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語閱讀能力及測試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眾所周知,英語是當前各個階段的學生都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是英語閱讀。因此在設計閱讀時要充分認識閱讀的機理、了解語篇,并以此為基礎與閱讀者進行有效互動,這有助于對閱讀能力檢測的總體設計,進而對檢測的模式與內容進行確定。本文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對學生閱讀水平的考察,進行有效分析,進而了解到能對學生閱讀水平進行反應的閱讀理解測試還有不足之處,需要深入的理論分析與實踐完善。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測試;理論與實踐
如何有效提升英語閱讀的教學效率,需要教育部門以及英語教師不斷探索。在英語教學改革背景之下,社會對英語專業學生所具備的英語能力要求逐漸提升。按照教育部對現階段高校學生英語學習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以及良好的英語基礎,其次就是保證學生的閱讀速度,以及一定的閱讀技巧。英語閱讀測試應該具備以上這些作用,也就是說一套完整的英語閱讀試卷應該讓學生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其中包括:能閱讀閱讀不同題材的文章、分析較為復雜的語句、根據情景線索理解詞匯的深層含義等等。
1閱讀測試所涉及的問題
在英語試卷設計之中,閱讀試卷同其他題型的試卷一樣,設計時具有兩種不同的思路,分別是:第一,依據理論來設定檢測的實際內容;第二,將考察的語言目標設計成情景、目標語言應用任務作為考察的主要內容。
1.1理論問題
從理論上對閱讀進行解析發現,閱讀其實就是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一種結果,如若將閱讀看成是一個過程,那么閱讀者就如同一個挖掘者,運用自身的語言能力以及其他資源來助力文本的挖掘,以此為基礎來理解作者的思維。換言之,當一篇文章實現自身的潛在優勢,最為基礎的應該是閱讀者從自身的思維出發,分析構成全篇文章的銜接、連貫以及其他的主要成分,并且在這個條件之上閱讀者與語篇進行互動,以達到把握文章大意的目的,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英語閱讀中之所以要運用語篇,是因為語篇能在指定的情景之中進行構建,并會與其他類似的語篇產生互文性。由此可以發現,閱讀者意圖中的兩大元素分別是情景性與互文性,要在語篇之中促使兩大元素的產生,首先要進行解構語篇,進而在閱讀的最后由閱讀者對語篇的可接受性進行分析判定。但是閱讀者自身的理解能力的差異,會導致可接受性的判定之中也存有合理的差異。英語閱讀過程是一個根據語篇的解構進行解析的過程,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語篇是建立在信息、閱讀者內存信息互動的基礎之上,也只有閱讀者與語篇產生互動,才能促成宏觀性的理解,若是沒有兩者的互動,理解將不會產生或者是產生不完全的理解。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思考的是:該如何設計測量工具檢測閱讀者的閱讀過程?根據現階段教育家的研究發現,想要對閱讀者的閱讀過程進行檢測可以借助有聲思考的方式,比如多項選擇,這也是測試之中常見的考察形式,其測試任務是:要求學生在閱讀之后根據文章中的內容在多個選項中選擇出問題的正確答案。其能通過對學生單詞、語句、語篇三個層次對學生是否理解文章內容進行判斷。
1.2目標語言應用任務
巴克曼與帕爾默在對閱讀進行研究時,準確描述出了試卷應該具備的特征,真實性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特征之一。真實性是通過測試任務對生活中語言應用的本質進行驗證,這一觀點對于英語閱讀試卷的啟發有以下兩點:第一,保證學生在對測試任務中運用自身的英語能力;第二,最大限度地保證測試任務來源于生活。在英語學習之中,學生缺少日常的交際活動,閱讀往往是他們唯一接觸語言的方式,也可以說學生學習英語多數是依靠閱讀來達成的。閱讀測試在設計時,通過項目設計向學習者展示如何高效地進行英語閱讀,這個過程充分理解學習的首要任務,將聽讀的知識轉移到說寫之中。
2試卷設計
根據以上的內容可以了解到,閱讀是一個過程,對這個過程進行檢測的有效途徑是測試理解,理解的準確性與單詞、句法、語篇三者相關聯,使得英語閱讀興趣可以是出自學習目的或者是實用目的,而閱讀水平的高低離不開單詞的辨認以及理解的范疇,其中的理解恰好又體現在單詞、語句、語篇三個層面。因此,根據這三個層面來設計英語閱讀測試題,能實現測試理論中所要求的全部目標。而閱讀測試的形式,經過全方面的分析認為,參照大型的英語水平測試進行設計太過于古板,可以運用短篇文章進行設計。由此,筆者設計出包含以下五個方面的題型:第一,詞義辨認。在閱讀之中進行孤立的詞義辨認毫無意義,應該將文章中一個重要的單詞勾畫出來,閱讀者進行辨認,并在問題之下給出四個答案,要求學生從中找出符合語句意義的同義詞。第二,完形填空。經過研究發現,在閱讀上存有明顯缺陷的主要原因是詞匯知識儲備不足、關聯詞間的關系理解不深入,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僅具備在句子中對單詞進行簡單的辨認能力,還要有在語篇中辨別同義詞、反義詞的能力,這也是設計完形填空的主要目的。第三,句子閱讀。句子閱讀要求讀者在讀完一句話之后結合例文內容,在以下四個選項中選擇意義最為恰當的一個單詞,這是對閱讀者局部理解能力的探析。第四,快速閱讀。其中閱讀者只需尋找到文章中與問題相關的語句進行解答,無任何推理要求,簡單易懂。第五,短文閱讀。在閱讀之中閱讀者只需將自身所學的語言、語篇結構、文體風格等內容對短文進行分理解,并以此為基礎完成測試任務。
3測試的實施
為確保試題的有效性,將會采取一次實際測試。這次測試筆者將在自己任教的班級進行,涉及兩個英語專業的班級,共90人。根據之前教學中兩個班級的學習狀況以及學期英語成績班平均分來看,一班要比二班成績更好。考試的時間規定在下午3:00~5:00,兩個小時的時間,地點是能容納200人左右的大教室,兩個班的學生隨機進行選擇座位,并保證學生之間的距離安全。在這一套試題之中有以上所講解的五個內容,很有可能增加其中所存在的誤差,在進行測試時除去語言能力,其他能力在信度上或多或少都低于語言能力的題型。并且試卷語篇類型也無法進行確認以及控制。研究表明,語篇結構與試題類型對閱讀者的變現有巨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先將單詞列表給學生,讓學生先從最簡單的試題開始測試,依次閱讀這些單詞,逐漸到學生能夠將單詞基本上讀準確之后為止。如果學生認不出或讀錯的單詞,教師就注上標記,當學生將一個單元的單詞都讀完并且準確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閱讀和單詞相關的文章,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內容的印象。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試著讀出來,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如果學生在較長時間內都沒有讀出來,就可以換下一個閱讀對象。
4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雖然不難把握,但是在能力之上如何進行測試卻是一大難題,在英語閱讀能力這一構架之中,其組成內容復雜多樣,分開進行檢測過于繁瑣。因此,在測試之中我們要縱觀全局,以閱讀理論為出發點,對構成閱讀能力的主要因素進行確認,進而依據主要因素設計出全方面的英語閱讀試卷。
參考文獻
[1]包克鳳.淺談語篇分析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例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7):122.
[2]龔兵.詞匯知識深度對閱讀能力的影響[J].國外外語教學,2006(2):1-6.
[3]彭代文,李清平.英語閱讀能力及其測試:理論與實踐[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170-173.
[4]徐佳麗.論商務英語考試閱讀題答題技巧在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7):210-211.
[5]楊櫻.關于英語專業學生閱讀狀況的調查報告[J].考試周刊,2014(94):77-77,78.
[6]趙海燕,韓鶴卿.影響英語閱讀能力的因素及其對策[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5(z1):73-75.
作者:冉紅雨 單位: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