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支氣管哮喘醫院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36例支氣管哮喘患者,均符合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男67例,女59例,年齡36~75歲,病程0.5~3年。輕度73例,中度41例,重度22例。以上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9例,其中男35例,女34例,年齡36~74歲,病程0.5~3年。輕度36例,中度23例,重度10例。對照組67例,其中男32例,女35例,年齡36~75歲,病程0.8~3年。輕度37例,中度18例,重度12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體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36例患者均給予霧化、平喘、抗感染、抗過敏等常規治療。咳嗽和喘鳴緩解,沒有呼吸困難發生,肺部哮鳴減少。護理方法如下。
1.2.1對照組
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1.2.2觀察組
1.2.2.1健康教育
向患者宣教支氣管哮喘發病的原因、過程、治療方法和預后,并簡單的介紹支氣管哮喘的預防措施。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培養患者的良好的心理素質。依據病情、病程和患者的文化水平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交流,增加患者的信心。
1.2.2.2環境干預
給予患者舒適的室內環境,保持室內清潔,維持室溫,保持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禁止家屬在患者生活區域吸煙,減少花粉、羽毛、棉絮等過敏原。鼓勵患者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1.2.2.3飲食干預
患者減少牛奶、海鮮和辛辣食物等食物,不要吃雪糕、碳酸飲料等冷飲以及含有色素及防腐劑的食物。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適當補充新鮮水果和蔬菜。
1.2.2.4用藥干預
給家長講解用藥治療的必須性,遵醫囑用藥,及時服藥,告訴患者各種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應該注意用藥的效果并要求患者定期檢查、及時復診,減少具有誘發哮喘的藥物。
1.3觀察指標
調查1年后患者對護理服務態度和宣傳教育的滿意度等,觀察兩組患者1年內發作次數、急診次數和住院次數。
1.4數據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滿意度調查
觀察組滿意55例,較滿意7例,一般5例,不滿意2例,其中滿意率為79.7%;對照組滿意24例,較滿意17例,一般12例,不滿意14例,其中滿意率為64.2%;觀察組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1年內發作次數、急診次數、住院次數以及平均住院天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支氣管哮喘為慢性呼吸道疾病,與環境污染、氣候的變化等因素關系密切,而且哮喘的數量逐年增加。目前治療重點是控制哮喘發作次數,降低或發作程度,維持較好的肺功能狀態。目前該病的治療沒有理想的治療方法,一般很難以有效的控制。因治療需要患者了解哮喘的病因、治療方法、藥物的使用方法。做好日常護理,注意季節保暖,避免感染,注意營養膳食;同時注意藥物的選擇、減少誘發因素,并做好心理干預。支氣管哮喘為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有效地控制哮喘的發作次數和強度比較重要。本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通過規范的護理干預,觀察組1年內發作次數、急診次數、住院次數以及平均住院天數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輔以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降低哮喘復發率。通過合理的心理干預,能較好的協調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和戰勝疾病,使患者與醫務人員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注意營養膳食,適當的鍛煉,可以較好的增加免疫功能。同時注意舒適的室內環境,另外藥物治療是治療疾病重要一步,及時了解藥物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副作用,減少誘發因素,及時給予心理干預。總之,通過合理護理干預,從單純的藥物轉變為藥物治療結合合理的護理,變被動為主動,提高患者依從性,改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