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智慧教育下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以及生物技術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推動現行教育系統的變革,個人定制化的智慧教育模式終將取代傳統的教育模式。智慧教育模式的應用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變革,需通過創新教學理念、完善考評體系、構建英語學習智慧平臺以及加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等改革策略,切實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智慧教育;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引言
清華大學薛瀾教授指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最大的挑戰就在于教育。我們為學生提供的教育應當是未來需要的教育,而不應該是昨天的教育?;谖磥斫逃男滦枰腔劢逃J浇K將逐漸取代傳統的教育模式,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改變現有思維,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法,積極推動現行教育系統的變革。
一、智慧教育的內涵及特征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包含了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三個層面的教育領域里全面深入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現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智慧教育理念即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智慧教育的技術特點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為交互、協作、開放、共享。智慧教育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為主要任務,以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為根本任務。推行智慧教育改革的主陣地是課堂。智慧教育教學手段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能夠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在更高層次上促進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進程。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具體,最終聚焦到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
二、我國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際化趨勢的進一步推進,各類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快速成立并發展。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重要性愈發凸顯,在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以及核心競爭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大部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英語語言能力以及在工作場所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仍然不盡如人意。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能力培養模式還處于傳統階段;另一方面,英語實踐教學和校企合作僅限于英語專業,大多數非英語專業學生缺乏實踐機會和實踐平臺。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目標與企業就業崗位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這就給目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想要改變這一現象就必須改革創新,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智慧教育技術,采用多種教育手段,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但是目前我國多數職業院校還處于信息化教育的探索階段,英語教育教學中的智慧教育手段僅限于微課、慕課、一些教學軟件以及多媒體語音教室的使用,仍然存在著信息化教學手段使用不普遍、信息化教學硬件不到位以及信息化教學資源不豐富等問題。因此想要切實提升高職學生的實際英語應用能力,就要充分利用智慧教育手段來全面構建一個英語學習的智慧平臺。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智慧教育手段的優勢
隨著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英語學習的適用性及人文目標更加清晰,即需要培養社會所需的語言應用能力強的綜合型英語人才,培養一批跨文化、跨國際視野的人才,讓學生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能力,具備人文素養,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人才[1]。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可以突出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智慧教育與英語課堂教學相結合,可以使英語學習場景更生動,使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實踐和運用語言。高職英語教育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與本科生和研究生有著本質的不同。“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是高職英語教育應當遵循的首要原則。高職英語教學更注重強調實踐教學和技能訓練,著重培養學生在就業崗位工作領域所需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智慧教育利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營造了“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多種新穎的知識呈現方式,并且建立了智能化、交互化的考核評價系統。智慧教育的這些手段打造了一個課堂內加課堂外全天候的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對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具有積極的作用。
四、智慧教育模式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影響
智慧教育模式的應用引發了高職英語教學的一系列變化。信息化教學能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的特點,不受時空的限制,能提供豐富的媒體學習資源和情景式的教學環境。智慧教育模式下的課堂注重強調學生如何學,課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則是知識的引導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智慧教育模式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影響從宏觀上來看體現在培養目標、課程模式以及培養方式的變化上;從微觀上來看,智慧教育手段的使用引發了師生角色的轉變以及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
1.師生角色發生變化在傳統的教育環境下,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則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在智慧教育環境下,學生擁有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課堂主體的“天平”逐漸傾向于學生。當師生角色變得更為開放時,教師必然需要調整自身角色的定位,從知識的傳輸者變為引導者。同時,教師還要能夠熟練地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手段,以此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3]。
2.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是以教師教授課本知識為主,而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理念的教學軟件加速了學習者學習方式的變革。智慧教育模式下高職英語課堂提倡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意在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授知識的地方也不僅僅局限于課堂,這是一種具有個性化的學習觀念[4]。把人工智能技術引入高職英語課堂后,人工智能教學軟件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對其數據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制訂個性化的英語學習計劃、設置合適的學習內容、選擇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3.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改變傳統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因無法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及時應用,導致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不足。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智慧教育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更加豐富,教學方法更加精確化、多樣化、信息化,而擴大教學內容的來源方式和容量是新時代教育教學的必然趨勢[5]。教師通過在微課堂和MOOC中加入人工智能技術,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到教學中,可以與學生進行個性化一對一教學,實現隨時隨地皆可學習的新教學模式。
五、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智慧教育是新時期高職英語教學追求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智慧教育理念指導下的英語教學改革將突破時空限制、思維限制,這給英語課程也帶來新的挑戰。融合智慧教育理念的新時期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創新高職英語教學理念首先,高職英語教學目標要從培養英語語言知識為中心目標向以職業導向為基礎要求、以培養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為目的轉變。其次,高職英語教學內容除英語語言基本知識外,還要著重強調培養學生的聽力和口語技能,使學生在將來的就業崗位上能進行基本的職場交流,包括熟悉行業英語,能熟練運用行業術語進行任務描述、工作業務談判以及產品展示講解等具體內容。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要服務于促進學生核心就業競爭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可持續學習能力的發展。
2.創建混合教學模式下的公共英語智慧課堂教師要充分利用智慧教育手段營造線上加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在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中革新教學方式、整合英語教學資源、優化教學設計、構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同時教師要處理好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的關系,使二者相輔相成,使智慧教育手段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個性化和自主化學習能力。
3.完善高職英語課程評價考核體系,建立新型、多元化的教學評估標準人工智能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的收集分析可以實時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通過數據結果的比較分析,教師能夠掌握學生學習的差異,及時了解學習資源是否充足、教學內容是否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等多方面情況,同時可以對課程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效果進行全程監控和評價,全面智能化評估教學效果、快速反饋問題、找到解決方案,以便能夠對教學內容、方式等進行及時、有針對性的調整。
4.建設數字校園、構建智慧教育平臺智慧教育軟硬件教學環境的建設是培養師生信息素養、實現信息化教育的物質基礎,因此需要保障專業教學設備的投入,構建良好的智慧教育生態環境,確保英語信息化教學改革順利實施。從現代化語音教室、錄播教室的建設,到慕課、微課以及各類學習軟件的開發,為英語教學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來組織課堂、優化教學活動,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實現與學生互動、答疑、共享教學資源。多種智慧教育技術的參與可以打破空間的障礙,為學生提供交流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機會。
5.加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力度教師要不斷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加強信息意識,提高職業導向能力,深刻認識信息化教學素養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和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還要通過閱讀信息技術專業書籍、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等方式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培養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加強教師職前職后信息素養的教育培訓。培訓內容要側重實用性和針對性,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和教育技能;培訓模式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教學的整合。
結束語
第四次工業革命重構了人們的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也改變了人與世界的關系。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智慧教育技術手段給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更新了學習方法、改變了教學方式、加速了現代化進程。正如葉芝所說,教育的本質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新時期的高職英語教師應該把握機遇,主動迎接挑戰,實現傳統英語教育向智慧英語教育的華麗轉身,使智慧教育技術有效合理地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中,讓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之光的照耀下變得更有生命力、更有溫度。
參考文獻:
[1]余勝泉,王阿習.“互聯網+教育”的變革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6(10):1—9.
[2]龐春曉.淺談“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轉化[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18):34—35.
[3]胡樂樂.論“互聯網+”給我國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12):26—32.
[4]張穎青.“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反思[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1):101—102.
[5]付志娟.“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8(30):53—55.
作者:王黎 單位: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