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豬的養殖技術思考(5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一篇:豬生態養殖技術研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人們在解決自身溫飽的基礎上,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綠色生態養殖技術作為近年來新型的養殖技術,成功解決了傳統養殖業污染嚴重及濫用抗生素等問題,提高養殖業的安全性,極大促進了養殖業健康、持續發展。現筆者對豬生態養殖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豬;生態養殖;技術要點
1豬生態養殖的環境和衛生條件
環境對豬的健康成長會產生極大影響,在豬生態養殖過程中,對環境的要求更高,這便需要養殖戶認真分析豬圈條件,特別是豬圈中地面鋪設的材料,必須符合生態性特征,具有良好的滲水性和吸水性,要注意保持豬圈的通風和干燥,定期對豬圈消毒,以防細菌滋生,影響豬的生長和健康。另外,還需要注意豬圈四周的環境衛生,控制好豬的養殖密度,及時處理好豬圈中的糞便,如此才能保證生態豬的質量。
2豬生態養殖技術分析
發酵床養殖技術屬于一類零排放、無污染的生態環保養殖技術,該養殖技術成功實現了養殖、糞便處理、環境控制以及有機肥生產充分連接起來。選擇農作物秸稈和鋸末粉與菌種混合均勻后的發酵物作為豬圈的墊料,豬排出的糞便在墊料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迅速降解,最終被分解成優質的生物活性有機肥,主要可以用于農業種植中。這種養殖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豬糞便排放的問題,為生豬創造了養好的養殖環境,并且還能夠為生豬提供生長所需的礦物質、有益菌以及菌體蛋白等,有利于生豬的生長,提高了豬免疫能力,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豬疫病發生率,保證了豬肉的質量。林下養殖技術主要是將豬圈跟林地相結合的養殖模式,林下養殖能夠成功避免污染,緩解農村用地緊張,確保豬肉質量。林下養殖技術需要選擇天然的林地,林地要通風性好、向陽、林地中的植物不會對生豬造成危害,并保證在該林地的5km范圍內無污染源。選擇好林地后需要將其使用鐵絲網、柵欄等圍起來,在林下養殖時,對豬有一定要求,若豬過大,因為其已經養成了固定了生活習慣,因此對林地的適應能力較差,反之,若豬過小,因為其免疫系統不完善,抵抗力較低,不適合林地放養。在林地中,養殖人員要選擇合適的位置為豬放置水槽和飼料,并定期更換水和飼料。在不同的時期,要為豬提供不同的飼料。由于放養的生豬跟外界環境接觸的時間過長,非常容易遭受疾病的威脅和感染,因此要定期對豬進行疫苗接種,添加驅蟲藥物等,提高生豬的抵抗力[1]。種養結合養殖技術即按照養豬-糞便-肥田-促進農作物生長-菜葉或者桔梗養豬的循環模式,實現以養促種以及以種促養的目的。種養結合的養殖技術主要具有兩大優點,第一,農作物成功解決了養豬造成的糞便污染;第二,豬排出的糞便肥沃了農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實現了養殖業和種植業和諧發展。近年來,河北省香河縣將豬糞作為有機肥料用于蔬菜種植基地中,則蔬菜種植基地則主要為養豬戶提供白菜、胡蘿卜、菜葉等青飼料。循環養殖技術主要指的是將沼氣、種植、豬養殖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養殖方式。通過循環養殖技術能夠使資源得到更合理地配置,并且還能夠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從而保證養殖更加生態。具體方法為:將豬圈選擇在沼氣池的附近,利用發酵池對豬排出的糞便進行發酵,而發酵之后剩余的沼液和沼渣則可以用于農作物種植中,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
3豬生態養殖疾病處理
在豬生態養殖的過程中,要注意預防各種疾病,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各類疾病產生,這樣便需要對豬疫病進行監測,在監測過程中一旦發現生豬存在某些方面的疾病,便應該立即制定對應的處理措施,一旦發生疫情時要立即跟防疫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并從空間上隔離病豬,并采取對癥治療,與此同時,還應該對豬圈進行全面消毒,以防病毒進一步擴散,導致健康生豬感染疫病。除此之外,針對其他的種類的豬,也要加強監測和觀察,一旦發現異常,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2]。為此,畜牧獸醫工作者要加強對養殖戶的技術指導,讓養殖戶掌握豬生態養殖中常見的疾病預防措施和方法,以便自己日常的養殖中能夠及時洞察病豬,及時采取治療方法,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4結語
當前,豬生態養殖技術已經逐漸成為了養殖業的主流,將有利于生豬生產與環保的有機結合,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并且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都加入到了豬生態養殖的行列中。河北省香河縣大力發展生豬生態養殖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最佳的生態養殖模式,從而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共贏,推動我國生豬養殖業不斷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良軍.探究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J].農業與技術,2015(22):164.
[2]劉乾.豬生態養殖技術探討[J].湖北畜牧獸醫,2016(06):44-45.
作者:董紅梅單位:河北省香河縣畜牧獸醫局
第二篇:豬的養殖技術探討
摘要:豬肉是我國食用量最多的一種肉類,隨著人們對肉食品需求量的增加,為滿足市場需求,如何養殖豬逐漸成為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掌握豬的養殖技術至關重要,鑒于此,本文主要對豬的養殖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豬;養殖技術;措施
對豬養殖戶而言,掌握豬的養殖技術可有效減少飼料成本、動物疫病及豬種等因素造成的損失。傳統的養殖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市場對豬肉產品的需求,必須改變以往的養殖觀念,積極引入或采用現代養殖技術才能保證豬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1注重豬場建設
一般來說,豬舍場地應選在排水好、地勢高、背風向陽的地帶,且要求電力供應正常,利于防疫衛生。布局豬場時可分成4個部分:生產區、生活區、管理區與隔離區[1]。生產區為豬場核心,所在位置一般環境較好,且防疫安全;管理區和社會聯系密切,應用圍墻和生產區隔開;隔離區和生產區應有一定距離,防止疾病蔓延。在設計豬舍時應綜合考慮豬只的年齡、性別、體重及飼養密度等因素。豬舍跨度在8~13m左右,舍內凈高在2.3~2.6m左右。
2合理選擇豬品種
豬成長速度快或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豬的品種。實踐表明,在同等條件下,不同品種的豬產生的經濟效益會存在很大差異。所以,豬養殖戶必須結合氣候、地質等條件選擇最佳的豬品種,做到因地制宜地選擇豬品種。比如,在東北地區氣候以溫度季風性氣候為主,所選豬的品種既要滿足一般要求,如飼料攝入量少、生長周期短、瘦肉率高等,又要考慮豬種是否能夠適應當地氣候。
3注意豬飲食及配料的均衡
豬飲食營養合理與否會直接影響到豬的生長情況。豬飲食相對較雜,故在配料上應注意多重營養,保證營養均衡才能促進豬增肥。在配料選擇方面,應以小麥、高粱、米糠及玉米等膳食纖維為主,輔以胡蘿卜、野菜、南瓜等蔬菜類飼料,有助消化,并適當添加一些豆餅、魚粉及花生粉等蛋白質飼料。一般來說,在喂養飼料方面,除了避免營養成分流失外,也要考慮到有助于豬的消化。飼料不可過粗,一般要求直徑值區間在1.2~1.8mm左右,以免影響豬對食物的吸收與消化;但也不能過細,防止發生胃潰瘍。
4注重豬的疫病預防
若想保證豬養殖的順利進行,做好豬疫病預防工作也非常關鍵。首先,預防為主,防治相結合。在選擇豬品種時,應盡可能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并進行疾病檢查,確認仔豬健康后再購買,從根源上防止豬疫病發生。在養殖期間,可讓雜交豬育肥或是選黑豬、野豬雜交育肥。其次,增加豬在舍外的活動時間與次數,從而有利于確定飼養密度與管理方式,提高豬群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最后,做好豬舍消毒工作,積極防治疾病。定期對豬舍噴藥殺蟲,及時清掃豬舍、豬圈及可能有細菌與病毒存在的場所,將豬糞便清理干凈,隨時確保豬養殖場的干燥、通風、干凈與整潔,預防豬疾病發生。一旦豬群發生疫病,應及時隔離豬群,并進行緊急接種預防。
5合理選擇飼養方式
在平時的豬養殖中,采用的養殖方式主要有:平面喂、多次投、直線催等[2]。
5.1多次投養
仔豬斷奶后并被圈入欄中后,定時與定量對仔豬投食喂養。每頭豬每日飼養混合精料控制在0.6~0.8kg范圍內,隔10min增加一次豬飼料,每次增加量為0.1kg;待仔豬育齡為2~4個月時,則采用少喂勤添的飼養方式,每日喂養次數應控制在4次;再過1~2個月后,飼養次數應減少為3次。
5.2平面喂養
基于節省飼料與開支的角度,應結合豬的生長情況有效喂養。比如,豬舍面積大、豬數量也多,此時可考慮采用選擇某地區作為豬采食場,喂養時直接將食物扔于地上,豬可自由采食。
5.3直線催喂養
豬從幼崽時期至可出欄,采用不運動、不放牧、精料催肥與圈養的喂養方式。
6小結
豬養殖技術水平與養殖質量及養殖戶經濟效益密切相關。養殖戶只有正確掌握豬的養殖技術,如科學建設豬舍、合理選擇豬種、注重豬飲食、積極預防豬疫病及科學選擇喂養方式等,才能進一步保障豬的健康成長,促進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紅梅.豬的養殖技術[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5,36(5):103.
[2]鞠淑娜.豬的養殖技術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28):209.
作者:王學東 單位:河北省隆化縣農牧局
第三篇:生豬養殖中標準化養殖技術的運用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愈發升高。目前我國的生豬標準化養殖不斷日趨完善,但其生產規模仍顯著低于國外。因而,當前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將標準化養殖技術不斷優化,學習國外先進的養豬經驗,并引進先進的人才,才能夠提高我國生豬養殖的總產量。本文就我國生豬養殖中的標準化養殖技術展開全面的分析,旨在能提高我國生豬養殖水準。
關鍵詞:生豬;標準化養殖技術;運用
在我國目前的養豬生產格局中,無論是豬場數量還是出欄數量,年出欄50~3000頭的中小規模養豬在我國養豬生產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近年來中小規模豬場數量的迅速增多預示著其將成為我國生豬產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但中小規模養豬在生產中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當前形勢下,對中小規模養豬實施標準化生產,對解決我國生豬產業現存問題與提高養殖戶經濟效益有著重要意義[1]。
1生豬養殖標準化技術介紹
1.1品種選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對瘦肉類的食品要求相對較為嚴格,市場也加強監測,避免不良肉類流入市場。據調查,各養殖戶中的瘦肉類的豬種占養殖總數的90%左右,由此可見對生豬養殖的品種的選擇是當前養殖戶迫在眉睫的問題。當前多數地方豬種生長期較長,且含瘦肉量占比較少,養殖費用較高等劣勢均使生豬標準化開展受到阻滯。所以,必須要引進優質品種,挑選含瘦肉類高的豬種,才能保證生產效益。
1.2飼料標準化
現下,多數生豬養豬均采用飼料養殖的方法,對于中小規模養殖場負擔較小;反之,大型養殖場則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因而出現養殖戶將飼料質量降低的事件屢見不鮮,其不僅有害生豬的生長,甚至還危及到消費者的健康。通常,飼料均是由麩皮以及豆類、玉米等物種和濃縮的飼料根據科學的比例配比而成,可加大對市場飼料的監管,力爭飼料合格化。
1.3疾病預防標準化
在生豬標準化養殖的重要環節就是對生豬予以合理的疾病預防。但是,養殖戶的疾病預防觀念較為薄弱,繼而致使各種疾病發生率仍居高不下,最后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養殖場對生豬的疾病的監控體系并不健全,雖然現在多數養殖場會定期監控各種疾病,并定期采購疫苗針,但其往往將養殖場內定期的消毒工作有所遺忘;且對生豬的監控不能持之以恒,常半途而廢,最終導致疾病蔓延。另有部分養豬戶存在錯誤的觀念,認為打過疫苗便可高枕無憂。而絕大多數養殖場缺乏專業養殖人員,對于生豬的疾病的預防未有高度的觀察力。
1.4生豬環境設計的標準化
豬舍的設計涉及生豬的生長,是養殖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科學的豬舍不僅能保證生豬的健康,還有助于將生豬養殖場的利潤最大化。豬舍的蓋建需根據豬種和當地環境綜合考慮,而多數的養殖戶則僅憑自身的養殖經驗,主觀隨意性較大,常使豬舍構建極為不合理;目前,經由專業人士蓋建的豬舍極為少見。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優化,豬舍需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像豬舍可引進自動控溫設備,對豬的生存環境適時分析,并將室溫控制在最佳的范圍內。另外還可利用清糞設施,不僅能保證生豬環境的優質化,且降低人工成本。
2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的關鍵技術
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技術是當前生豬飼養中重要的指導技術,其是由國家以及相關單位根據當地的實情而制定的科學化的養殖規劃,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2.1配套技術推行
配套技術涉及內容較為豐富,且技術性較高,關鍵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優質母豬培養:目前市場肉類品供不應求,且對豬種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因而必須掌握后備生豬優飼的方法,對母豬擇優培育。加強妊娠母豬飼養術:母豬的飼養決定著仔豬的健康程度,其在對妊娠母豬飼養中,需提高飼養技術。合理飼養可加大母豬的繁殖力,并使母豬獲有充分的泌乳量。生豬運用人工授精技術:隨著人工授精技術的不斷推及,其在生豬養殖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可培養優良品種豬,提高養殖戶的生產率。豬糞處理技術:豬舍的糞污處理是保證豬舍環境的重點,要對其予以合理的再次運用,將糞用于農業生產中,降低對其的浪費。
2.2增產增效技術的應用
增產增效技術是提高生豬生產效益的重要指導技術。其可包括高產母豬的培養方法,現選取最有雜交產下的二元母豬,在后備以及妊娠期有效的控制母豬發情;可對其使用定位欄;取高床以及漏縫分娩欄可用于處于哺乳期母豬。此外,還可購買具有易消化的飼料,對仔豬建立合理的豬舍,定期打預防針。另外,還可采用豬生產形系統測定實施,對豬的進食量和體重予以有效的收集,以此作為后期豬生長期的疫苗和飼料做準備,方可獲得理想的效益。當前,增產增效技術在養殖中受到極大的肯定,其可將生豬的病死率極大地降低,并能提高生豬的繁殖能力。據統計,該技術可使仔豬的存活率超過80%,大大提高了生豬養殖的效益。
2.3技術流程化實施
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生豬養殖的標準化和專業化。我國近年來引進國外先進的養殖技術,同時制定了相對較為完善的生豬標準化養殖管理方案,促進生豬養殖業的發展。但是我國的生豬標準的生產效率仍未有較大的進展。所以要將生產設施充分地應用于養殖中,減少勞動力。另外還可將生豬養殖標準化技術實施配套組裝,改變以往的養殖方式,可使市場上的競爭力有所增加,繼而將使生豬產業養殖轉向新型養殖產業發展。
3結束語
生豬養殖業是我國養殖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和人們的健康具有重要的關系,故必須要加強合理養殖標準化。以往的生豬養殖方式存有較大的滯后性,已然不能滿足當下的市場。生豬養殖要跟上當前時代的發展要求,而要想取得高效的利潤,就需不斷發展生豬標準化,將其充分用于養殖中,使豬種、豬舍以及飼料標準化。另外還要提高疾病防控意識,實施增產增效技術,不斷引進高質量人才;與市場發展相結合,使生豬養殖標準化真正得以運用,繼而為市場提供高質量肉類食品。
參考文獻:
[1]尹漢周.萬頭現代化豬場規劃設計及成本效益分析[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5.
作者:成媛媛 單位: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第四篇: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研究
[摘要]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豬肉市場需求量暴漲,為規模化豬場保育豬規模化養殖管理提供契機。現在的養豬養殖行業,飼養管理技術尤為重要和關鍵。科學化的飼喂管理,能大大提升養豬生產效益,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此,文章探討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做好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飼料管理,應注意:選擇優質飼料飼喂,嚴把飼喂飼料質量;加強喂豬營養管理,確保喂料營養均衡。做好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飼喂管理,應注意:改善舍內通風,營造最佳養殖環境;考慮豬群個體差異,酌情進行分群管理。做好規模化豬場保育豬疾病防治,應注意:科學免疫接種,增強抗病免疫力;加強藥物保健,確保豬群健康成長。細節性問題,筆者一一匯總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養豬;育肥豬;管理
1前言
為提升居民生活水平,鼓勵發展畜牧養殖業,各地實施的養豬扶持政策,大大帶動養豬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而養豬效益的提升,科學化的飼喂管理技術,很重要和關鍵。文章就此展開論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2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飼料管理
2.1選擇優質飼料飼喂,嚴把飼喂飼料質量
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管理,加強飼料監管工作很重要和關鍵。在此,要選擇優質的飼料進行喂養,飼料是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的物質基礎,飼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保育豬的生長以及肉質的好壞。飼養戶要重視飼料的質量,要慎重選擇飼料,嚴格把好飼料質量,在喂養保育豬前要先檢查飼料的質量,是否發霉,保證質量后再進行喂養,從而保證保育豬的生長和質量。
2.2加強喂豬營養管理,確保喂料營養均衡
保育豬生長管理過程中,注意用料的營養搭配,是確保保育豬優質產量的前提。保育豬營養充足,出欄率和產出量就高,能獲得豐厚的養殖效益。反之,保育豬增重趨向緩慢,養殖效益大打折扣。由此,保育豬的優質高產,與營養飼料的補給利用關系很大。而且,大量的養殖實踐證實:飼料營養價值的高低,同樣關系到保育豬的瘦肉率。由此,飼喂飼料務必根據保育豬長勢情況而定,盡量降低蛋白飼料的用量,注意用料的營養均衡。
3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飼喂管理
3.1改善舍內通風,營造最佳養殖環境
在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過程中,影響保育豬健康成長的因素是良好的生長環境,保育豬飼養員一定要注意圈舍保持良好的通風性,以防由于夏季天氣炎熱使保育豬出現中暑現象。在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過程中,飼養員要結合保育豬的具體年齡采用不同的通風管理措施,從而控制好圈舍里豬群的飼養密度。豬群飼養密度較大主要發生在冬天和春天,特別是在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飼養員要做好通風和換風工作。如果保育豬豬群的密度低不僅要注意圈舍的通風性,也要注意保育豬圈舍的保暖,將圈舍內的溫度控制在26℃~28℃之間,是最適宜豬群健康生長的溫度。隨著保育豬年年齡的增加,圈舍內的溫度要隨之降低。在夏季溫度較高,除了注意保育豬圈舍的通風和換風之外,飼養員還要及時灑水給圈舍降溫,同時及時遮陽庇蔭,讓保育豬在一個健康環境下生長。
3.2考慮豬群個體差異,酌情進行分群管理
保育豬飼喂管理過程中,改善舍內通風質量,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注意根據保育豬長勢情況,能合理分群管理。具體分群過程中,一方面尊重個體差異性,留意豬群變化,將差異性不大的保育豬,盡量安排同一圈舍。另一方面控制分群數量,嚴格控制單群飼喂密度。通常情況下,一個圈舍可分配豬只數量,盡量不要超過30只。分群后選擇最佳時間分欄,白天分群豬群較活潑,產生應激較為強烈。由此,分欄多數安排在晚上進行。
4規模化豬場保育豬疾病防治
4.1科學免疫接種,增強抗病免疫力
規模豬場保育豬飼喂管理,應格外留意保育豬健康狀況,規范科學化的防病措施,提升豬體抗病免疫力,降低感染各類疾病的可能。保育豬養殖管理期間,感染傳染性疾病是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做到的,不是去逃避。而是,應該積極有效預防,避免傳染病傳染面的擴散,避免影響整個地區畜牧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此,科學免疫接種是極為關鍵的一環,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接種程序,降低各類豬病傳播感染的可能。免疫程序的制定,應針對不同季節疫病發生規律,切實而有效,同時完善免疫檔案,將免疫接種落實到實處,嚴格控制疫病的發生。
4.2加強藥物保健,確保豬群健康成長
在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防病工作中,最怕發生的病害為豬瘟。一旦發現豬瘟疫情,整個養豬區保育豬都有感染的可能,嚴重威脅養豬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由此,規模化豬場保育豬疾病防治,除經防疫接種增強豬體免疫力,日常落實好藥物保健工作,增強豬群抗病體質,同樣很重要和關鍵。但是,保育豬養殖確保每頭豬都健康,是很有難度的。在此,科學防病應掌握各種病害發生的規律,針對豬場養豬實際情況,有選擇地提前用藥防控,飼料中酌情配用維生素、礦物質等等,同時注意搞好圈舍衛生,加強圈舍消毒管理,能大大降低豬病的發病概率,確保保育豬更健康茁壯地成長。
5結論
在保育豬飼喂管理過程中,務必應做好: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飼料管理;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飼喂管理;規模化豬場保育豬疾病防治,大大提升保育豬的產量和質量,確保生豬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興良.保育豬在運輸中發生應激反應的原因及其對策[J].現代畜牧科技,2016,(10):50.
[2]任科躍.規模豬場保育豬的養殖技術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11):91.
[3]王水清,丁燁,陳維圓.保育豬相關的疫病防治分析[J].畜禽業,2015,(3):18.
作者:盧蕊 單位: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大坡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第五篇: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要點
摘要:在規模化養殖過程中,豬場保育養殖工作關乎豬的生長情況,與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也存在一定關系。但是,受多個因素的影響,導致保育豬養殖期間存在較多問題,并影響著保育豬的養殖效果。為了促進保育豬養殖技術的良好發展,在本文中,對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要點進行淺要分析。
關鍵詞:規模化;豬場;保育;養殖技術
養殖業是一個經久不衰產業,在市場上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近幾年,我國開始加大資金發展豬養殖產業,隨著玉米、大豆市場價格的普遍降低,豬的養殖成本也較低。為促進豬養殖產業的規范發展,就要利用科學、合理的實用技術,這樣才能為養殖戶提高更多經濟效益。
1免疫管理
稿好免疫管理工作,能夠使豬免受疾病的感染。因為保育豬的免疫力較低,在不斷生長過程中,容易受病菌的侵蝕,影響保育豬的正常發展。所以,為了使保育豬健康成長,需要利用保育豬養殖技術對其完善,加強免疫管理工作,提高保育豬的免疫能力,促進其健康成長。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般需要從兩方面對其改善。其一,在免疫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先了解一些保育豬的免疫情況,對我本地區的養豬場進行考察分析,并明確目前最為流行的重要疫病是哪些[1]。然后,對豬場存在的疫病進行監測、分析,以準確判斷出疫病發生的病種和季節性。合理明確本地豬是否帶有病菌。針對性的做出免疫程序,不僅保證了保育豬的健康成長,還提高了保育豬的免疫能力。其二,在對保育豬進行養殖過程中,還需要做好相應的治療工作。目前,大部分的規模養殖場利用抗生素等藥物對病豬進行治療,以保障豬的健康成長。在養豬管理工作中,根據保育豬的實際發病情況利用合適的抗生素藥物和科學治療方法做到根本性治療,從而為保育豬的健康發展提供有效保障[2]。
2飼料管理
在保育豬養殖技術使用期間,不僅要對其實施免疫管理工作,還需要加大飼料管理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在兩方面改進。其一,合理飼喂,因為保育豬的日齡不同機體消化特點也不同,為了保證保育豬的健康成長,在對豬進行喂食期間,相關的飼養人員一定要根據保育豬的日齡選擇合適的飼料進行喂食。一般而言,仔豬的消化系統從發育不全到發育完全這一特點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結合保育豬的日齡,更換飼料需要完成四次喂食。第一,實現25%的換料。第二次執行50%換料,第三次執行75%換料,到最后實現全部換料,以避免應激發生促進保育豬的完全發育。同時,在對保育豬進行喂食過程中,還需要做好飼料的保管工作,為了保證飼料的新鮮和干燥,應避免將其放在潮濕、陰暗處。還需要定期對料槽進行清理,減少料槽存在的病菌,從而避免保育豬進食期間受到危害[3]。其二,科學飲水飼養人員一定要做好該方面的工作,保證保育豬能夠科學有效飲水,但保育豬飲水過程中,還應注意的是:第一,在為保育豬提供飲水期間,需要為其提供溫水,特別是剛剛進入到豬群中的保育豬,保持豬的體溫對其具有重要意義。第二,在對保育豬進行飼養管理期間,還要避免供水不足的現象,如果保育豬受供水不足現象的影響,會引起食欲不振現象,并影響保育豬的正常生長。第三,根據保育豬的實際生長狀況,可以將抗生素、維生素等加入到水中,這樣不僅能提高保育豬的抵抗能力,還能殺滅或抵制相關的病源微生物病菌。
3豬群管理
在豬群管理工作過程中,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保育豬完全發育后,需要將其放到保育舍中實現養殖過程,但在執行過程前期,還需要做好相關的預備工作。第一,對保育舍進行消毒,為了防止保育舍內的大量病原菌危害群,一定要對保育舍進行消毒,在執行期間,相關的飼養人員需要對保育舍進行全面打掃,并通過高壓沖洗工作,以做到完全清潔。第二,還要對保育舍的設施進行檢查,主要對保育舍中的飲水器情況進行檢查,分析飲水器是否存在漏水或堵水現象。檢查其他零部件,如果存在故障問題,相關維修人員就要對其處理。對于保育舍的電器,也需要對電器的線路進行檢修,如果出現故障,要及時對其修復。第三,對保育舍內的溫度進行合理測定,一般情況下,保育豬適合的溫度為28℃。所以,在保育豬放入到保育舍之前,需要對溫度進行測定,使其能夠在合適的溫度下健康生長。然后,在前三天,加強觀察工作,保育豬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是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保育豬在進保育舍后進舍后,需要對保育豬的飲食情況、飲水情況運動情況和二便情況等進行觀察,保證保育豬的4結束語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發現,確保保育豬養殖技術的有效利用,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免疫管理工作、飼養管理以及豬群管理治療等,在保證保育豬健康生長下,降低疾病的發生,促進養殖戶獲得更大效益。
參考文獻:
[1]張錄文.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J].吉林農業,2016(19):95-96.
[2]葛夢蘭.樓層式現代化豬場生產工藝設計[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13.
[3]沈銀書,吳敬學.我國生豬規模養殖的發展趨勢與動因分析[J].中國畜牧雜志,2011(22):49-52+70.
作者:李少懷 單位:四川省榮縣旭陽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