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院護理管理研究(4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和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及其他醫療單位護理人員138名作為研究對象,同時選取在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前、后各138例患者作為問卷調查對象。對138名護理人員應用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后,對比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前、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護理行為和護理技能評分情況,并對在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前、后的患者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進行評價。結果:對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護理行為和護理技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實施前評分(P<0.05),且在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后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實施前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χ2=10.59,P<0.01)。結論:對醫院護理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能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護理行為和護理水平,同時還能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管理;醫院管理
人性化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人文管理方式來最大程度挖掘人的潛力,充分調動人在工作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工作質量提高的一種管理模式[1]。我院近幾年將人性化管理模式運用于護理管理中已經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及其他醫療單位2011年1~11月工作的護理人員138名作為研究對象。護理人員年齡為21~30歲,平均年齡為(24.5±1.7)歲,護理人員工作時間為2~8年,平均為(4.5±1.3)年,學歷分為:本科及以上65名,大專水平73名,其中護士85名,護師53名。138例護理人員均運用人性化管理模式進行護理管理。同時選取護理人員在進行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前、后各138例患者作為問卷調查對象,其中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前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68例,患者年齡為38~78歲,平均為(58.3±2.6)歲,患者受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上者65例,初中及以下者73例;實施后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69例,年齡為38~77歲,平均為(58.7±1.2)歲,高中及以上文化者67例,初中及以下文化者71例,在人性化護理管理實施前、后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文化水平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人性化管理方法
(1)加強情感溝通。護士長應主動熱情與護士進行交流,詳細了解護士最近的生活工作情況,認真傾聽護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承受的心理壓力并用鼓勵性的話語與其進行溝通。(2)制定合理分工制度:科里管理人員在科室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盡量尊重護士的工作要求,分配任務時還應考慮護士的工齡和技術水平;上級管理人員還要協調護理人員之間的工作,在工作中讓經驗豐富的護士對年輕護士進行幫助指導來提高其護理經驗和水平[2]。(3)注重培訓和學習: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到外院進行參觀和學習,在科里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統一和提高業務水平。(4)完善獎懲制度:科里每周或每月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業績進行評定。
1.3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價
對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在出院時進行護服務問卷調查,卷面分值為100分,問卷分值在80~100分為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分值在60~79分為比較滿意,分值小于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以滿意和比較滿意之和表示。
1.4觀察標準
觀察在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實施人性化護理前、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護理行為和護理技能等方面進行評分,并對前后評分進行比較。
1.5統計學處理
將上述觀察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臨床數據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采用χ2檢驗,護理水平各方面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對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前的138例患者中對護理服務滿意85例,比較滿意38例,不滿意15例,滿意度為89.1%,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后的138例患者滿意123例,比較滿意13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8.6%。經統計,對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護理管模式后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前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59,P<0.01)。
(2)實施前、后護理人員各護理方面評分比較經統計,實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的護理人員在護理質量、護理行為、護理技能等方面評分均明顯高于實施前各護理方面的評分(P<0.05)(表1)。說明對護理人員進行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能明顯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水平。
3討論
對護理人員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時,上級管理人員通過與護理人員進行親切溝通,能夠及時發現護理人員遇到的困難和心理壓力并能夠積極正確處理,使護理人員感覺到工作中的溫暖,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增加工作信心,使臨床護理質量提高。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對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且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在人性化管理模式中對護理人員加強護理規范化培訓和增加進修學習的機會,可以使護理人員迅速提高護理水平和技能,上級管理人員認真聽取護理人員的意見和充分協調工作上的配合能夠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特長和潛力,對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水平和護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對護理人員實施獎懲制度,不但能夠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發揮其工作潛力,還能能夠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服務態度,提高護理行為水平,本研究中實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和護理技能明顯優于實施前(P<0.05)。綜合以上論述,在醫院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夠科提高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質量、護理行為和技能,同時還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元云.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6):261-262.
[2]李愛芬,李登敏,凌敏蘭,等.探索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0(12):1120-1121.
作者:馮記虹 單位:山西省大寧縣人民醫院
第二篇:醫院護理質量管理問題及解決措施
【摘要】醫院的護理質量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其護理服務質量。因此,醫院應采取多種手段和措施提高護理管理水平,進而提升整體的護理服務質量,比如健全護理規章制度,創新護理質量管理方法以及完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等。本文對我院在護理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以期提高我院護理質量管理的水平及護理服務的質量。
【關鍵詞】護理質量管理;問題;解決方法
護理質量的好壞不僅體現了護理人員職業素質的高低,而且關系著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質量水平的高低既取決于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也受醫院護理質量管理水平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就醫時對護理服務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在這樣的形勢下,醫院在進行護理質量管理時必須更新陳舊的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法,以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全方位地滿足患者的需求。
1醫院在護理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1護理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
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應包括健全的護理規章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規等。但是,有些醫院對護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未組織專門的人員、設立專門的機構對護理質量進行管理,導致護理質量管理體系不科學、不合理,且缺乏相應的流程,使得護理質量工作評價機制很難落實。有些科室甚至為了應付上級機構的突擊檢查,大搞形式主義,或搞突擊管理,比如補寫護理記錄、護理計劃、護理措施及護理總結等。這些行為都可導致考評結果無法客觀地反映護理工作的現狀,不能暴露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自然也無法為醫院提高護理質量管理水平提供幫助的。
1.2進行護理質量管理的人員素質較低
據相關的調查資料顯示,大多數進行護理質量管理的人員都是從別的崗位借調過來的。他們未經過正規專業的管理培訓,未系統地學習過管理知識,故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缺乏預見性;在進行實際的管理工作時,他們往往只憑借自身的工作經驗,而不是依靠系統的管理知識、創新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學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有些管理人員將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放在瑣碎的行政管理工作和后勤事務上,在進行護理質量管理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導致護理管理工作不到位。然而,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使得護理工作的專業性及復雜性越來越強。護理人員若不更新自身的知識,不僅無法滿足護理工作及患者的需求,還可增加護理風險系數,甚至影響護理安全。另外,由于護理工作的內容繁瑣,護理人員的責任重大,故其心理壓力較大。醫院若不制定合理的薪酬待遇及職稱晉升制度,就無法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有可能導致人才流失。
2完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的措施
2.1建立健全護理質量管理制度
醫療事故是指醫務人員在進行醫療活動時,由于過失或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或法規,導致患者出現人身損害的事故行為。科學有效的護理質量管理制度和護理規范是護理人員的行動指南,也是其在進行護理工作時應該遵守的準則,更是保證患者得到安全護理的前提條件。醫院應根據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及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護理質量管理制度,以確保護理工作能夠有序地進行,進而避免和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
2.2成立護理質量管理組織
醫院應成立三級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通過落實各科室的護理質量改進整體的工作,健全護理質量保證程序,激勵護理人員積極參與護理質量管理工作。可安排主管的護理院長擔任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的主任,然后在該委員會的領導下,改進全院的護理工作質量,落實安全護理計劃;該委員會應定期向醫院領導及管理層匯報管理結果,并設立護理質量改進督促小組,對各科室護理工作的改進情況進行跟蹤;同時收集各科室對護理質量進行控制的資料,然后組織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及科室的護理骨干進行討論,提出改善的意見,并在全院的護理質量管理大會上進行報告。
2.3提高護理質量管理人員的素質
醫院應結合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制定對其進行繼續教育的計劃,比如選派護理人員到優秀的上級醫院學習,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和成人教育等;可以請各科室中理論知識扎實,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骨干對護理人員進行帶教,或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另外,醫院不僅要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知識及護理技能培訓,還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學及營養學方面的知識,以提高其綜合素質。
2.4建立對護理質量進行多維評價的機制
醫院在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定時,一方面可以采取督導自查的方式,另一方面,應重點聽取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價。要時刻關注患者的感受和體驗,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作為評定護理工作質量好壞的重要標準。醫院可以從社會上召集志愿者組成調查小組,在對志愿者進行規范的培訓后,安排其對醫院各科室的護理工作進行排查摸底,真實地了解護理工作的狀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另外,醫院還可通過對出院患者進行電話回訪或上門回訪等,采集吸納其意見和建議,使其成為護理工作的監督者和評價者。
2.5對護理質量管理工作進行不定期考核
定期對護理質量管理工作進行考核容易使該項檢查工作流于形式。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醫院應將定期考核與不定期考核結合起來對護理質量管理工作進行檢查。比如每月由護士長定期對科室的護理工作進行檢查;每季度由醫院領導按照相關的標準對全院的護理工作進行檢查;每年由護理質量控制小組對全院的護理工作進行系統的檢查。同時,由護士長不定期對科室的護理工作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各科室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避免問題擴大和蔓延。
3結語
醫療服務體系的正常運轉離不開護理工作。護理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醫院經營狀況的好壞以及醫院的發展前景。目前,我國的護理質量管理工作還存在許多的不足,比如護理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進行護理質量管理的人員素質較低等。要想改變這種局面,醫院必須采取多種手段和方法,以掃除阻礙護理質量管理工作發展的障礙,包括建立健全護理質量管理制度,成立護理質量管理組織,提高護理質量管理人員的素質,建立對護理質量進行多維評價的機制以及對護理質量管理工作進行不定期考核等。
參考文獻
[1]潘紅英,朱陳萍,葉志弘.護理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4(01).
[2]孫宏.持續質量改進護理管理模式應用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4(10).
作者:林萌 單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醫療所
第三篇:基層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實踐
摘要:目的:了解基層醫院的護理安全管理。方法:對護理人員開展安全意識和法律教育,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強化護士長的規范化管理,加強節假日護理安全防范,重視護理文書的法律效力及規范書寫護理記錄。結果:護理人員增強了提高了差錯防范和對安全問題的識別能力,提高了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減少了護理差錯的發生,顯著提升了醫院的整體形象。結論:基層醫院護理安全管理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護理安全管理方案的有效實施和應用,可確保護理安全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滿意的優質醫療服務。
關鍵詞:基層醫院;護理安全;管理
所謂護理安全,是指開展護理實踐的全過程中,護理對象(患者)不發生心理、機體或功能上的損害、缺陷或死亡,但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允許范圍內的除外[1]。研究認為,基層醫院的護理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由于護理人員相對較少,工作任務重,給護理工作崗位責任制的落實帶來難度[2]。現結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米市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兩年來護理管理工作,談談在護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實踐和體會。
1護理安全管理的實踐
1.1開展安全意識和法律教育以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醫療護理是高風險的行業[3]。基層醫院護士的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淡薄,采取廣泛開展法律意識的宣教,定期組織護士學習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增強基層護士的法制觀念,正確使用法律指導自身工作,維護護士群體的合法權益。護理工作具有獨立性、連續性、具體性等特點,很多護理工作是在無人監督情況下完成,要求護士要具有慎獨精神。根據我院提出的“以人為本,關愛病人”的口號,開展了“假如我是病人”大討論,通過大討論,強化護士的服務熱情和職業道德。培養護士“慎獨”意識,恪盡職守。可從案例分析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強化護理安全意識。
1.2提高護士隊伍的整體素質
加強專業知識理論的學習及操作技能規范化培訓。加強“三基”、“三嚴”規范化培訓,鼓勵護士自學和繼續再教育,擴展其知識面,使護士的知識不斷更新,緊跟學科和時代的發展。開展月度計劃和考核。對不同的護士開展不同水平和難度的護理“三基”培訓,并開展月度考核,并對成績優秀的給予獎勵和表揚,對成績不合格或差的給予批評或相應的經濟處罰。選派業務骨干人員外出參加各類短期培訓班、學習講座,不斷拓展新技術、新業務的開展。
1.3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①完善規章制度。護理部牽頭對易發生安全隱患的環節和流程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如發藥輸液輸血雙人核對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級護理制度、危重患者制度、差錯登記上報制度等。制度一旦制定,務必嚴格執行。②加強檢查。護理部牽頭加強對護士相關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督導,每月至少1次收集和抽查科室相關信息的完善情況,每月檢查護士長落實崗位責任制情況。③正確對待投訴。對患者及家屬的投訴要分清緣由,分析事情的經過,對違規者予批評教育或懲罰,允許護士解釋事件的發生過程,目前護患關系緊張,有些問題可能并非護士原因,要正確區分,護士沒有錯誤的,要保護好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1.4強化護士長的規范化管理
護理工作全面定期檢查,建立護士長每天、每周、每月重點工作計劃,使護理工作始終置于護士長的督導下有序進行。合理安排排班。護士長安排排班既要考慮到護士的工作承載量,又要考慮到護理安全,要以護理質量和安全為前提,合理安排上崗人員,并需要注意新老護士、能力強弱的合理配置。加強排班工作的管理,注意勞逸結合,緩解工作壓力。新護士規范化培訓由護士長進行初始考核,合格后方能參加培訓中心組織的考核。護士長不在崗時,由護理小組長負責檢查、督促落實。
1.5培養團隊的協作精神
鼓勵護士間的相互協助精神尤為重要。在輸液高峰期、夜班、大型搶救時,護士工作容易出錯,特別需要發揮團隊的協作精神,需要全體護士精誠合作,共同面對困難。
1.6加強節假日護理安全防范
針對節假日護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思想易松懈,易成為差錯事故、糾紛、投訴的多發期,制訂了《節假日護理管理制度》。節日前,護士長對科內急救藥械應準備充分、齊全,把節假日期間的名單上報護理部。護理部除檢查排班工作外,節假日期間對護理人員工作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起到監督、督促作用。加強夜間查房工作,系統地觀察護士自律性。改變過去節假日不查房的習慣。
1.7優化護患溝通技巧
強化護患溝通制度,規范服務言行,講究語言的藝術性與技巧性。語言是一門藝術,溝通技巧需要培養。開展溝通藝術講座,通過模擬、個案分析,對護士的語言進行疏導,避免溝通隱患。
1.8規范書寫護理記錄
護理文書具有法律效力,是護理人員科學思維方式和業務水平的具體表現,是病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生護理糾紛的重要法律文件。認真按照護理記錄規范要求,嚴格要求護士。書寫護理文書字跡要清晰,語言要流暢,表述問題不能模凌兩可,標點符號正確。做到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無痕跡化。護理文書記錄應與醫生記錄一致。當二者不一致時,需要醫護之間核實并準確記錄,避免出現自相矛盾的現象。所有關于創傷性的護理操作均應做護理記錄;當住院患者有必要外出請假時,必須寫請假條,并要求患者在護理記錄單上簽字,確保患者了解外出的風險,做到知情同意。
2結果
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后,近兩年來,護理人員增強了安全意識,提高了差錯防范和對安全問題的識別能力,提高了護理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減少了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及病人對護士的投訴,病人滿意度達98%以上。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提升了醫院的整體形象。
3體會
護士是醫療活動的重要參與者,護理工作是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上大約有70%的治療、護理、生活服務由護士來完成[4]。護理安全管理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已越來越收到護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視。目前,護理安全管理質量的好壞已直接影響到護理服務的質量,是評價護理服務質量、甚至醫療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5]。基層醫院由于護理人員較少、設備不夠先進,其護理安全管理尚存在一定的難度,基層醫院護理管理者需要有清醒的認識,高度重視護理安全問題,制定科學可行的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并將其落實到具體工作當中,有助于提高基層醫院的護理安全服務水平。護理安全管理任重而道遠,基層醫院護理管理者要做到科學管理,有效運用現代護理質量管理方法,保證護理安全管理方案的實施,使護理安全管理科學化、制度化,切實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滿意的優質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陳歡.無縫隙護理模式在基層醫院的應用[J].中國鄉村醫藥,2014,21(3):76-77.
[2]楊秀燕,伍曉瑩,陳小鴿.多元化教學在基層醫院低年資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浙江創傷外科,2014,19(2):342-343.
[3]柴慧玲.基層醫院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15):2017-2019.
[4]葉玉珍,陳鮮花.基層醫院護理安全隱患及管理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5(8):497-498.
[5]向常艷.淺談基層醫院內科間協作時存在的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版,2014,11(12):92-94.
作者:鄭國英 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米市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第四篇:鄉鎮醫院護理病人安全管理思考
摘要:目的:探討鄉鎮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病人安全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某院2013年收治的2300例住院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在實施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對其應用病人安全管理,分析其應用效果。結果:對應用病人安全管理前后的護理滿意度、不安全事件發生次數和住院時間等進行對比,應用后均優于應用前(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鄉鎮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病人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住院病人的護理滿意率,對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護理管理;應用效果;病人安全管理;鄉鎮醫院
病人安全主要是指以醫院中的住院病人為中心,從病人的角度,對醫院的各個方面進行考慮,包括醫院的環境建設、專業人員配備、護理人員的行為、安全的有效的建筑、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實用設備等,考慮是否存在對病人造成危害的因素,是否對住院病人的安全隱患存在影響。以充分體現出醫院對病人的人文關懷[1],使病人認真配合我們的治療,以減少醫療安全隱患,進一步減少醫療安全事故的發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2013年收治的2300例住院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84例,女1016例,年齡為8個月~81歲,平均年齡為(41.64±2.21)歲。
1.2方法
對某院住院病人應用病人安全管理以實施護理管理,其具體措施如下:
(1)在整個醫院中建立病人安全質量控制小組,質控小組組長必須是本院中高學歷、工作經驗相對比較豐富、有一定責任心的人員。成員是那些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并且取得護士或護師資格證人員,并且實行護理部、科室、質控小組三級管理責任制,護士長必須是高學歷有豐富工作經驗并且取得護師以上的護理人員。在各個病區都必須設置專門的病人安全責任護士,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質量控制小組和安全責任護士對住院病人進行安全檢查,并對其檢查效果進行評價,如發現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需要立即對其進行改進,以保障住院病人的安全。
(2)在鄉鎮醫院的護理管理過程中,加強對護士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也十分重要。現在鄉鎮護士的綜合知識水平相對不高,臨床一線工作的大多是低學歷護士,一些還沒考取資格證書,專科知識貧乏。在鄉鎮醫院工作中,病人的病情往往都很復雜,涉及到很多的專業知識,經驗不足的護理護士很難正確評估病人的病情,對于實施治療護理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提高護士的素質,培養護理人員與病人的交流溝通技巧,可以提高住院病人的護理滿意度,增進病人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時,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3)必須定時對在崗保潔人員進行培訓。現在鄉鎮醫院招聘的保潔人員大多數文化水平低,對病毒、細菌、感染之類的概念一竅不通。所以,我們護理科室必須認真細心地給他們講解其中的相關知識,使他們對醫療廢品分類、地面消毒等能夠正確處理,對防止及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起著重要的作用。
(4)如出現不良事件,醫院需要立即組織人員,采取有效的措施救治病人,最大程度降低對患者造成的損害。另外,醫院應該組織專門的護理人員,對發生的不良事件進行討論和分析,總結相關的經驗,積極吸取教訓,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5)醫院護理管理部門可提出一定的建議,例如,根據國家編制要求增加護理工作人員,改善護理人員的超負荷工作情況,并且多爭取一些培訓經費及培訓機會,保證培訓學習不成為空頭口號。還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安全設施,解決此類現象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1.3觀察指標
醫院護理科室可制作病人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每月由護理部門或者安全責任護士向住院病人發放,對病人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
2結果
應用病人安全管理后,醫院中住院病人的護理滿意度為96%,住院時間為(7.4±32.1)d,發生不安全事件為2次;而應用前,護理滿意度為72%,住院時間為(15.6±44.7)d,發生不安全時間為21次。對應用病人安全管理前后的護理滿意度、不安全事件發生次數和住院時間等進行對比,應用后均優于應用前(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鄉鎮醫院的護理管理過程中,雖然組織中的一些流程、行為和制度等已經實現了常規化,沒有異常,但會對住院病人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甚至引發不良事件。因此,鄉鎮醫院護理管理中應始終貫穿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措施,以保證住院病人的安全。對鄉鎮醫院護理管理效果進行評價,實施病人安全管理是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是一項重要標志。所以實現對醫院護理管理水平和護理管理質量的有效評價,是保證住院病人安全享受醫療服務的一項重要舉措。鄉鎮醫院收治的病人較多,具有較大的年齡跨度,并且病種比較復雜,加上疾病具有突發性和多發性,這會給我們護理人員實施護理帶來難度,會產生較多的安全隱患。最大的安全隱患為護士的穩定性較差,嚴重缺編,多數鄉鎮醫院的床護比達不到1∶0.4,大部分不到1∶0.3,而且多為新護士,都是身兼多職,有些鄉鎮醫院護士長還兼職劃價和催費。這明顯加重我們護士的工作量。鄉鎮醫院護理人員相對缺乏一定的病人安全管理意念,護理效果相對較差,護理質量也相對較低[2]。應用病人安全管理,醫院可以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安全教育培訓,對高護理人員的防范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識以及住院病人的護理滿意度,具有較好效果。在鄉鎮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病人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住院病人的護理滿意率,對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曉風.護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病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11,17(t5):82~83.
2朱蘭堅.護理安全隱患相關因素分析與對策.中國護理管理,2009,9(4):67~68.
作者:李英蓮 單位: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