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言文化影響的中俄家庭理念比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家庭理念的層面來看,那些表達家庭理念的語言單位本身承載著精神文化、民族物質,同時也是通過語言傳承與發(fā)揚的。基于語言文化層面進行家庭理念的研究,能夠更為深入地理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家庭理念。因此,站在語言文化影響的角度,針對中俄家庭理念進行對比分析,對我們深入了解俄羅斯語言文化、家庭理念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語言文化中國俄羅斯家庭理念
一、中國語言文化影響下的家庭理念
“和諧”歷來是我國家庭生活中大力倡導的理念。早在先秦時期,儒家即對家庭生活進行了強調?!抖Y記•禮運》提出“夫婦和”、《儀禮•喪服》提出“夫婦一體”、《論語》提出“兄弟怡怡”……和諧、和睦是先秦時期家庭生活的主題。當家庭理念中的“和諧”受到社會各界認可之后,怎么達成“和諧”的目標就成為急需解決的重點。針對上述問題,孔子提出了施行禮樂的治國理念,即“為國以禮”。荀子則提出“禮之所以正國也”“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2]。禮治在古代并非簡單局限在國家治理層面,在家國同構的社會中,禮治的也是家庭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儒家理念來看,在整個大家庭中,只有當父子、兄弟、夫婦等各安其分,同時恪守其禮,也才可以保障家庭的穩(wěn)定、和諧,最終由點及面,保障國家的繁榮昌盛?;诙Y本身的原則及其在家庭治理當中的重要功能,其在儒家主要涉及以下幾點:對家庭成員采用禮治;在家庭中施行樂教;在家庭中施行敬讓之道。
二、俄羅斯語言文化影響下的家庭理念
從俄羅斯家庭理念發(fā)展歷程來看,其主要受到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宗法制的影響,整體以穩(wěn)定、和睦為主要原則。從俄羅斯民間諺語來看,當中涉及家庭理念的內容眾多,其中反映家庭和睦的俄羅斯民間諺語非常多。例如:Мирвсемье-лучшеесокровище。(家庭和睦是個人最好的財富。)Мирдороже。(和為貴。)Больдавитнадом,вкоторомнетничегогармоничного。(痛苦壓不跨和睦的家。)Дружныесемьинезнаютпечали。(和睦的家庭不知道悲傷。)Гармониявсемьеважнеевсего。(家庭和諧最重要。)Внеблагополучныхсемьяхнетрадости。(不和諧的家庭就沒有歡樂。)公元998年羅斯受洗后,東斯拉夫民族文化開始注重家庭的和睦,國家大力宣傳節(jié)制、溫柔、善良、恩慈、忍耐、和平等,提倡家庭成員之間應當避免互相惹氣。從倫理學的層面來看,東斯拉夫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特征在于博愛、溫順,由此衍生出樸實、真誠、謙恭等特點。提倡家庭之間需要保持和睦友愛,堅守婚約、夫妻恩愛、孝敬父母,父母需要以身作則,在家庭中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3]從地理環(huán)境來看,俄羅斯幅員遼闊,人口分布稀疏,環(huán)境寒冷惡劣,造就了東斯拉夫人更加珍惜家庭和諧、團結和穩(wěn)定以克服各種困難的性格特征。很多俄羅斯古典文獻資料、書籍、史記和法典等都宣揚“好好管理家庭,讓兒女能夠保持端莊順服,人類如果連自己的家庭都管理不好,何談照管上帝教會呢”的理念。很多俄羅斯古籍資料都有針對家庭倫理的系統(tǒng)闡述,并詳細分析了夫妻和睦相處、教導親子的對應原則,列舉了待友誠懇、辦事公道的案例。比如,《治家格言》就系統(tǒng)闡述了和睦的家庭理念,成為中世紀俄羅斯家庭生活的經典。于將家庭作為基本單位,通過家庭構建東斯拉夫民族傳統(tǒng)社會氛圍的整體穩(wěn)定性、和諧性。[4]盡管《治家格言》并沒有明確闡述“和諧”在家庭中的作用,但書中提出的家庭成員關系、家庭與周圍鄉(xiāng)里的關系都充分反映了其所倡導的和諧理念。
三、語言文化視角的中俄家庭觀念異同分析
從詞源意義層面來看,家庭理念在漢語、俄語中均指住所及住所中共同生活的一群人。然而,我國家庭理念中并不包含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奴仆、家譜中別的家庭成員;而俄羅斯則認為其屬于家庭成員。此外,家的本意在我國古代還與國家、家族、風俗習慣方面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我國針對家的認知主要是從“住所”“國家”開始的,但俄羅斯家庭理念中則沒有對國家的認知。大體來看,在語言文化影響下,中俄兩個國家的家庭理念基本上較為相近,即都極為重視家庭的和睦、和諧。具體的差異表現在以下幾點:我國傳統(tǒng)的家庭屬于宗族式的大家庭,家中人口非常多,兒孫滿堂是主要的特征。處在大家庭環(huán)境中,整體家庭的建立并非夫妻兩個人的決策,而是兩個家族共同的決策。這也正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提出的結婚雙方家庭應門當戶對,包括舊時代的指腹為婚、娃娃親等,也從側面佐證了我國傳統(tǒng)家庭理念中,家庭組建并不是將男女之間的愛情作為基礎。因此,我國傳統(tǒng)家庭中,夫妻之間的愛情并非維持家庭和諧的主要因素。從我國大家庭層面來看,家庭等級制度是維持家庭和諧的重要基礎,因此,我國大家庭對應的各種家法族規(guī)、禮樂教化,比如“別親疏”“定名分”等治家方法才能夠真正通行于整個社會,維持整個國家的治理?;诙砹_斯語言文化影響來看,俄羅斯家庭理念中的和睦首先是基于愛情基礎上的婚姻,倘若家庭本身缺乏愛情基礎,其是不道德、不穩(wěn)固的。家庭和睦源自精神共鳴。俄羅斯夫妻均需要保持相同的精神信仰,即擁有共同的精神世界,在這世界里相扶持、共患難,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家庭的和諧、平和。俄羅斯和諧家庭的最終建立必然需要合乎社會、民俗和倫理,各個家庭成員之間需要承擔相應的家庭責任。綜上所述,語言文化影響下的家庭理念本身呈現出動態(tài)發(fā)展的進程,中俄兩個國家均不例外。在中俄語言文化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家庭理念也在不斷演變、發(fā)展,而通過一個理論、一篇文章,顯然無法針對這種理念進行深入的分析。未來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進一步展示中俄民族觀念中的世界圖景。
參考文獻:
[1]李佳.論語言觀念的對比與語言文化的傳播——以俄漢語言對比研究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9,3(7):23.
[2]潘盈汕.俄羅斯族家庭觀念的歷時層級分析[J].西伯利亞研究,2017,44(5):56-60.
[3]徐佩,常穎.基于民間故事文本的俄羅斯家庭觀念研究[J].外語學刊,2017(5):117-122.
作者:李承偉 單位:新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