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自控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也是心理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是師生之間進行思想和信息交流的微型世界,它可以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現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居多,他們頭腦靈活,但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自控能力。如上課不能專心聽講,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課下不會主動學習,不會有效記憶等。面對這種情況,我在英語教學中積極有效地從學生主要的學習行為:課前預習、上課、作業、復習、測試這五個環節入手,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
1.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學生感知新知識,發展新思維的重要手段,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開學第一天,我就要求學生自訂預習本,按課本上的或我提出的要求進行預習,把預習的內容簡要地寫在本上。預習英語單詞時,在不會讀或認為讀不準的單詞前作標記“?”;在預習課文或對話時遇到難懂的句子劃“———”。我還要求學生寫上自己預習時的感悟。開始時我實行督促檢查,后來指定組長檢查,再以后同桌互查。為了促進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我還親手制作了小紅花,為預習好的、積極動腦、能發現問題的學生佩戴小紅花。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學生都逐漸養成了預習的好習慣,使學生的被動預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學生做課前預習,教師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教師要弄清學困生在新舊知識間還存在哪些問題,幫他們解決問題,做到課前補課而不是課后補課。然后再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準備難易適度的練習題。
2.上課。
課前我會和學生共讀一句學生提供的,簡短的學習格言,如: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有志者事竟成)。讀完后,理解這句格言,在格言的激勵中進入課堂。三閑就是閑話、閑事、閑思。凡學習不好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是他們控制了三閑,而是三閑控制了他們。我采取各種方法進行課前二分鐘的自我心理調控,停止一切與上課無關的活動。比如靜坐,暗示自己“這節課我一定會認真聽,一定會有收獲。”在課上,教師要時刻變換自己的教學方式來適合他們的口味,使他們心思集中,忘掉三閑。如我講China一課時,先讓學生聽一段短小的故事,寫單詞,看誰寫得多,寫的最多的學生為單詞王,給他最熱烈的掌聲來祝賀他。聽第二遍,讓學生根據聽到的內容畫一幅畫,看誰畫的最準確,最美觀。畫得最好的學生獲得“聽力大王”的稱號。就這樣,濃厚的趣味趕跑了三閑,學生都專心致志地聽說讀寫,顧不得三閑了。這些嘗試真正把學生帶入了自制力的樂園,學生從學習中得到了快樂,從被動學習轉到主動學習。引導學生自控,給學生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是很重要的。我在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GreatPeople中采用了小組討論的方法,把學生帶進了特定的情景,讓他們自由談論,說出自己的觀點。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非常主動,踴躍匯報,繪聲繪色地朗讀自己的成果。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的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留出了空間,并且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形成了自控能力。
3.作業。
傳統的作業往往以書面形式由學生個別完成。新課程標準則要求作業多樣化。如聽寫單詞句子、寫作文、與外國朋友通信、閱讀英文書籍、聽英語廣播等。這些作業可以個別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養成了合作意識,有了創新思維,感受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分享了成功的喜悅,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做作業的樂趣。為了增加學生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我有時會布置一些社會調查作業。如我在講Makeourworldmorebeautiful一單元時,我先要求學生預習課文,認真觀察周圍的人是否有環保意識,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觀察填寫我特制的社會調查表。這種作業既有趣又可促使學生通過真實的實踐活動,主動培養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還可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觀,培養自我反省的能力,養成自控能力。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的效果,我在作業批改中嘗試了在錯題旁邊不是打x,而是寫錯題解析。這種批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學生把自卑轉化為自信,把厭學轉化為愛學。學生看到作業中的√就感到賞心悅目,有一種成功的快樂感。當他們看到錯題旁邊的解析時,就會感到老師在他們面前講解一樣,再加上“你進步了﹗”“加油﹗”“你真行﹗”等激勵性的作業評語,學生自然愿意自控并學會自控,從而提高作業的質量。
4.復習。
在眾多的復習策略中,學習效率最高的就是馬上應用和教別人,而小組合作復習最大限度地使此策略得到了應用,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讓學生有了自控能力。他們既可以掌握基本知識,又可以在語境中靈活地運用已學知識。學生對當天學的知識要進行強化記憶。每課、每單元設立綜合復習課,從單詞、短語入手,把有關的內容展示出來,讓學生建立清晰的知識網絡。把知識按用法、意義或結構與過去的知識結構進行聯系,使之融會貫通,把零散的知識點通過某種聯系使之系統化。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中做到精講精練,幫學生建立錯題檔案,對易錯題重錘猛擊,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做題時講方法,不搞題海戰術,力求少而精。
5.測試。
在測試前教師應告訴學生學會自我放松,讓學生正確對待考試,對考試有一顆平靜的心。考后找差距,定措施,補漏洞。在測試評價中進行賞識教育。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及時表揚。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個輕輕的撫摸,一個夸張的模仿動作等,都會感染學生的心,它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評價效果。其次是抓住每一個切入點,運用描述性的語言進行具體明確地評價,不僅能讓被評價的同學明白自己的優點,更能讓其他學生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再次是評價的尺度要多樣化,不要用一個統一尺度去評價所有的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對學困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與鼓勵;對學優生,要求要嚴格,才有利于促進他們不斷進取。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認真備課,在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熱愛學生,幫助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創造愉快的學習氣氛,開創英語課堂新局面,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使學生養成學習英語的自控能力。
作者:王繼鋼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青城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