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干預對鼻炎患兒治療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觀察和分析護理干預對鼻炎患兒在治療依從性和復發情況方面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96例鼻炎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鼻炎復發率、護理總有效率。結果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為95.83%,鼻炎復發率為4.17%,護理總有效率為93.75%,較對照組的治療依從性為81.25%,鼻炎復發率為22.92%,護理總有效率為79.17%,均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對鼻炎患兒實施護理干預,能夠顯著增強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提高和改善護理總有效率,減輕鼻炎復發率。
關鍵詞:護理干預;鼻炎;治療依從性;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收治的96例鼻炎患兒,所有患兒的鼻炎病史病程均≥3個月,將患兒按照數字隨機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48例。對照組男26例,女22例,患兒的年齡在2~1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7±1.39)歲;觀察組男27例,女21例,患兒的年齡在3~1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3±1.25)歲。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對比差異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臨床表現符合鼻炎的診斷標準,并且確診為鼻炎;患兒意識清楚、精神正常;患兒家長均簽訂了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先天性疾病的患兒;合并嚴重內臟疾病的患兒。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常規護理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對患兒進行常規用藥指導,通過與患兒及其家長的簡單溝通和交流,了解患兒的鼻炎臨床表現和癥狀,觀察患兒治療期間的病情變化,了解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情況。
1.2.2觀察組
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干預內容如下所示:①心理護理干預。在患兒入院以后,護理人員先要熱情、主動接待患兒及家長,向患兒及其家長介紹醫院和病區的環境,消除患兒及家長對環境的陌生感。在確認患兒的病情后,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的與患兒及其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患兒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對患兒的心理狀態合情緒進行評估,然后根據患兒的具體心理狀態和情緒,制定相應的個體化心理干預措施,對患兒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盡可能的減輕和消除患兒緊張、恐懼、不安的心理。②健康宣教。在患兒及其家長熟悉醫院和病區的環境后,護理人員要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護理人員要將鼻炎的發病原因、發病機制、治療方法、治療和護理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以及基本的健康生活習慣進行詳細的講解,同時將鼻炎發病原因、鼻炎防治方法以及相關的健康生活習慣和常識等健康知識手冊發放給患兒家長,同時將簡單的圖畫手冊發放給患兒,提高患兒家長及患兒對鼻炎疾病知識和基本的健康生活習慣和常識的了解和認識。在健康宣教方面,護理人員需要觀察和了解患兒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糾正患兒的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③護患關系的護理干預。由于鼻炎患兒的年齡比較小,與成年患者相比,對于小兒鼻炎患兒,在護理的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護患關系。由于患兒的年齡比較小,一方面,患兒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另外一方面,孩子的心理心態非常多變,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對鼻炎患兒進行護理,提高鼻炎患兒的護理效果,就需要對護患關系進行干預;在護患關系的護理干預方面,護理人員和患兒進行溝通和交流時,可以蹲下來和患兒平視、交流,充分的了解患兒的性格和心理特點,根據患兒的不同性格特點選擇不同方式進行溝通,了解患兒的愛好,增進護患關系,建立患兒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和依賴感。④治療依從性干預。在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方面,要保證患兒的鼻炎治療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一定要保證患兒能夠遵醫囑治療。對于患兒來說,對疾病、治療等并沒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同時患兒普遍具有對吃藥、治病的抵抗性,并且沒有自我約束意識。因此,首先,護理人員要用親切、耐心的方式將遵醫囑用藥治療的目的、意義和作用簡單、易懂的講解給患兒,并積極鼓勵患兒勇敢面對,讓患兒意識到遵醫囑按時、按量用藥的重要性;其次,護理人員一定要將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告知患兒家長,同時叮囑甚至監督患兒家長嚴格遵醫囑輔助或者協助患兒服用藥物;最后,患兒在服用相關藥物的時候,對于可以采用糖漿類藥物,盡可能采用糖漿類藥物代替膠囊或者藥片類藥物。
1.3觀察指標與護理效果判定標準
觀察指標:對治療3~5周這個期間的患兒進行隨訪,觀察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和鼻炎復發率情況,其中治療依從性的評判如下:完全依從:患兒能夠完全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相關藥物;部分依從:患兒不能夠按時用藥,或者患兒的用藥次數和藥物劑量不準確;不依從:患兒間斷停藥或者直接終止用藥,總依從性=完全依從性+部分依從性[2]。護理效果判定標準有顯效:經過治療和護理后,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有非常顯著的改善,患兒的鼻炎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或者顯著改善;有效:經過治療和護理后,患兒的鼻炎癥狀和體征有非常顯著的改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有所改善;無效:經過治療和護理后,患兒的鼻炎癥狀和體征等沒有明顯的好轉。
1.4統計學分析
對文中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17.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sx±表示,同時采用t值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來表示,采用χ2進行檢驗,若P<0.05,則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為95.83%,對照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為81.2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兒的鼻炎復發率
觀察組患兒的鼻炎復發率為4.17%,對照組患兒的鼻炎復發率為22.92%,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
觀察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為79.17%,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論
鼻炎指的是鼻腔黏膜受到變應原、病毒、細菌等刺激或者全身性疾病所導致的鼻腔炎癥疾病,對于小兒鼻炎患兒而言,常見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嗅覺功能受損、鼻塞流涕、頭暈頭痛等,其中有部分患兒還伴有咳嗽、發熱等癥狀;從鼻炎的發病原因來看,主要包括病毒感染、遺傳因素、鼻粘膜易感性、抗原物質等,對鼻炎的治療,要根據不同的鼻炎類型、鼻炎的類型等進行治療。由于鼻炎復發率較高,尤其是有遺傳因素、鼻粘膜易感性、抗原物質致鼻炎患兒,需要格外注意鼻炎的復發情況[3]。從上述結果當中可以看出,觀察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為95.83%,對照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為81.25%,觀察組患兒的鼻炎復發率為4.17%,對照組患兒的鼻炎復發率為22.92%,觀察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為79.17%。在同類研究當中,低鼻炎患兒進行護理干預后,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為96.67%,護理總有效率為91.67%,鼻炎復發率為5%,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4]。總而言之,對鼻炎患兒實施護理干預,能夠顯著增強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提高和改善護理總有效率,有效的減輕鼻炎復發率,具有臨床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鄧紹瓊.護理干預對鼻炎患兒治療依從性及復發情況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3(36):168-169.
[2]楚紅梅,張波.探討護理干預對鼻炎患兒的治療依從性以及治療后復發情況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4,12(29):78-80.
[3]孫鑫.護理干預對鼻炎患兒的治療依從性以及治療后復發情況的影響[J].世界臨床醫學,2015,9(6):162.
作者:郝雨方 單位: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河南省兒童醫院 鄭州兒童醫院