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播音主持傳播失誤與語言文化身份重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播音主持傳播失誤可以簡單理解為由于言語表現問題而阻礙信息傳播的現象,其一般是由于主持人口誤、忘詞所造成的。播音主持人是廣播電視節目傳播的關鍵,而言語則是實現信息傳遞的基礎。在實際當中,部分播音主持人存在語言不規范、行為舉止不合理的情況,進而引發傳播失誤現象。
1播音主持傳播失誤現象
1.1白字問題
白字問題泛指普通話語音失誤,音節不正確、讀音不正確等,這種現象不僅在日常的廣播電視節目當中廣泛存在,甚至會在重大場合屢屢出現。例如:央視一套的節目主持人曾經在報道與大熊貓相關的新聞時,多次將圈(juan)養讀為圈(quan)養,由于本次白字失誤發生在國家權威媒體央視的身上,且本次播音主持活動面對全球華人進行同步直播,故業內將本次事故稱為最大的“白字門”事件。盡管白字問題屢次發生,但卻依然無法從根本上避免,知名主持人頻繁出現白字失誤的情況。從本質來看,導致白字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主持人自身的文字功底不夠牢靠,知識積累不夠充足,不能夠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正確判斷漢語的合理讀法。
1.2工作態度問題
從某種角度來看,播音主持人對于工作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到廣播電視節目的綜合質量及信息傳播的效率。在實際工作當中,由于工作態度不嚴謹所造成的廣播事故屢見不鮮,其中主要包括鏡子門、低頭門、口吃門、補妝門、點頭門等[1]?!扮R子門”指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央視一套在播出某檔與奧運相關的節目時,鏡頭突然被切換成了主持人面對著一面鏡子整理發型的場景。盡管鏡子門的主要責任在于現場導播失誤,但同樣造成了傳播失誤的結果,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暗皖^門”事件同樣發生于2008年,廣東衛視某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突然忘詞,情急之下該主持人通過目光向鏡頭外的工作人員發出詢問的表情,并低頭查看擺放在桌子上的稿件,并重新朗讀了特定的稿件,朗讀過程中面帶著“抱歉”的笑意,仿佛在向觀眾表達自己的歉意?!翱诔蚤T”則是央視一套某主持人在解讀某一詞匯時,兩次朗讀了該詞匯中的關鍵字眼,猶如“口吃”這一表現,故被觀眾戲稱為“口吃門”。而“補妝門”同樣發生在央視一套,其具體是指某新聞節目在播放過程中編導錯誤切換了鏡頭,將新聞畫面切換成了主持人補妝的畫面。而“點頭門”則是至今在國內影響最大的播音主持傳播失誤事件,某新聞節目進入了末尾字幕播放階段之后,字幕旁邊的小畫面展示出了主持人點頭活動頸椎的畫面?!包c頭門”發生之后在網絡上掀起了熱潮,這一畫面至今還在網絡平臺上廣為流傳,并成為了網友們“惡搞”的主要素材。從某種角度來看,白字問題可以視為主持人自身專業素養的不足,尚且可以理解。而由于工作態度所引發的一系列事件則顯然表現出了廣播電視團隊的自身缺陷,其包括對設備了解程度不足、不了解節目進程、業務不熟練等。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給“當事人”自身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困擾,原本樹立的形象也受到了損失,同時更會對整個廣播電視行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2]。
1.3“對罵門”事件
播音主持人是節目的主導者,同時也是廣播電視單位的形象代言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名公眾人物,播音主持人應當牢記社會使命與社會責任,重視個人形象的樹立和維護,并借助廣播電視這一平臺,成為普通人民群眾的道德模范和行為模范。眾所周知,廣播電視平臺具有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的特點,而播音主持人在主持廣播電視節目的過程中,其自身的觀點、道德水準都會被無限放大,進而對社會形成影響,即便是播音主持人無意識的行為也同樣會造成深遠的影響。從這一角度來看,當出現播音主持傳播失誤時,其所形成的負面效益將會影響到社會文化的發展及和諧社會的構建?!皩αR門”事件指的是在湖南電視臺某節目中,兩位知名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由于思想觀念的不同而出現爭執,且爭執情況愈演愈烈,最終演變成了雙方的對罵,并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從本質來看,“對罵門”的出現與主持人自身的道德水平息息相關,而在廣播電視平臺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之下,兩位主持人不符合道德規范的言論和行為得到了無限放大,并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且這種影響不僅無法在短時間內消除,甚至還會在廣播電視平臺的推動之下深入人心[3]。
2傳媒語言文化身份弱化所帶來的問題
2.1經營身份低俗化
經營身份的不同意味著廣播電視媒體所造成的影響力會出現本質上的區別。廣播電視傳媒行業較為特殊,其不僅可以給人民群眾帶來精神享受,更能夠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重成果。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經濟體系的變更對于傳統廣播電視行業造成了直接的沖擊和影響,甚至導致多數廣播電視媒體陷入了發展的分路口。若廣播電視媒體以社會效益為主,則自身的經濟效益勢必受損,甚至會影響到自身的發展和進步。若以經濟效益為主,則會降低自身的社會效益,但會帶來實打實的經濟收益。因此,很多廣播電視媒體往往打著“社會效益”的旗號,但實際上卻以經濟效益為工作導向。經營身份的弱化趨勢并不是廣播電視媒體刻意而為之,而是隨著收視率、收聽率的下降,以及廣播電視媒體自身發展的需求,而逐漸成為了行業的主流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廣播電視媒體開始尋求吸引受眾眼球的方式,并通過垃圾信息、感官刺激來達到這一效果,最終實現維持或提高收視率,為自身帶來更高經濟效益的目的[4]。
2.2政治身份簡單化
政治身份是廣播電視媒體的組成部分,其主要用于反映國家政權和體制層面的意識形態。簡單而言,廣播電視媒體有義務、有責任展示國家的發展情況,體現國家的風度和氣魄。在實際工作當中,時政節目往往會被廣播電視媒體視為一種工作任務,任務完成即可,但對于細節的處理卻相對較少,尤其缺少藝術價值,從而導致時政節目在人民群眾心目當中留下了模式化、固定化的印象。若廣播電視媒體能夠基于藝術角度對時政節目進行升華和優化,堅持文化傳播的基本原則,來宣揚黨的精神和政策,則勢必可以吸引群眾的眼球,讓更多的人關注國家政治,參與到國家政治當中。不可否認的是,廣播電視媒體出現追求娛樂化、經濟化發展趨勢。而廣播電視行業政治身份的簡單化,則會導致主流意識形態在社會當中的地位失衡,讓更多的人對政治導向的內容失去興趣[5]。
3傳媒語言文化身份重構
3.1重視理論指導
為了實現傳媒語言文化身份的重構,廣播電視行業應當積極適應全新的經濟體系和文化體系,對各種文化呈現出包容的態度,并要能夠從中擇優選擇。從某種角度來看,文化的傳播對于社會文化的建設以及社會價值觀念的形成起到了導向的作用,而不良文化不僅會對其造成負面影響,更會阻礙人民群眾對于傳媒語言文化身份的認識。因此,若想要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傳媒語言文化身份的重構,就必須掌握文化識別的能力。
3.2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素養
媒體語言文化身份的弱化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下降有著密切的聯系性。在重構傳媒語言文化身份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其不僅包括播音主持人,更包括參與廣播電視節目的全體工作人員。隨著從業人員心理素養、道德水平、專業能力的不斷提高,媒體語言文化身份的重構效率勢必可以得到本質上的提升。此外,廣播電視媒體自身還需要加強對于從業人員的監督管理,通過構建完善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及獎懲體系來對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從根本上減少傳播失誤的現象出現。
4結語
綜合來看,播音主持傳播失誤是傳媒語言文化身份弱化的一種表現,我國的廣播電視媒體需要正確看待行業發展的現狀,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傳媒語言文化身份的重構。
參考文獻
[1]安柯.播音主持語言傳播在消費社會的特點和規律研究[J].采寫編,2015(6):52.
[2]秦澤宇.探析播音主持與舞臺藝術之間的聯系[J].新聞傳播,2015(1):94.
[3]王春嬋.從《我是歌手》看主持人多元化角色定位與轉換[J].文化月刊,2015(16):48-51.
[4]崔璽.重視當代廣播的社會屬性——廣播節目樣態創新的另一思路[J].中國廣播,2012(3):16-19.
[5]賈楠,李杰,邢文欣.提高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探討[J].新聞傳播,2014(6):347.
作者:張帥 單位:沈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