了政府職能部門的服務功能,這與新時期發展背景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明顯是不匹配的。全民創業的運行機制要求政府職能部門必須體現現代化的服務意識,并在服務理念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管理理念,逐漸弱化行政功能,重新界定政府職能部門與民營企業的角色地位,更好地為民營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凈化市場環境,使民營經濟沿著健康的道路發展,以促進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推動全民創業的有效策略
1.強化全民創業意識。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僅只在于具有豐富的資源和與之適配的資本,還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全民的創業意識。人們正是基于創業意識這一實現個人更好發展的內驅力,通過不懈的努力,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增值,并拓展更加適宜的生活空間。但是由于長期的市場計劃經濟的制約,人們的創業意識還沒有普遍樹立。特別是一些經濟落后地區,人們的思想還被嚴重禁錮,創業意識還明顯缺乏,使得這些地區的創業進程明顯落后,從而也導致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緩慢。基于此,要想推動全民的創業進程,當務之急是要改變人們的從業理念,強化人們的創業意識。職能部門要通過政策宣傳和價值引導,推動人們解放思想、改變觀念,使人們的思想由封閉保守變得開放活躍,由安窮樂貧轉變為追求財富,以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創業致富的積極熱情,讓創業理念深入人心,并成為人們一種常態化的價值取向。
2.調動全民創業積極性。人民群眾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全民創業更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源泉,一個地區如果僅僅只依靠自己的支柱產業和幾個龍頭企業而沒有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創業,就難以形成真正的市場經濟。這主要表現于:一方面,是人們缺乏創業熱情。一些人面對市場熱潮而無動于衷,他們滿足于小富即安。另一方面,是人們普遍缺乏創業能力,看著別人創業致富而無能為力。還有,就是缺少創業資金。一些地區長期以來發展緩慢,人們的收入較差大多沒有資金積累,想創業又難以啟動。基于此,要想促進全民創業活動,必須要激活這些創業主體。首先要指導人們本著非禁即入的原則,尋找創業的突破口,尋找冷門新業態,以降低創業門檻,促進普通人的創業生成。其次,要鼓勵體制中的人員走出機關單位,憑借著他們的信息優勢和人脈資源,重新在經濟市場中尋求自己的角色定位,創辦實體企業,并引領群眾的創新實踐。再者,還要進一步激發現有企業的創業主體,增強他們的憂患意識,推動他們將企業做大做強。這樣通過激發各層次創業主體的創業積極性,實現大眾創業,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
3.構建順暢的創業組織機制。各地政府要將促進全民創業作為工作重點來抓,要基于對創業者的支持和扶持積極完善有關創業的組織機構。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在全民創業過程中的規劃引導、政策指導、管理服務方面的職能,進一步建立健全責任體系,以確保對創業者的政策扶持能夠落到實處。并且在基層選拔創業能人,讓他們既有自己的事業又有一定的幫扶對象,以標桿示范效應帶動周邊的人創業,樹立創業明星、創業典型,以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進一步促進當地的全民創業實踐。
4.優化全民創業的整體環境。良好的創業環境能夠有效地促進創業者的創業實踐,一個成熟的創業者更加看重的是所創業地區的政策支持、勞動力素質、人們對創業的認可度、當地的人才培養機制、當地的資源配置這些促進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當地政府要為創業者提供可持續性的體制環境、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轉移順暢機制、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創設引進人才的優良環境等,這樣才能夠解除創業者的后顧之憂,促進創業者的創業實踐。
三、結語
全民創業是富國強民的積極舉措,它能夠有效地促進經濟的發展。各地區要統一認識,改變傳統的經濟管理理念,積極引導當地群眾參與到黨中央倡導的全民創業活動中。通過培養民眾的創新意識拓展人民群眾的創業路徑,以激發他們的創業積極性,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成軍.如何激發全民創業活力[J].人民論壇,2019(01):110-111.
作者:劉曉光 單位:平頂山市勞動就業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