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科型元認知訓練對英語教育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自我監管;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調節、監控和反思策略。職高英語學習者在閱讀進程中,利用元認知策略來制定閱讀計劃,監控閱讀進程,掌握閱讀技巧,調節閱讀策略和反思閱讀效果,對自身的英語學習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在借鑒職高英語教育有關元認知策略和閱讀教學的文獻基礎上,探究了元認知策略與職高英語教育英語閱讀教學的聯系。
【關鍵詞】元認知閱讀掌握干擾
引言
英國著名教學專家韋斯特(MichaelWest)指出:“教授英語的基本任務,首先是直接訓練閱讀本領。”“閱讀是外語教學中要求達到的聽說讀寫四大基本本領之一,它要求外語學習者能在閱讀進程中把具有思想內容的文字符號經視覺器官轉化為語言信息,從而了解全篇文章的內容和意義”[1]。英語閱讀課的核心是:在閱讀和交流中注重文本內容,在交互和行為中注重學習策略,在批判和想象中提升思維水準。由以上的觀點不難發現,在對英語學習者聽說讀寫四項本領要求中,英語閱讀水準的高低成為衡量英語學習者語言綜合水準的重要彰顯,它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安排
在高職英語學習進程中,設計為期12個課時的元認知策略訓練課(有具體的實施課表),穿插運用指導教學法、程序化教學法、互動合作教學法,以多種形式,如激發、講解、小組合作等教學形式教授元認知策略,并在運用中達到自動化水平。在以元認知策略訓練為目的,關聯英語閱讀掌握水準訓練,主要利用三種閱讀監控教學模式實施探究,這三種模式是相互性教學模式、自我調節模式、有聲思維模式。在階段性計劃達成之后,指導學習者對此前整個計劃的實施,找出不足之處并給予補救措施,最終實施總結。教師實施該階段的試卷測試。根據元認知策略教學計劃的訓練,元認知測量的一般模式:口頭報告模式、工作或行為來探索模式、問卷調查模式、比較研究對材料的搜索實施。
2.閱讀進程模型
閱讀掌握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流程。這一流程涉及到不同層次的語言處理,從詞語識別、句子到建構話語的意義。與此同時,大量的研究表明,閱讀掌握也需要世界知識的實現,基于知識的推理流程。推理是閱讀語言的流程的一部分;對推理的研究也基于對一般語言的閱讀掌握和處理的研究。上世紀50年代以來,心理學界提出了不少閱讀模型,這些模型大致可劃分:即自下而上模型(bottom-upmodel)、自上而下模型(top-downmodel)和相互作用模型(interactivemodel)。這三類模型基本代表了對閱讀掌握中各種心理現象研究的不同觀點。
3.元認知對策略系統
元認知對策略系統的監控和調節,主要彰顯在高職學生閱讀成功時繼續采取平穩的有效策略和在閱讀失敗時及時采取補救的策略。在閱讀進程中,高職學生對文本的掌握比較順利,說明自身所采取的閱讀策略有效,就會平穩地保持這種閱讀狀態。此時,高職學生幾乎沒有有意識的元認知體驗,也就是說,元認知監控不一定被意識到。如若閱讀碰到了障礙(無論是文字上的、詞語上的還是句子上的、篇章上的),元認知的監控作用就會被突顯出來,元認知體驗也變得更為有意識了。此時,元認知就會指令策略系統修改、完善或更換閱讀策略,及時地實施補救:或者繼續往后讀,依靠下文的語境來排除前地實施補救:或者重讀,再度思考;或者繼續往后讀,依靠下文的語境來排除前面的障礙;或者查字典,疏通路障;或者向人求教,了解有關的知識等等。
4.元認知策略的訓練模式
要使學生獲得元認知策略,要求高職學生準確、全面地把握學習任務,明確學習任務的性質、特征,弄清任務的要求以及要達到的水平。掌握學習材料特征的意識。每種學習材料有自身的特征,教師應指導學生認真探究每種學習材料的性質、結構、難度、主次,以便能合理分配學習的時間和注重力。注重訓練高職學生經常自我評價自身學習效果的自覺意識。尤其是階段的教學結束后,能夠自覺對自身學到的知識實施總結評價并及時實施矯正和補救性學習。已有研究表明,學生元認知策略的運用水準與其擁有的元認知知識有極大聯系。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授元認知方面的知識,指導學生把這些知識運用到自身的專業理論和本領的學習中去,并在學習行為中不斷提高對這些知識的運用。學習進程中,還要注重指導學生采取自我提問、互相提問等模式創設問題情景,在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進程中有的放矢地學習和運用元認知知識,減少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參考文獻:
[1]王震,范琳.語篇閱讀進程中詞匯推理的研究進展[J].外語教學,2012,59.
作者:謝靜 單位:四川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