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與改進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做好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1、做好國有資產管理是對民眾負責的行為
國有企業發展壯大既是企業的自我需求,也是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必然要求。國有企業最終是人民的企業,國家及相關機構僅僅是人,作為重要的社會資產,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很多經營者就是鉆制度的空子,在監管的不到位中尋租,利用國有資產進行自我利益的追逐,給社會帶來了不良的影響。比如宋林等人,利用其身份,將華潤旗下的國有資產進行低價出售,高價購入無用資產,造成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現金資產流失。一些企業的高管將有益的業務轉給自己的家屬,造成國有企業利潤的流失等等?,F象都表明國有企業進行資產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提升民眾對國家的信任,提升黨群關系,提升政府形象。
2、做好國有資產管理有利于提升決策的科學性
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目前仍然較為疏忽,很多的資產管理不到位,無法真正落實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沒有真正做好企業的管理。這樣就會導致企業的會計信息和數據與實際情況有差異,造成企業的經營者無法真正掌握企業的信息,從而導致企業經營層不能夠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做出科學的決策。作為國家重要的經濟力量,國有企業的經濟決策如果不科學,將會造成經濟發展出現偏差,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數據如果不真實,就會造成中央的決策出現偏差,這樣就會造成經濟發展出現問題。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力量,需要做好其資產管理,為國家的經濟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基礎。
3、做好國有資產管理有利于推動國有企業的改革
近期,國家提出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理念,并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這一指導性文件,這個方向是符合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和市場化發展的方向,有利于國有企業的發展,文件中提到,要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有骨干企業,國有企業的發展和整合是未來國企改革的重點,同時國有企業也將推動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這些目標和改革的措施都離不開對國有企業的管理,只有加強國有企業的管理,才能夠更好地推動國企的發展,其中國有資產管理更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需要結合國有資產的管理,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的改革,推動國有企業的市場化發展,才能夠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家,營造一個良好的國有企業發展環境。
1、國有資產評估隨意性強,制度不健全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股份制改革是未來國有企業的重要方向,國家也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案,但這種改革是需要依托科學、合理、規范的資產評估市場和制度的支持。目前,從現有的貪污情形分析,國有資產的評估不合理是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原因,很多地方的國有資產并沒有使用招拍掛的方式進行股權轉讓,而且一些內部的折股或者資產評估等都是不合理的,很多國有企業同民營企業進行合作的時候,國有資產評估價格都低于市場合理價格,一些資產的轉讓也低于正常的市場轉讓價格,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
2、國有資產使用不規范,保值增值壓力大,閑置嚴重
現實中很多的國有企業資產使用存在不規范、閑置浪費的現象。一些國有企業的資產購買預算不合理,重復購買或者購買價格遠高于正常購買價格,近期曝光的一些國有企業購買U盤單價超過千元等現象都是表明國有資產購置存在問題。在資產的使用上,很多的國有企業資產使用隨意性強,一些國有資產私用的情形屢見不鮮,國有資金被挪用的現象也經常有報道,甚至一些國有企業的億元存款不翼而飛,很多國有資產一年都沒有使用過,購買的意義不大,造成閑置浪費嚴重。另外,一些國有企業使用各種方法進行利潤的轉移,造成資產的收益不高,嚴重影響了國有資產的真實價值,然后再以此為理由進行折價轉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3、國有資產監督不到位,會計核算不健全,管理意識薄弱
由于國有企業的大多數管理層是沒有股份的,同時其薪酬待遇相對市場較低,造成很多管理層通過各種方式提升自己的收益,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意識不強,造成整個企業沒有足夠的制度和文化支持員工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國有企業內部的財務會計人員的能力參差不齊,很多會計基礎不扎實,會計制度不健全,對資產的內部管理和賬目核算不完善,造成很多的企業資產管理不到位。據審計署披露2005—2013年,某公司及下屬單位將本應計入營業外收入的“幫扶”資金計入資本公積、將本應資本化的利息支出計入當期財務費用等,導致9年間共計少計利潤89.71億元。另外,一些相關的機構對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審計不夠,監督不到位,對相關的問題也沒有進行處理,使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無法真正得到提升。
三、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措施
1、完善市場評估體系,加強市場監督,加強透明公開化建設
為了更好地做好國有資產管理,必須加強資產評估制度的建設,促進評估市場的規范化。國有企業在股份制改革及以資產入股新設企業的過程中,要選擇具有市場公信力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相關主體和評估機構也要提升規范化意識,對國有資產的評估要遵循市場原則,避免扭曲其原有的價值。對于轉讓股權和資產的行為,企業要做好公開化的招拍掛,完善資產的報廢和轉讓制度,避免暗箱操作,同時加強對資產轉讓的審計工作。對于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相關的媒體機構也要加強監督,以市場力量的作用引導國有企業正規化操作,減少人為的尋租,通過市場的監督,強化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能力。
2、明晰各機構的職責,強化領導人責任追究制度和離職審計
對于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相關機構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對于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要管理到位。審計機構要做好相關的審計監督工作,內部的財務部門要做好資產的管理、賬目的核算等工作,資產使用部門要做好對資產的合理使用和維護,資產管理部門要做到相關資產都已經備案記錄登記,做到有賬可查。國家也要進一步明確相關主管人員的責任,做好對相關人員的離職審計和在職審查。在職期間,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做好對資產的管理、使用,保證資產的保值增值,對于放任資產流失、導致資產使用不當、重復購置等現象的負責人要進行追責,避免資產的流失。對于離職審計,審計部門要加強對國企經營層的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相關人員的資產管理責任進行審計,并將嚴重不合規的行為移交處理。
3、加強相關資產的信息化建設,完善會計核算,盤活存量資產使用
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也需要現代化的手段,而不能夠僅僅通過過去的手工操作,同時要通過現代的手段加強實時監控,提升監控的效率和有效性。對于資產的管理,國有企業要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建設好信息化系統,做好信息的共享和更新,企業要做好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做好資產的編碼、入賬、系統錄入等工作,并檢查數據錄入的全面性。企業要建立起全面的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做好相關的授權審批,加強對信息的管理,避免一些人員隨意更改系統中的數據。企業內部要建立起完善的會計核算,完善資產臺賬管理,做好會計核算工作,通過盤活存量資產流動的機制,加強資產的高效運用以及資產的狀態管理,保證資產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加強財務會計隊伍建設,完善績效考核體系
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離不開相關的財務會計人員,企業要加強財務會計隊伍的建設,提升財務會計人員的能力和素質,保證其相對獨立的組織地位。企業要招聘一些有能力的專業人員,進一步強化財務會計隊伍的能力,同時提升內部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通過在職學習等方式提升個人的素質,相關的財務會計人員還需要提升自身的計算機能力,以推動信息化建設。另外企業要進一步完善其績效考核體系,通過提升相關人員的待遇,減少其利用國有資產獲取私利的動機,并增加其機會成本。同時,企業要以績效考核提升員工的積極性,讓一些有能力、負責任的財務會計等相關人員得到職務晉升的機會。
5、提升管理意識,完善資產購置的預算,明確“三重一大”的決策和審批程序
總之,國有企業的管理層要塑造有利于資產管理的企業文化,通過提升員工的意識,加強對資產的管理,在內部也要宣傳資產管理的意義,通過自己的行為傳遞相關的理念。同時,企業內部要完善資產購置的預算體系,強化資產管理的相關制度,明確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的決策和審批程序和流程,避免“一言堂”,加強集體決策和陽光化決策,增強投資和資金使用預算的明細化程度,對重要干部的任免,要保證對其德、能、勤、績、廉的全面考察,提升干部任免的公示化程度。通過執行到位的制度建設,企業可以加強資產購置的預算編制和審批,加強預算的公開、透明,增強內部自我監督預算的合理性,保證資產購買的價格相對公允,提升資產保值增值的能力。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的重要經濟力量,做好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對國民經濟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目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歷史機遇下,相關主體更要加強資產的管理,提升企業市場化的能力。對此,本文也探討了相關的策略,希望能夠對企業有所幫助。
作者:吳志強 單位:常州市武進工貿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