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住房公積金專項審計引發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部分企業存在虧損、停產停工、生存困難。通過對各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行為的分析,我們發現拖繳、欠繳住房公積金的多半是貧困、改制企業。就這些企業而言,其經營狀況和資金來源情況不穩定,又直接關系到“改革、發展和穩定”,管理中心本著從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在企業的住房公積金欠繳問題上通過政策宣傳,下達執法建議書或者上門催繳等方式,督促單位繳納住房公積金,但效果不明顯。實施住房公積金行政執法的直接依據僅有一部《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屬于行政法規,并且沒有出臺具體化的行政執法實施細則,缺乏配套的法規體系,太顯單薄,可操作性不強,對管理中心的具體行政執法權限沒有詳細而具體的規定。另外,公積金管理部門作為執法主體,《條例》所賦予的執法手段單一,缺乏法律賦予的強制執行手段和必要的檢查審計權,使得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面對違反《條例》規定的行為感到力不從心。住房公積金繳交面臨以上種種窘境,不是單一原因促成的,我們應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探悉原因,尋找對策,為企業、為職工謀福利,全面發展房改資金事業。
本次住房公積金專項審計發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同時引發了如下思考:
(一)加強輿論宣傳,提高職工維權意識
繳存住房公積金是企業對職工的一項基本社會保障,雖然近年來職工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強,但是仍有大量職工不敢維權、不屑維權、不知如何維權。可見提高職工自身的維權意識,對完善社會保障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維護職工權益包括保護職工的隱私,通過輿論宣傳,使職工了解到這一點,敢于站出來維護自身利益。加強輿論宣傳,還能讓不懂擁有哪些權益的職工更加知法懂法,熟悉維權的渠道,提高勞動者的自我保護能力。
(二)積極處理職工投訴,健全監管體系,保證監管到位
作為維權部門應時刻把勞動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積極正確處理職工投訴。一直以來,我國住房公積金行業監管體系不夠健全和完善,監管力度有限,且缺少專業的監管隊伍,內部監管的缺失會造成內控和自我約束監督不到位。住房公積金行政執法的專業性、法律性都很強,執法人員對于法律、法規等的理解和運用,將直接對執法對象的權益產生重大影響。這就要求組建一支專業的執法機構和隊伍,將具有法律知識和一定執法經驗的人員充實到行政執法工作的第一線,進一步提高執法隊伍素質。只有健全和完善監管體系,才能從根本上保護職工的切身利益。
(三)教育整改為主,行政處罰為輔
在審計工作中發現企業對“行政執法”、“行政處罰”這一類詞語很敏感并且反感,所以在前期溝通階段應該緩和一些,“進得了門,才做的了事”,通過正面的宣傳教育,讓企業負責人主動端正態度,引導企業法人自動去獲取住房公積金違法行為的處理方式和方法。當然頑固的企業也是客觀存在的,對此類單位的做法是,向企業負責人嚴正的告知從立案至做出行政處理的具體過程,同時告知企業管理中心有對其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曝光予以通報批評的權力,告知企業,管理中心已經做出的曝光單位情況和曝光渠道,用事實說話,讓其三思。
(四)政令統一,建立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住房金融法律體系
目前,規范住房公積金管理的法規除國務院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外,主要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的一些規范性文件。這些規范性文件雖然沒有條例的法律效力高,但實踐中卻對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有著政令不統一的強制性要求。嚴格的立法規定能使住房公積金制度具有法律保證,法律的尊嚴同時可以強化政府的責任感、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的使命感和公眾對該制度的信任感,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住房金融法律體系,規范住房公積金的運行,使之有法可依。改變各地為政的立法局面,梳理各地的住房公積金實施辦法,頒布統一的《住房公積金法》,建立全國統一的住房公積金法律制度。(本文作者:王鑫 單位:大連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