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孕產婦開展圍產期綜合護理可行性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孕產婦開展圍產期綜合護理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選取孕產婦120名,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名。對照組行常規產前教育及護理,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干預,包括為其實施產前心理護理、行為認知干預、分娩時拉梅茲呼吸運動技巧指導、導樂陪伴分娩與按摩,比較兩組分娩方式、產程及產后出血率、自主排尿成功率。結果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具備更高的自然分娩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自然分娩產婦第一產程與總產程時間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后出血率更低,自主排尿成功率更高,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產婦開展圍產期綜合護理的可行性高,可使產婦自然分娩率得以提高,產程縮短,并可減少產后出血的發生。
【關鍵詞】孕產婦;圍產期;綜合護理;分娩方式;產程;產后出血
隨著分娩技術的發展與優化,加之部分產婦對剖宮產的認知度不高,使得無指征剖宮產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1]。剖宮產的開展可使難產問題得到解決,將產程快速結束,可搶救母嬰生命,但其仍屬于有創手術,易導致瘢痕子宮的發生,不利于二次妊娠[2]。因此在產科護理工作中,需實施正確引導,使產婦及其家屬能夠對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優缺點進行掌握,從而將自然分娩率提高[3]。同時需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將產婦產程縮短,使其心理與生理負擔均得到明顯減輕[4]。本次研究就選取孕產婦120名,探討孕產婦開展圍產期綜合護理的可行性及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產婦120名,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名。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28.2±3.6)歲,孕周38~41周,平均(39.6±0.5)周,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6名,初中及高中28名,小學及以下16名;觀察組年齡21~36歲,平均(28.5±3.3)歲,孕周38~41周,平均(39.5±0.6)周,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7名,初中及高中29名,小學及以下14名。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納入標準:足月妊娠、頭位、單胎初產婦;胎兒為正常發育狀態;不具備剖宮產指征;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妊高癥、糖尿病;胎兒發育異常;溝通交流障礙;精神異常。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產前教育與護理。觀察組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包括:1)心理護理:孕產婦入院后,責任護士需積極與其溝通交流,開展自我介紹,并帶領其熟悉住院環境,將住院須知、主管醫護人員、安全問題與飲食安排等進行介紹,從而使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提高;責任護士需通過溝通交流,了解產婦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況與需求,為其開展針對性心理疏導,緩解其焦慮、緊張情緒。2)為產婦實施健康宣教與行為認為干預:將分娩相關的知識告知給產婦,提升其分娩配合度。將自然分娩和剖宮產所具備的優缺點進行詳細說明,使產婦及其家屬所持的錯誤觀念得到糾正,特別需強調無指征剖宮產的不足之處,引導產婦及其家屬對自然分娩和可能發生的應激反應進行正確認識,使其恐懼心理得到改善,并逐漸將自然分娩的信心與理念增強。3)分娩過程中的拉梅茲呼吸運動技巧:通過指導產婦學習拉梅茲呼吸運動技巧,可使其轉移自身注意力,從而使臨產時機體子宮收縮所導致的不適感減輕,從而使產婦的緊張、焦慮情緒得到疏解。根據產程的發展,可將拉梅茲呼吸運動技巧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初始階段、加速階段、轉變階段、閉氣運動以及哈氣運動,指導孕婦保持屈膝仰臥位或半臥位,保持放松狀態,先深吸氣,然后再將氣體緩慢吐出,吐氣稍強于吸氣,并根據孕婦自身的子宮收縮程度來對呼吸方式及頻率進行調整。4)導樂陪伴分娩:通過對溫馨產房進行設立,使產婦家屬能夠在分娩過程中對其進行陪伴,并根據產婦自身的喜好,為其播放喜愛的音樂。助產士在產婦分娩過程中進行全程陪伴,并告知產婦家屬積極安慰鼓勵產婦,使其得到充足的家庭系統支持,增強產婦的分娩信心。5)為產婦實施按摩:在為產婦及其家屬實施產前教育時,指導其學習腹部腰骶部按摩方法,在產婦進入產程后,依據產婦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按摩,若其機體下腹出現明顯疼痛感則開展水平按摩,若其機體下腹硬脹,同時宮縮明顯,則開展旋轉按摩;若其機體腰部存在明顯疼痛,則開展按壓法按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分娩方式、產程及產后出血率、自主排尿成功率。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與剖宮產。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軟件為SPSS17.0。(x-±s)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對照組中32(53.33%)名產婦自然分娩,28(46.67%)名產婦接受剖宮產;觀察組中45(75.00%)名產婦自然分娩,15(25.00%)名產婦接受剖宮產。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具備更高的自然分娩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125,P<0.05)。
2.2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自然分娩產婦第一產程與總產程時間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3兩組產后出血與自主排尿成功率比較
對照組中7(11.67%)名產婦發生產后出血,19(31.67%)名產婦自主排尿成功;觀察組中1(1.67%)名產婦發生產后出血,37(61.67%)名產婦自主排尿成功。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后出血率更低,自主排尿成功率更高,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21、10.848,P<0.05)。
3討論
妊娠及分娩對于女性而言屬于重要的生活事件,同時其也會使女性出現強烈應激,孕產婦不僅需接受自身生理上發生的劇烈改變,同時也需要承受心理層面的焦慮、緊張、恐懼情緒,加之可能受到來自外界關于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的不正確信息影響,從而使孕產婦在無指征情況下更愿意接受剖宮產分娩[5]。陰道分娩屬于自然分娩途徑,當產婦機體出現規律宮縮時,可促進胎兒機體肺泡擴張,同時產道對于胎兒的擠壓,可促使其口腔以及鼻腔中所存在的黏液被有效排除,由此可使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降低[6]。并且軟產道受到擴張也可促使惡露排出,使子宮復舊速度加快。因此做好護理干預工作,提升陰道分娩率顯得尤為重要[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具備更高的自然分娩率,產程更短,且產后出血率更低,自主排尿成功率更高。提示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可有效提高孕產婦對自然分娩的選擇,縮短產婦產程,促進產后恢復。分析其原由,產前為孕產婦實施有效的心理干預及行為認知干預,可使其對分娩過程中出現的疼痛感及不同分娩方式的優缺點有正確的認知,使孕產婦明白自然分娩的好處,也有利于其分娩信心及疼痛耐受力的增強,并且在分娩過程中導樂陪伴可使產婦的自然分娩信心進一步增強,由此使自然分娩率提高[8];由于初產婦不具備妊娠過程認知,因此負性情緒發生率高,其會引發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使皮質醇以及兒茶酚胺濃度提高,從而使子宮收縮產生影響,導致產后出血的發生[9]。同時皮質醇濃度也會影響機體疼痛度[10]。綜合護理的開展可使產婦負性情緒改善,而拉梅茲呼吸運動技巧、按摩以及導樂陪伴分娩的實施均可有效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從而縮短產婦產程,減少產后出血的發生,使產婦實現產后自主排尿[11-12]。綜上所述,孕產婦開展圍產期綜合護理的可行性高,可使產婦自然分娩率得以提高,產程縮短,并可減少產后出血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李慶華.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圍產期的綜合護理干預及臨床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7):234-235.
[2]李雪.預見性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圍產期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9):222-223.
[3]常玉平.個性化護理模式在妊高癥產婦圍產期中的應用價值[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3):100-101.
[4]陳敏.助產護理對高齡產婦的分娩結局影響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222-224.
[5]周英.剖宮產圍產期實施階段式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6):181-183.
[6]李艷朵.觀察圍產期護理干預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5):151-153.
[7]智亞群.100例產后出血原因及相關危險因素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3):233-234.
[8]吳娜,莊薇,趙敏慧,等.圍產期護理質量評價關鍵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6,23(5):56-59.
[9]方婧.綜合護理對妊娠合并癥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0):90-92.
[10]陳美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0):128-130.
[11]楊春燕.系統性護理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5):121-122.
[12]應舒琴,高珍珍.早期護理干預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婦中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2):165-167.
作者:單春霞 單位:天津市寶坻區婦女兒童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