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團體情志護理對創傷后成長水平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目的:探討對腹膜透析患者實行團體情志護理對其創傷后成長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進行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團體情志護理,對創傷后成長水平以及生存質量評分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護理后,觀察組創傷后成長水平評分,生存質量評分中生理、心理、環境、社會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腹膜透析患者實行團體情志護理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創傷后成長水平以及生存質量。
[[關鍵詞]腹膜透析;團體情志護理;創傷后成長水平評分;生存質量評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進行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0~71(50.5±8.5)歲,病程1~8(4.5±2.5)年,腹膜透析4.3~103.2(53.75±8.65)月;病種:高血壓腎病9例、慢性腎小球腎炎6例、糖尿病腎病6例、慢性腎盂腎炎5例、其他4例。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31~72(51.5±8.5)歲,病程2~9(5.5±2.5)年,腹膜透析4.5~103.4(53.95±8.25)月;病種:高血壓腎病1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7例,糖尿病腎病5例,慢性腎盂腎炎6例,其他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意識清楚;病情穩定;透析時間在3個月以上;無精神疾病。
1.3排除標準
存在意識障礙者;患有精神疾病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伴有嚴重并發癥者;有語言障礙難以正常交流者。
1.4方法
1.4.1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每月對患者進行1次方式,查看患者的透析記錄并且綜合評估化驗指標、超濾量、腹膜透析出口、用藥、心理、飲食以及運動等方面,然后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調整透析方案,及時糾正出現的不良現象。1.4.2觀察組行團體情志護理:①護理人員組成。進行團體情志護理的成員主要由接受專業心理培訓的碩士研究生1名以及腎病科腹膜透析專科護士2名,并且在護理工作中需由臨床專科主管護師進行全程督導。②護理相關指標。由于腹膜透析患者需要每日多次更換透析液,加之體力因素,在護理時需要保證每周分批對患者進行門診回訪以及護理,將每次治療的時間保持在100~150min,共治療4次。可將患者進行分組后分別進行干預,為保證護理效果,需要讓患者在專門的腹膜透析宣教室接受治療,保證室內光線充足,營造舒適干凈的治療環境[2]。③護理內容。進行團體情志護理需要從引情、述情、共情以及移情等四方面進行。引情即護理人員引導患者相互認識,并且彼此信任;述情就是讓患者對透析前后的感受進行回顧,幫助其樹立并傳遞戰勝疾病的信心;共情則是讓干預者也融入敘述者的情感中,并且讓患者感受大身邊人對自己的支持。移情則是通過聽音樂以及傾訴的方式,讓患者將內心痛苦與身心快樂轉移到情感體驗中。
1.5評分工具
①評分工具為創傷后成長量表,內容主要有人生哲學、與他人關系、個人力量、自我轉變以及新的可能性5項,總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需要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創傷后成長越好[3]。②生存質量的測定需要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進行測定,其中涉及的問題主要有關于患者健康狀況以及自身生存質量的主觀感受,主要涉及的領域有生理、心理、環境以及社會四方面,所有條目的評分標準為1~5級,各個領域的分值范圍在4~2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質量越好[4]。
1.6調查方法
患者入組時以及干預結束時需要向其發放調查問卷,并且教會其填寫問卷,填寫完畢之后收回并檢查,針對漏填現象要及時補充。
1.7統計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值加減標準差表示(xˉ±s),兩組間均值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t′檢驗;自身前后對照均值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百分率比較采用Fisherχ2檢驗;由spss19.0醫學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α=0.05。
2結果
2.1生存質量評分
觀察組生理、心理、環境、社會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創傷后成長水平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創傷后成長水平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創傷后成長水平評分均較護理前顯著升高(P<0.05),且觀察組護理后的創傷后成長水平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終末期腎病患者由于病情嚴重,其生活以及工作會發生巨大變化,需要終身接受透析治療,并且疾病以及治療均會對患者造成創傷,導致其出現較多心理問題,特別是腹膜透析患者是經專業培訓后在家中進行自我護理,長此以往依從性較低,難以保證治療順利進行。部分依從性較高的患者經治療雖然病情可好轉,但經過透析治療之后患者的并發癥較多,勞動能力的喪失會增加其經濟負擔,但會出現積極的心理變化,出現創傷后成長現象,所以在此期間需要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5]。中醫認為人屬于一個整體,疾病的發生與自身情緒之間關系密切,患者情志不暢會對臟腑造成損傷,并且對其正常的氣機造成影響,導致其出現不適癥狀或者疾病,對其生存質量造成影響。團體情志護理主要通過情志相勝、移情異性以及情志共享的對象,不但可轉移患者注意力,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還可活躍氣氛,增強干預活動的互動性,使得患者焦慮以及抑郁的情緒得以緩解,有助于放松精神,分散其對疾病的注意力,進而有效糾正以及調理紊亂的氣機,使得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得以增強[6]。另外,團體情志護理是團體內人員彼此互動以及加強人際溝通交流的過程,通過護理有助于患者探索他人以及自我的行為與心理,進而讓自己更加適應社會生活,通過暗示轉移法、情志相勝法、以及勸說開導法等情志護理,不但可與患者加強溝通交流,還可對疾病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有效調控疾病,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讓其恢復健康狀態。此外,團體情志護理的實施還可有效促進患者創傷后成長,不但可影響到其社會、生理、心理以及環境等領域,還可改變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不斷發現周邊的正向變化,鼓勵其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提高用藥以及飲食等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時還可促進其生存質量的提高。研究中護理后腹膜透析患者的創傷后成長水平為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團體情志護理的實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創傷后成長水平,這與劉婷[7]的研究結果相一致。綜上所述,對腹膜透析患者實行團體情志護理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創傷后成長水平以及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沈麒云,黃柳燕,李黎梅,等.團體情志護理對腹膜透析患者創傷后成長水平的影響[J].上海護理,2018,18(4):15-18.
[2]董麗華,沈麒云,黃柳燕,等.腹膜透析患者創傷后成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3):160-162.
[3]王雪,張國惠,唐永利,等.意外創傷截肢患者創傷后成長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6):89-90,99.
[4]李麗雅,姜男,趙岳.孤獨癥兒童父母創傷后成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3):317-321.
作者:余小玲 黃啟霞 劉小娜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