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語言文化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1企業文化、非語言符號的內涵及特征
1.1企業文化內涵及特征
企業文化指的是從事有關經濟活動的組織,在其內部所形成的有關企業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準則等的意識形態與物質形態都得到了組織內部成員的認可。更進一步說,企業文化可以再分為狹義的企業文化與廣義的企業文化,其中狹義的企業文化指的是將企業的價值觀當作是核心的意識形態;而廣義的企業文化則包括了企業的物質、行為、精神和制度等方面文化的總和。企業文化作為某一特定群體的文化,其本身也具有某些獨特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文化強調的是務實的,重在強調對經濟效果的追求。企業文化強調對經濟效益的追求,也是具有連續性和逐漸積累特性,現在的努力也是為了能夠放眼未來。第二,企業文化是強調投入與產出的文化。企業本身是自負盈虧的組織,依靠投入,將生產相關的要素在生產經營之中進行一系列的組合,轉換成企業所需要的產品或者是相關的服務。第三,企業文化是集體文化。這一文化更強調組織在管理上的所形成的一種合力,能夠激勵并推動企業的員工開展協調一致的行動,進而達到預期的目的。第四,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之間是互相作用的。在企業文化中的那些能夠體現人類所共有的價值觀念、思想道德,以及企業本身的先進技術、創新能力等也會通過其生產的產品和服務慢慢融入到整個社會之中,勢必會整個社會的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社會文化也會對企業文化產生一定的作用,兩者之間的變化是相互制約的。
1.2非語言符號內涵及特征
非語言符號也是語言的基礎,能夠單獨來表達信息的一種符號,也是信息的載體。非語言符號不以有聲的語言與書面語為載體,但是能夠對人的感覺器官產生直接的刺激,比如人的面部表情等。非語言符號同語言都是相輔相成的,并且始終貫穿在人們交際的始終,目的是為了完成人們之間的交際任務。非語言符號本身在人們的信息傳播活動中具有語言所不能夠達到的作用,人們可以利用非語言符號進行有效的傳播活動。語言是一個復雜的符號系統,是信息傳播中最為基本的因素,其承載的信息量是很大的,但是語言符號傳遞的信息還需要非語言符號進行有效的補充,經過強調才能將信息更好的傳達給接受者。非語言符號具有形象性、隱含性、普遍性和多維性等特點。第一,非語言符號的形象性。非語言符號在語言意義的表達上更具備表現力和感染力,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加以形象化。例如麥當勞其標志是“M”,這更夠給人們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所以在遠處只要看到這個“M”的標志,人們就會意識到快餐店到了。第二,非語言符號的隱含性。這指的是非語言符號是不容易被察覺的。例如,戀人之間的眉目傳情,戀人之間在表達感情的時候,往往一個動作或者是眼神就能表現出來,需要去揣摩,心領神會。第三,非語言符號的普遍性。指的是非語言符號超越了民族、國家和語言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非語言符號已經成了國際上承認的交際手段。例如,交通燈中的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紅色的十字代表的是醫療機構等。第四,非語言符號的多維性。指的是非語言符號在進行傳播的過程中,不是拘泥于直線性傳播,而是通過多種途徑,從多維的角度將事物進行充分的表達。例如,一個橙子,在相同的時間段內,其形狀、顏色等特征便可以同時表現出來,是三維的。
2非語言符號在企業文化中的體現
2.1非語言符號的重要性
一、語言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原則
1.系統性原則
雖然每種文化都各成系統,但至今為止,在外語教學中關于如何學習跨文化還沒有定論。教師們通常遇到什么文化現象就淺嘗輒止地說明一下,給人的感覺就是話題不定,隨意性很強,缺乏系統性。這也是困擾大多數外語教師的問題。細川認為“在教授日本事情的時候,教師對所教知識在大腦中必須要有一個整體規劃,比如這部分對學習者來說將來會起到多大作用,為了擴大所起的作用,接下來要講哪部分必須要想好”[3]20。如果不這樣的話,也許課堂氣氛會很活躍,也很有意思,但是關于目的語國家的文化也許什么都學不到。那么在外語課堂中教師到底需講授什么樣的知識以及如何講授,這就涉及到教學大綱的問題了。在制定教學大綱時,要參考外語專業的社會、事情、概況等課本及相關的大綱,明確對待跨文化的原則、內容、方法、手段及學生的學習目標等。只有這樣,才能使系統性的文化講授成為可能。
2.適度性原則
課堂中所導入的文化知識必須要適時適度,本著緊密為傳授語言知識服務的原則,不可喧賓奪主。因此在外語教學中需要導入的文化必須要與外語知識學習或交際能力培養相關聯。如果理解成文學、藝術、音樂、歷史、地理、哲學等,那就大錯而特錯了。這樣大量的導入,不但超出了大綱的范圍,而且也與教學目的和目標背道而馳。文化的導入目的應該是外語學習的補充,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和交際能力的掌握。另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隨時對內容進行調整,太難或太易的內容都是不適合的。還應合理地把握時間的分配,注意既不能影響教學的進度,又能達到文化導入的目的。
3.主流性原則
文化的種類豐富多彩,多種多樣,既包括高尚的,也包括低俗的部分。應該導入的內容也五花八門。既包括政治、經濟等,也包括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風俗、習慣、禮儀等等。通常會有很多人認為“講什么都行”,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在“什么都行”中選擇出“什么(即所教授內容)”[4]95。因此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挑選,盡可能的選取那些能為課堂知識服務的主流文化。
摘要:隨著我國與西方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學者進行跨文化研究,以便更多地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在與西方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盡可能地減少文化沖突。而文化與語言又息息相關,語言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的文化。本文從中西方某類詞匯的豐富程度看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主要提出了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從家庭成員稱呼的豐富程度看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中國家庭成員的稱呼更豐富,這主要體現了中國是集體主義國家,西方是個人主義國家,也體現了中國是一個宗族文化流行的國家。第二個例子是從論文類詞匯的豐富程度看中西文化差異,西方論文類詞匯更加豐富,這體現了西方更注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更注重論文的寫作。
關鍵詞:語言與文化,詞匯豐富度,文化差異
一、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與英美等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跨文化研究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因為只有了解了我國與英美之間的文化差異,才能在交流中避免文化沖突,提高交流的效率。過去有很多學者從諸多方面給出了我國與英美之間文化差異的例子,比如從餐桌禮儀,從委婉語的使用,從談判風格等,但從某類詞匯的豐富程度這個角度看中美文化差異這個研究方向很少有研究者涉及,而語言又與文化息息相關,因此本人認為這個題目有其研究價值,值得深入研究。
二、文獻綜述
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文化的傳播離不開語言的發展,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能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內涵。根據張琮的觀點,語言產生于文化發展,并受文化發展的影響與制約,語言的使用推動文化的發展、繼承、傳播與交流。[1]謝鵬璇在文化與語言的關系在中西文化中的映射這一篇論文中提到,當提到團聚時,西方人更多地是想到聚會、外出就餐、社交聚會、野餐,而中國人想到的是家庭聚會,因為西方人更愿意把團聚當成一種社交活動,因此更愿意請朋友外出就餐,而中國人更注重家庭關系,因此說到團聚首先想到的是家庭聚會。[2]這反映出了由于文化的不同,人們對某一現象所選擇使用的詞匯也不一樣,其詞匯豐富程度也不一樣。
三、案列與分析
摘要: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寫作畢業論文時采用田野調查方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調查研究能力,確保畢業論文材料創新,培養學生家園情懷。田野調查前要做好心理準備和資料準備,在調查過程中要學會對話與交流,忠實記錄信息,民俗攝影等。論文寫作過程中充分應用田野調查資料可以助力畢業論文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建議和方案,符合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
關鍵詞:田野調查;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
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不外乎涉及該專業研究的幾個核心領域:文學文本研究、作家創作研究、文學現象研究、語言現象研究、民俗文化現象研究等方面。在一些人看來這些論題似乎不需要開展田野調查也能寫,閱讀作品或者查閱語料庫、地方志資料就行了。然而對于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而言,鉆入書齋研究歷代文學名家名作、文學思潮、語言演變規律,想要研究出新意很不容易,而如果把目光投向學校所在地或者學生本人家鄉的語言、文學、文化現象,并在實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寫作畢業論文,則有利于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同時也便于學生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解釋現實問題和現象,還可有效避免論文復制粘貼制作而成的現象。因此,筆者認為,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應該注重把目光投向本土,投向故鄉,扎實開展田野調查,在此基礎上去完成。
一、開展畢業論文田野調查的必要性
(一)鍛煉學生調查研究的能力
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寫作是對學生大學四年所學知識與掌握技能的綜合性檢閱。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而言,調查研究的能力是必備的,這既是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也是未來就業崗位的要求,因為該專業畢業生剛畢業時大部分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秘書、管理、宣傳、教學等方面的工作,而要做好這些工作都離不開調查研究、撰寫調研報告。在畢業論文寫作時選擇本土、家鄉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田野調查就是在鍛煉調查研究的能力,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了適應轉型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在課程設置上專門安排了社會調查、田野調查等課程。在邊疆、民族地區辦學的地方高校尤其重視這方面課程的開設和能力的培養,如筆者所任職的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把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所應具備的“筆頭”(寫作)“口頭”(溝通、交流)“鏡頭”(攝影攝像)能力通過課程教學和實踐實訓的方式進行全過程培養與訓練。
(二)確保畢業論文材料創新
一、畢業論文選題分化現狀及特點
畢業論文選題是寫好論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真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題目選得太難,工作量太大,自己限于能力、時間或材料等條件,作不下來,或者功力不夠,作成虎頭蛇尾那就不合適。所以題目的大小難易要適中,最好還有研究的興趣。如果平時對某個感興趣的問題早有思考,畢業論文的選題就會“水到渠成”。但現實表明,大部分學生論文設計并不是自己考慮成熟或準備充分的。據調查,大約80%的學生是在選定指導教師后才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老師的研究方向確定自己的畢業論文方向。筆者在對宜賓學院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近5年879份畢業論文調查的基礎上,發現由于各方面原因,畢業論文選題出現的“分化選擇”如后表所示。由表中,我們不難看出二本院校大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在學科研究領域出現以下分化特點:
1.畢業論文設計上,學生傾向于文學研究。三大文學研究(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古代文學)在5屆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中不低于60%(2006年69%;2007年73%;2008年69%;2009年73%;2010年60%),而語言類研究比例最高9%(2006年),最低3%(2008年)。在語言類論文的選題中,古代漢語研究的論文可謂少之又少,2008、2009年沒有學生以古代漢語研究作為畢業論文設計的方向。
2.傳統學科研究的比例有所調整。如現當代文學研究一直是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較佳選擇,但我們亦不難看出,從2006年的40%到2008年的20%,2009年的25%和2010年的26%,比例變化比較大。古代文學研究論文比例則從2006年的22%上升到2008年的46%。
3.畢業論文設計出現不同學科的融會貫通。許多學生選擇跨學科研究,出現文學與民俗學(如喪葬習俗、婚俗、巫術、禁忌、宗教)、旅游學(《古鎮文化資源調查保護與旅游開發》)、政治學(《特定文本的歷史價值———從〈施公案〉看中國古代的法律文化》)、哲學(《博弈視角下的〈戰國策〉解讀》)、經濟學(《論范蠡的政治智慧與商業頭腦》)等學科整合研究。
此外,據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調查,在研究內容和價值訴求上,也出現了明顯的群體分化特征:
1.研究內容上,畢業論文由過去的純文學研究向文化研究轉變。學生比較關注當前熱門的文化現象,文藝學、文化學研究從2006年的8%上升到2010年的25%。2006年的《大眾語境下的當代相聲藝術》、《〈手機〉背后的深厚思考》,2007年的《新科技帶來的新文化———電子游戲的文化價值》、《無可比擬的心靈風景———從民族文化分析〈康定情歌〉中的跑馬山》、《現象背后的文化述微———論“超女”與同類型平民選秀節目比較》、《迷失在十字路口的流行音樂》、《濤聲依舊,滾滾西流———當今尊孔讀經現象的反思》、《四川色達藏區天葬習俗考略》、《論〈增廣賢文〉的人文價值》、《天籟之音———論劉小平詩集〈鄂西倒影〉土家族民族文化之關聯》,2009年的《傳統文化的詩意表達———淺論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意蘊》、《全梁詩中酒詩考》、《〈白鹿原〉的地域文化特色解析》、《淺析加爾多斯現代小說的宗教思想》,2010年的《博弈視角下的〈戰國策〉解讀》、《特定文本的歷史價值———從〈施公案〉看中國古代的法律文化》、《論范蠡的政治智慧與商業頭腦》等論文均體現了這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