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有資產論文:國有資產監管不足與應對路徑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王月琴 單位:泰州市海陵區財政局
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具有非生產性與服務性的特點,其使用一般免費,因此出現了重購入、輕使用的思想,資產的閑置率高、使用率低。一些單位認識到了這些問題,采用“非轉經”的方式來提高資產使用率增加經濟效益,但是在這其中因為操作不規范等其他原因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同時還有因為收益管理的不善而導致的資產收益流失問題。
國有資產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很多都是因為制度而衍生,但是近期在制度上做出根本性的調整不太可能。因此,要加強資產管理的時效性,需要對現有制度進行深入地剖析與應用。
1.明確管理職責。行政事業單位部門眾多,產權不清的情況較為嚴重,要做好資產管理工作明確管理職責,使資產的產權清晰化是首要任務,也是其他工作開展的前提。各單位要根據現有資產的使用與分布情況定期對國有資產進行清查,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內部管理制度,實行資產管理責任制,根據各部門的職能進行權責分配,做到各司其職、權責到位。
2.建立有效的資產配置、使用、處理機制。資產的配置、使用是資產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對管理活動產生最大制約的環節。各單位應該合理配備并節約,有效使用資產,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科學、有序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一方面對有規定配備標準的資產,一律按標準配備;對沒有規定配備標準的資產,按實際需要,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可以嘗試推行資產有償使用,加強“非轉經”的管理。各單位要嚴格進行“非轉經”的審批、按照規定進行嚴格評估并進行專項管理、完善其相應的財務管理,做好“非轉經”的管理工作以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另外,各單位還要健全相關資產的處理機制。在進行資產處置時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評估,并報財政部門審批,未按規定權限和程序報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處置國有資產,不得處理相關會計賬務。
3.明確資產收益的歸屬問題。國有資產的收益歸國家所有。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收益管理要嚴格按照非稅收收入管理方面的規定,全部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按規定全額上繳財政專戶或國庫,由財政部門進行統一監管,使產權清晰化。
具有符合實際且有效的資產管理監督與約束機制是資產管理能夠順利進行的保障。而在現有制度較為滯后的情況下,建立現代的資產管理監督與約束機制是管理活動發展的一大需求。各單位可以按照監管的原則,根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制的發展方向,建立一個多層次、全方面的監管體系。該體系可以由宏觀管理、階段管理與實施管理構成,每個監管的環節與手段都被賦予相應的職責。在市場需求的前提下進行資源配置需遵循一定的原則,而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經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但是在進行利益追求活動的同時往往會造成負外部效應現象。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也存有此問題。而相關的單位對此情況給予了過多的包容,造成了情況的惡化。因此,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中,要加大理性功利文化的宣傳,在充分考慮部門職能需求的前提下遵循市場的規則進行資源的配置。
行政事業單位是為社會發展與建設提供服務支持的單位,而國有資產是保障其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現階段的國有資產管理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我們要做好資產管理工作,提升國有資產管理水平,使資產管理更進一步,因此我們需對這些問題有清楚的認識并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