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礦山固定資產管理問題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
固定資產管理為礦山精益化管理的關鍵。經規范招標、設計方案優化,可壓縮“投資與工程”的成本,有效減少企業財務費用與折舊費,提升固定資產利用效益;投資問題上抓好投資規劃,能有效規避資產閑置,提升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等;于生產經營上,強化固定資產管理,能合理有效的優化資源配置,亦能延長固定資產應用壽命,壓縮固定資產運轉維護成本,進而最大化的提升企業經濟效能,杜絕資產流失,促進資產值增值。因此,礦山對固定資產進行科學管理及正確核算,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固定資產日常管理程序
(一)固定資產分類
依作用固定資產可分為三類:其一,通用設備。包含“傳導設備、機械設備、運輸設備、儀器儀表、自動化控制、施工機械、工具、非生產器具及設備。其二,專用設備。包含選礦廠專用設備、采礦場專用設備、電力專用設備等。其三,房屋、建筑。包含“生產與非生產”用房、危險物品倉庫、簡易房以及別的建筑物。
(二)固定資產的建賬與日常管理
1.依據固定資產管理單位所出具的“使用部門、月折舊額、類別、累計折舊額、存放地點、原值、購買日期以及固定資產驗收單”等創設《固定資產臺賬》。2.固定資產崗位的會計應復核的卡片內容,依《企業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表》與礦山自身相關規定以平均年限法固定資產依月計提折舊,平均年限法的“折舊率與折舊額”的計算公式為:(1-預計凈殘值率)/折舊年限×100%=年折舊率;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月折舊率。3.各部門務必詳細記錄下每次對流動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4.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務必對部門間調整使用的“固定資產”及時開出“調撥單”且即時上報財務部辦理一切相關手續,給日后資產核對打下基礎,保障固定資產“賬卡物”三方相符。5.需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對丟失及報廢的固定資產組織有關人員調查出“原因”并且給予處理意見,上報審皆后去財務部門進行相關手續的辦理。6.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對“暫停使用與閑置”固定資產展開統一的庫存管理;在庫存的資產重新利用前務必由專門人員展開“保養檢查”之后,才能再一次投入利用。
(三)固定資產的盤點和清查
每年年末務必清查、盤點各部門管轄的“固定資產”,主要內容有:固定資產的“流向、數量、使用狀況與現狀”;對清查和盤點后的固定資產結果需進行《固定資產盤點報表》的編制。
(四)固定資產清查結果的處置
對無法維修及失去利用價值的資產,記錄到報廢申請表內,并且經技術部門進行核查鑒定審批以后,到財務部門進行報廢除賬手續的辦理;若是所報廢資產其零配件拆除以后作其他維修配件利用的以及出售的,經審批后報財務部錄入賬內;需維修的,則使用者依相關規定進行處理;進行盤盈與盤虧的,依《會計核算標準作業程序》的相關程序展開賬務處理。
基建剝離工程的折舊
1.露天礦山工程包含“基建剝離、防洪溝渠、運輸線路、排土場地”等。煤炭業于1954年提出維簡費概念,后在國家許可下于礦山企業構設此費用。此費用為礦山展開開采生產所需再投入的“工程費及維護費”礦山業維簡費,標準為每噸原礦提取15-18元,提取的“維簡費”皆納進生產成本。
2.依“露天與地下”礦投資結構及生產特征,依基建剝離工程特點依礦石量來分攤基石折舊費,設備與安裝工程及工器具的投資則依利用年限進行分類來計算提折舊費。
礦山固定資產管理中易忽視的問題
(一)人員組織機構精簡,易帶來管理精細化不足
精簡、高效原則,符合現代企業組織機構的創設,只是極易給固定資產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實施帶來阻礙,對固定資產管理問題上也許會發生部門間權責不明確。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為極其復雜活動,涉及企業所有部門,只有明確權責、共同參與,方可抓好與落實固定資產管理活動。并且,務必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問題上,務必安置具責任心強、工作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專職人員。
(二)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重采購、輕管理”問題
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上,大多數企業普遍存在重采購、輕管理的現象,或是出現“重財力與人力管理、輕物力管理的問題。礦山完成固定資產購建工作后,需對設備展開及時的清點與檢測,且認真貼上標識牌。若出現不合格現象,結算手續不予辦理,不可交付使用,且依合同內所規定的條款及時向此事責任人傳達索賠及退貨信息。對設備企業需按期展開盤點,核對“賬卡物”三方符合。務必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要抓好落實,做到行之有效規避形式主義,真正做到環環緊相扣、物物有人管,管理工作不走過場,依章辦事、按法理財。
(三)固定資產完工后“驗收審批入賬時間過長”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企業集團,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過程里,極易發生固定資產購建完工以后,出現竣工結算所用時間過長問題,令固定資產早已經投入使用很長時間或是幾年后賬面上還置于工程在建狀態。企業需對工程“驗收審批及管理體制”進行改進與完善,明確落實固定資產管理在各部門之間的職責,于施工單位遞交完工報告起于規定時間里進行組織驗收,亦于規定時間里做好竣工決算的所有工作。
(四)內部調撥手續缺失,導致固定資產管理上內部單位
間“賬卡物”彼此不符依相關規定,資產內部轉移在資產卡片其信息變更的問題上需憑借審批以后的資產轉移申請單來作憑證,由資產責任人對資產轉移申請單進行確認且簽字;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專業管理部門,于其權限里進行審核申請單;資產會計若想對資產卡片信息進行變更,變更內容以時間務必和資產轉移申請單相符。可于實際工作過程中,常常于上述一個以及多個環節呈現出和規定不相符的問題。
(五)固定資產的報廢處置程序缺失
對于固定資產需要報廢的,務必通過資產專業管理機構進行技術鑒定之后,務必具備完整的“報廢申請與審批手續”,等報廢申請審批結果下來以后方可對報廢的固定資產進行處置。故此,務必健全報廢處置手續。其一,防范未經上報審批即自行處置與報廢的問題發生,對固定資產在報廢處置問題的程序上進行規范化管理。其二,對已報廢的固定資產其處置上手續務必齊全,比如一些固定資產其殘值價值不高的、已經拆除的建筑物等,于善后處置手續問題上則非常容易忽視。礦山須依自身政策條例,管理層與授權部門于其權限里對資產的處置問題上展開確認與批準。
(六)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缺失
利用計算機超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對固定資產展開核算及管理,對企業各部門的數據信息進行集中存儲,展開細化核算、規范化處理,充分體現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與使用狀況,實現資源共享,增進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電算化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使用,增進了工作效益,降低了勞動強度,信息化發展亦對操作者提出更高要求,相關人員不僅需對資產“變動、增加及減少”等日常操作手段進行熟練掌握,還需對卡片錄入正確性進行復核,利用固定資產的賬薄、分配與折舊計提,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優勢,對固定資進行規范化產管理。
當下,很多礦山使用ERP管理軟件,其系統內主要有“物資供應管理、財務管理、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模塊,以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狀況”與ERP軟件內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塊”兩者相結合,對合理員工進行固定資產管理普及,讓固定資產管理在企業活動中更加科學化及有效化。強化組織領導力度、創設完善的管理機構,落實各職能部門的權責問題,創設完善的“資產管理機構”。充分采取現代化手段,展開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固定資產名目繁多,分布廣泛,固定資產的管理也必然是一項情況復雜、工作量龐大的工作。(本文作者:馬慶龍 單位:五礦邯邢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